中国金属学会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国科协 科技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防科工局关于开展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科协发调字〔2021〕11号)要求,经评审,推荐张汉谦和陈雯两位同志为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
张汉谦,汉族,1964年6月出生,民进会员,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多年来,张汉谦同志在核电和容器用钢的开发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国内第一、世界首次,打破了国外高端钢铁企业的垄断,完成了多个“卡脖子”高端钢板开发和工程应用。2005年,开发成功“争气钢”,打破日本钢企的垄断。2006年,开发成功的低温球罐用高性能钢板,支撑国内重大石化工程建设。2008年,批量生产了三峡地下电站工程用高强度钢板。2009年,完成国家核电重大专项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核一级堆内构件用钢板的开发和批量生产。2012-2015年,完成了国家重大核电专项CAP1400示范核电站安全壳、安注箱用钢板、液化天然气LNG用9Ni钢板开发和生产。2018-2020年,完成了霞浦钠冷示范快堆蒸汽发生器本体和支撑用全部钢板的开发和生产,东方电气集团和霞浦业主先后给宝武集团和宝钢股份发来了感谢信。张汉谦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面对国家重大工程需求,践行了一颗钢铁报国的初心、一份不辱使命的担当,铸国之重器,现中国力量。
陈雯,汉族,1965年9月出生,长沙矿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专家。陈雯教授从事黑色金属铁、锰、铬和铁基共伴生关键战略金属稀土、铌、萤石、钒、钛、钴、镍等矿产资源高效清洁低成本综合利用。她带领团队解决了极细粒混合铁矿选矿的世界性选矿难题,建成多个选矿厂,且工艺技术、装备、药剂和生产技术指标均世界领先;解决菱铁矿、褐铁矿磁化焙烧的工程应用问题,建成回转窑全粒级磁化焙烧选矿厂,实现该类型矿首次工业连续稳定生产,合作建成我国首个闪速(悬浮)磁化焙烧生产厂,与竖炉焙烧相比,资源利用率提高30-40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能耗降低30%,为我国200多亿吨复杂难选铁矿的高效利用奠定了技术基础。她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每年200多天工作在矿山企业生产一线,工作足迹遍布全国2/3以上的大中型铁矿山及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请大家为我会推荐的两位候选人点赞(点击链接:https://my-h5news.app.xinhuanet.com/h5/specialTopic/index_kjPc.html?articleId=af952d0cd9024acaa4b3aa766aae1c22,“点赞入口”,输入姓名“张汉谦”或“陈雯”搜索),参与网友每天共有10次点赞机会!点赞截止时间为8月30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