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目前,我国特殊钢产量已居世界第一,特殊钢产品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高端制造业和国家重点工程等领域的发展需求,部分产品和应用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我国特殊钢企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同质化竞争严重。一方面特殊钢产品质量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与用户行业日益提高的要求尚有差距,高端特殊钢产品仍存在短板和瓶颈,个性化定制与产业链协同有待深化提升;另一方面,我国特殊钢行业发展还面临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要求。
在我国逐步建立“双循环”新格局的背景下,我国特殊钢行业已经进入控总量、提质量、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与差异化定制服务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阶段。因此,进一步完善特殊钢洁净钢生产,发展高品质特殊钢全流程组织、性能与质量管控技术,突破高端产品瓶颈,提升特殊钢个性化定制与产业链协同水平,对我国特殊钢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拟于2021年8月在河北石家庄组织召开“2021年全国高品质特殊钢生产技术研讨会暨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学术年会”。会议主题是“完善洁净钢生产,发展高品质特殊钢全流程组织、性能与质量管控技术,实现差异化与定制化”。
会议将邀请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特殊钢企业及在特殊钢研发领域的资深专家和学者及下游应用领域专家做主题报告,交流近两年来我国特殊钢生产技术与经营发展取得的新成绩、新经验,分析国家及下游行业发展需求,围绕特殊钢新产品开发与特殊钢冶炼、连铸、轧制与热处理、应用服役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讨论,以共同推动我国特殊钢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欢迎广大特殊钢及下游特殊钢用钢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的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
一、征文重点内容
1、本特殊钢企业近两年来在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创新发展中取得的新成绩、新经验与差异化定位、定制化经营新思路新举措。
2、国外高品质特殊钢生产技术研发应用的新进展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3、新能源、轨道交通、航空、汽车、工程机械、海洋工程等高端制造业和国家重点工程等领域特殊钢产品与应用的新进展、供需状况分析,用户行业制造工艺智能化、绿色化对特殊钢发展的新要求。
4、高品质特殊钢强韧化、合金化与材料设计、特殊钢全流程组织、性能与质量调控、特殊钢应用服役行为、组织遗传与调控、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的高性能、长寿命特殊钢等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新进展。
5、高端特殊钢新产品研发与创新的新进展。如高等向性模具钢、高速钢、高碳铬轴承钢、渗碳轴承钢、中高温轴承钢、不锈耐蚀轴承钢、环境友好型高品质特殊钢、高氮不锈钢、增材制造特殊钢等。
6、特殊钢高效、高洁净度、低成本冶炼与精炼工艺技术优化。如:废钢分类、预热技术与特殊钢高效短流程冶炼技术、特殊钢转炉流程的冶炼、精炼钢水洁净度提升与夹杂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特殊钢转炉高效冶炼模式下的脱磷、脱碳的理论与技术、特殊钢超低氧控制技术等。
7、特殊钢连铸工艺优化与连铸坯质量控制技术的新进展。如高品质特殊钢连铸方坯、圆坯凝固组织均质化控制技术、电磁搅拌技术、圆坯轻压下技术、中间包感应加热技术、特殊钢连铸钢水过热度的合理控制技术、稀土、镁处理钢的夹杂物改性技术、含硫特殊钢(齿轮、曲轴、连杆)硫化物的控制技术、铝脱氧非钙处理特殊钢连铸水口结瘤控制技术、高碳钢(以帘线为代表的)小方坯连铸机高拉速与偏析控制技术、高碳、高疲劳性能要求特殊钢夹杂物细小化与碳化物控制技术、连铸坯表面裂纹控制技术等。
8、特殊钢全流程组织、性能与质量调控技术新进展。如:特殊钢精准控轧控冷技术、特殊钢棒线材高尺寸精度控制轧制技术、特殊钢超细晶、高强韧性、组织均匀性控制技术、典型钢种如轴承钢、齿轮钢、非调质钢、低合金钢(V微合金化、V-Nb-Ti微合金化)等控轧控冷温度控制策略、高端轴承钢、模具钢横断面碳化物均匀化控制技术、轧钢带状组织、硬度均匀控制技术、减免热处理特殊钢(以冷镦钢为代表的)技术、特殊钢轧制过程表面质量控制、表面脱碳控制技术、特殊钢棒材的平直度控制技术、轧制与精整热处理协同技术、特殊钢锻造技术等。
9、特殊钢特种冶金技术的新发展。如:电磁冶金新技术、真空感应、电渣重熔和真空自耗等特种冶炼关键技术。
10、特钢大型铸锻件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11、特殊钢智能制造与个性化定制技术。如特殊钢智能工厂体系架构设计,特殊钢生产关键过程智能控制技术、基于大数据的特殊钢全流程质量一体化管控技术、高速线材轧机全流程料型及堆拉关系自动控制技术、斯太尔摩风冷线冷却均匀化及自动控制技术、特殊钢高速线材表面质量在线探伤和检测技术、材料生产、零件制造和服役评价协同技术、满足用户个性定制需求的智能化制造技术、智能机器人等。
12、其他。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
协办单位:河钢集团、河钢集团石钢分公司
三、投稿须知
会议采用网络投稿审稿模式,投稿截止日期:2021年7月15日,
会议网址:http://hy.csm.org.cn/?mid=476&sid=1757。论文书写要求详见附件1。
四、联系方式
中国金属学会:董鹏莉 袁伟霞
联 系 电 话:010-65256536 ,13683036188(微信同)
电 子 邮 箱:dpl@csm.org.cn
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杨志勇
联 系 电 话:13601286720
附件:
1、关于“2021年全国高品质特殊钢生产技术研讨会暨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学术年会”的征文通知PDF版
2、“2021年全国高品质特殊钢生产技术研讨会暨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学术年会”论文排版格式要求。
中国金属学会
2021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