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
全球钒生产原料主要来自于钒钛磁铁矿,按照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2014年的数据,世界钒资源量为1400万吨(折合为金属钒),中国51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36%以上,居世界第一。攀西钒钛磁铁矿储量达96.6亿吨,占全国的90%以上,其中钒资源占全国的58.8%。经过50年的开发利用,攀钢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钒产品生产基地,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钒资源利用、产品开发、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清洁生产、推广应用研究等钒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实力,发挥并保持钒产业优势,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四川省金属学会拟于2015年9月初在四川省西昌市举办“2015年第三届钒产业先进技术交流会”。会议由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
会议以钒资源的高效、绿色、可持续开发利用为主题,以学术成果、科技论文及交流研讨为主,将邀请国内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生产企业等的知名院士、教授学者、研发人员围绕会议主题开展专题交流,深入研讨,搭建平台,携手推进我国钒产业持续、健康、绿色发展。
欢迎国内外从事钒资源综合利用、提取分离、产品开发、工艺技术研究、生产实践、前沿基础研究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并积极参加会议。现将征文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钒资源的高效、绿色、可持续开发利用
二、征文范围
1、铁水提取钒渣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2、钒渣提取氧化钒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3、石煤提取氧化钒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4、钒合金制取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5、钒精细化工产品制备的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6、钒产业清洁生产及废弃物处理的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7、钒铬分离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8、钒电池及电解液制备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9、其它钒产业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三、投稿须知
1、符合主题,内容充实,学风严谨,数据可靠,未曾正式发表。论文一律采用Wo↑rd文本,格式要求见附件。文责自负。
2、请相关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积极组织撰写论文,并于2015年8月1日前将论文的电子文档发送到会议筹备组zhsunn@163.com 。
3、本次会议将编制电子版论文集。优秀论文优先在《钢铁钒钛》(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
四、联系方式
孙朝晖 0812-3380796,13980347897,
E-mail:zhsunn@163.com
李鸿乂 023-65102469,15922748080,
E-mail:hongyi.li@cqu.edu.cn
杨仰军 0812-3380604,13982323702,
E-mail:yangyangjun68@126.com
唐忠斌 028-87709509,13808181732,
E-mail:scjsxh@126.com
附件:征文格式
四川省金属学会
二〇一五年二月二日
附件
论文格式要求
1、全文排版要求
版面:A4纸(210mm×297mm),页边距设置:上30 mm,下25 mm,左25 mm,右25 mm,装订线0mm,单倍行距,通栏排版。
字体:中文除表题使用黑体外,其余全部使用“宋体”,英文全部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篇幅:研究论文不超过5000字,综述性论文不超过7000字。
2、论文组织顺序
中、英文题名:中文题名用3号宋体加粗;英文题名为小4号黑体字,实词首字母大写。通栏居中排放。
中、英文作者署名:中文用小4号宋体,英文为5号字,与题目间隔一行,多位作者姓名连排,中间用逗号“,”隔开。
中、英文作者单位:另起一行用5号宋体,详细至二级单位,省份、城市名和邮编,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上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不同的工作单位中间用分号“;”隔开。作者无工作单位时,上述数据项用其通讯地址代替。
中、英文摘要:用小5号宋体,摘要不超过250字,与作者署名间隔一行。“摘要”和“ABSTRACT”加粗左顶格,与内容接排。
中、英文关键词:3~5个关键词,用逗号“,”隔开。“关键词”和“KEY WORDS”加粗左顶格,与内容接排。
正文:用5号字宋体。英文字母应区分大、小写和正、斜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等应位置明显、正确。插图和表格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统一编号,并留出空位。图题和表题需给出中、英文两种文字,但图中的注释性文字只用中文。图号和表号用阿拉伯数字分别排序。图、表中的横纵坐标、栏目名称、单位符号、数据等应清楚、齐全。论文中所用的量名称、单位和符号应符合国家标准。
中英文图题为5号字体,图注为6号字。
表格形式采用三线表,中文表题为5号黑体字,英文表题为5号字;表身内容为小5号字;表注为6号字,左缩进两格,排于表格底线下方,标注多于一条时,用“;”隔开,最后一条表注后加标点“。”。
图表均应在文字叙述部分出现后就近排放,注意段落完整性,图表出现的顺序与文字中叙述的一致。
参考文献:与正文间隔一行,5号字黑体,占通栏,左顶格排放,前后各空一行。文献内容按顺序排于下方,文献内容字体为5号,通栏排放,文献序号置于方括号中,与著录项间空1格,转行时对齐此空格后的文字,行末应有“.”。
1)专著著录格式
如:[1] 王歧龙,马鸣图,吴宝榕,等.微合金钢-物理和力学冶金[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12-18.
2)连续出版物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如:[3] 徐有邻.建筑用钢筋优化诌议[J].钢铁钒钛,2001,22(1):7-15.
3)专利著录格式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
如:[3] 贾连弟.净化钢液用复合脱氧剂及使用方法:中国专利,91112693[P].1995-03-10.
4) 标准著录格式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如:[1] GB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S].
5) 会议论文辑析出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C]//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如:[2] 李应泉.自燃烧法制取的Al-V中间合金的组织性能及应用[C]//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研究进展.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98.)
作者简介:工作单位部门、职称、邮编、联系地址、办公电话、手机、电子邮箱、主要业绩(200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