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学会2016年期刊工作会议暨评选2015年中国金属学会优秀期刊工作者会议纪要

作者:生产技术与书刊部              发布时间:2016-08-30


分享到:0

 2016729日,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金属矿山》杂志社协办的“中国金属学会2016年期刊工作会议暨评选2015年中国金属学会优秀期刊工作者会议”在马鞍山市隆重召开。中国金属学会高怀副秘书长、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项宏海副院长、中国金属学会生产技术与期刊部孔令航主任、王寅生主任助理及中国金属学会主管主办的16家期刊编辑部2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金属学会期刊工作会每两年组织一次,目的是促进各期刊间的交流学习并表彰对期刊工作取得较大进步的优秀期刊工作者。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提升学术质量,争创精品期刊”,重点围绕近两年来各期刊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交流,要求各期刊推荐的优秀期刊工作者优先倾向于基层期刊工作者,进一步提高基层期刊工作者的积极性。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孔令航主任主持。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项宏海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项院长简单介绍了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的基本情况、科研领域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包括与中国金属学会的合作渊源,并介绍了《金属矿山》杂志自创刊50年来的办刊情况,对中国金属学会对杂志的关心和支持表示了诚挚的谢意,对与会代表致以热烈的欢迎。随后,中国金属学会高怀副秘书长致辞。高秘书长对中国金属学会所属期刊的情况作了说明,从国家对促进期刊发展的宏观政策指导以及金属学会对期刊的具体要求和措施等方面作了重点发言。

高怀副秘书长指出:国家很重视期刊的发展,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主席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国家有关部门及科协正在采取有力措施,提供上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期刊的发展,促进国内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中国金属学会将在具体指导办刊方面,要加强服务和管理,并对学会各期刊提出了六点要求:一是要加强期刊的学术性,坚持学科方向,有专题性的组稿、约稿,稿源是期刊的生命线;二是要加强编辑、编委队伍的建设,编审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要积极引用优秀人才;三是要适应多媒体时代发展,积极建设数字化出版平台,开展微信公众平台及APP等方面的业务;四是要加强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建设;五是要提高期刊生存能力,平衡好提高办刊质量和拓展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六是希望中国金属学会所属16种期刊能更好地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好服务,各期刊充分发挥期刊编委会的力量,紧抓行业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编辑好报道大纲,视期刊学术质量为第一要务。同时,也要积极支持学会的工作,今年是中国金属学会成立60周年,希望各期刊编辑部协助金属学会做好宣传工作,根据各期刊的实际情况予以宣传。

之后,孔令航主任宣读了“关于公布中国金属学会2015年度优秀期刊工作者获奖人员的通知”,《材料科学技术》周海燕、《金属学报(英文版)》陈鹏、《金属矿山》赵福刚、《冶金分析》张淑芳、《中国冶金》尚海霞5人被评为“中国金属学会2015年度优秀期刊工作者”。高怀副秘书长和项院长为获奖人员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

 

会议还邀请了《金属矿山》编辑部黄礼富主任、《材料科学技术》编辑部周海燕副编审对办刊经验进行了交流;《金属矿山》赵福刚、《金属学报》陈鹏及《中国冶金》尚海霞等优秀期刊工作者获得者从自身经历介绍了期刊工作的经验。黄礼富主任介绍了《金属矿山》杂志的基本情况,以及为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近年来所做的一些工作,同时分享了《金属矿山》杂志社在期刊经营创收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周海燕副编审介绍了《材料科学技术》被SCIEI检索的情况,分享了办刊经验。在之后的讨论环节中,《金属学报(中文版)》、《金属学报(英文版)》、《钢铁》、《粉末冶金技术》、《炼钢》、《矿冶工程》、《冶金设备》、《中国冶金》、《冶金经济与管理》、《宝钢技术》、《金属世界》等与会代表分别作了发言,就各自期刊存在的问题、办刊经验进行了交流,并希望继续得到学会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此次会议,各编辑部在取长补短交流先进经验的同时,更加明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如何妥善处理好质量和效益的关系,以促进各期刊的长足进步。很多与会代表表示获益匪浅,希望这样的交流活动能多举办。

感谢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及《金属矿山》编辑部在会务工作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中国金属学会 生产技术与书刊部)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会议系统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