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全国烧结烟气综合治理技术研讨会”↑↑于↑↑2013↑↑年↑↑5↑↑月↑↑15~16↑↑日↑↑在大同↑↑召开,参加代表共↑↑100↑↑余人,发表论文↑↑43↑↑篇。会上中国金属学会副秘书长高怀致开幕词↑↑,他指出:近几年来,全国烧结烟气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据有关统计,全国现有烧结机↑↑1200↑↑台套左右,在建、投运烧结烟气脱硫装置的近↑↑300↑↑余套,尚有数量巨大的烧结机未建设烧结脱硫装置,还存在多方面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新的政策和标准,对钢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本次会议的重点↑↑:↑↑一是参会的企业、代表、专家就目前全国烧结烟气治理各种技术取得的进展的情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事实求是的交流,充分反映问题;二是,客观、科学的分析把握脱硫、脱硝、脱二噁英一体化治理与烟气除尘、↑↑PM2.5↑↑控制一体化治理等烧结烟气综合治理的技术发展方向;三是,根据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认真分析烧结烟气一体化治理关键的技术问题和难点,推动我国冶金行业形成先进高效、运行可靠、经济合理的技术路线。↑↑
↑↑ ↑↑山西省金属学会安俊德秘书长致欢迎词,他介绍了山西省冶金行业发展的情况:冶金是山西传统的四大优势支柱产业之一,钢铁行业烧结工序排放二氧化硫是影响山西省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山西省现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烧结机↑75↑台,烧结机总面积↑
↑ 本次会议围绕烧结烟气污染源头治理、烧结烟气综合治理一体化工艺和设备,除尘与↑PM2.5↑控制技术的进展、我国冶金行业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发展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烧结烟气治理副产品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
↑1↑↑、 烧结烟气污染源头治理技术研究的进展↑↑
↑ ↑↑源头治理烧结烟气是技术发展的方向。减量化的思路是科学的。欧洲采用优质煤(含硫低,热值高),使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将↑SO2↑固化到烧结矿中和进行烟气循环是减量化的好办法。↑↑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
↑ ↑↑中南工业大学甘敏报告了“烟气循环烧结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为降低废气处理成本,利用烧结烟气的余热,开发出将部分烟气循环利用的烧结新技术。目前,国内外主要有↑5↑种烟气循环的工业化烧结技术方案:↑EOS↑、↑LEEP↑、↑EPOSINT↑、区域性废气循环技术、宝钢↑2↑号烧结机废气余热循环技术。通过模拟烟气循环烧结试验,研究了循环烟气性质影响烧结的规律,并研究了非选择性循环和选择性循环烟气循环烧结工艺。↑↑ ↑↑
↑↑2↑↑、 烧结烟气综合治理一体化技术的进展↑↑
↑ ↑↑对烧结烟气进行一体化治理是发展方向,国家已提出了相关要求。我们应加强这方面工作进展。烟气进行脱硫、脱硝、脱除二噁英、除尘是综合治理的内容。在会议上有关单位的专家介绍了他们的研究进展。↑↑
↑ ↑↑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樊响作了“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探讨”的报告。他介绍了大气污染治理的严峻形势、烧结烟气治理技术现状,探讨了烧结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综合治理技术。他认为目前可能的解决有以下几个方向:①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工艺;②干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活性炭吸附、循环流化床↑CFB-FGD,↑高能电子氧化法);③低温↑SCR↑技术;④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氧化吸收法、还原吸收法、络合吸收法)。↑↑
↑ ↑↑宝钢研究院沈晓林作了“烧结(球团)烟气一体化湿法治理技术”的报告。宝钢研究院针对行业烧结烟气治理的难题,根据烧结↑烟↑气特性,对国内外各种脱硫技术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选定石灰石↑-↑石膏法工艺路线,进而针对烧结烟气特性进行深度研发,形成了专门针对烧结(球团)烟气的一体化湿法治理成套技术,在脱硫的同时也具有部分削减了↑NOx↑、二噁英等污染物的效果。↑↑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袁兵报告了“宝钢烧结烟气干法湿法脱硫运行综合对比研究”。宝钢烧结烟气脱硫采用气喷旋冲塔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法(湿法脱硫)和循环流化床烧结烟气干法脱硫。↑2↑种脱硫方法均能有效的脱除烧结烟气中的↑SO2↑,其脱硫率和同步运转率均能达到↑90%↑。烧结干法脱硫系统控制参数精度要求较高,无废水产生、副产物处置困难;烧结湿法脱硫控制参数要求较低,操作较为粗放,系统故障率较低,但设备腐蚀较严重,废水较难处理,还有“烟囱雨”现象。在日常维护方面,湿法脱硫工艺系统清堵的难度较大,对区域环境有较大的影响。从成本上来讲,干法脱硫与湿法脱硫相比,其烧结成本上升约↑3↑~↑4↑元↑/t↑(烧结矿)。随着烧结烟气深层次的发展,烧结烟气不光要考虑脱硫,还有考虑脱硝、脱二噁英等。烧结烟气深层净化需要考虑高效脱除剂、投资运行费用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多方面的因素,慎重选取合适的脱除方式。↑↑
↑ ↑↑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郭海同报告了“太钢烧结低排低耗清洁生产实践”。太钢通过大量考察结合实际对烧结机与脱硫脱硝技术、余热发电装置进行优化匹配及集成,为控制工业污染,太钢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脱硫、脱硝、脱二噁英、脱重金属、除尘五位一体,其副产品制备浓硫酸,在国内烧结专业为首例。至今运行平稳,效果较好。太钢炼铁厂贾晓勇进一步介绍了“活性炭脱硫富集烟气制酸硫酸品质的改善”。上海克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唐夕山报告了“活性焦法治理烧结烟气技术探讨”。他介绍了自主开发成功的活性焦治理技术及其在国内有色行业国产化应用情况。石家庄瀚洋科技有限公司王向明报告了“烧结烟气联合脱除↑SO2↑、↑NOx↑和二噁英↑/↑呋喃工艺系统”。该工艺采用活性焦进行烧结烟气综合净化,包括脱硝、脱二噁英↑/↑呋喃↑2↑个过程,为目前已建成或拟建的钙基脱硫设施的钢铁企业再发展脱硝、脱二噁英↑/↑呋喃开辟了途径,具有灵活性好的优势。↑↑
↑3↑↑、 除尘与↑PM2.5↑控制技术的进展↑↑
↑ PM2.5↑↑是全国所关注的问题,我们要研究↑PM2.5↑产生量,治理办法,钢铁企业要努力降低其排放量,完成应承担社会责任。↑↑
↑ ↑↑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东明作了“冶金行业烟尘↑PM2.5↑控制”的报告。他介绍了中国↑PM2.5↑现状与问题,冶金行业对↑PM2.5↑的污染贡献非常显著。国家控制烟尘↑PM2.5↑排放采取一系列举措,因此,开发↑PM2.5↑高效控制技术与装备及过滤材料意义重大,开发预荷电袋滤技术和装置是控制↑PM2.5↑微细粒子的有效手段,是袋式除尘技术的发展方向。预计未来↑10↑年,冶金行业对除尘装备的需求约↑50↑亿元↑/↑年,全国工业行业对袋式除尘装备的需求约↑120↑亿元↑/↑年。↑↑
↑ ↑↑史密斯空气技术公司武志鹏报告了“应用↑COROMAX®↑去除烧结烟气细小颗粒↑PM↑
↑4↑↑、我国冶金行业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发展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 ↑↑目前,我国烧结烟气脱硫已全面开展,石灰↑-↑石膏法、氨法、镁法、活性炭法等均有成功的案例。但均存在一定问题。脱硝工作刚刚起步。部分单位介绍了他们的经验。↑↑
↑ ↑↑中钢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育杰作了题为“烧结烟气氨法脱硫综评”的报告。他介绍了《冶金烧结球团烟气氨法脱硫设计规范》编制情况和烧结烟气高温氨法脱硫、脱硝技术的进展效果。他认为在国家发布系列严格调控相关政策背景下,“十二五”期间全面落实规划目标,在淘汰落后、关小建大、清洁生产、建设烧结机的同时,如何既要降低脱硫设施的运行成本,又要保证烧结主体设施的正常运行,正成为钢铁行业综合甲级设计院的历史使命。↑↑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烧结厂覃毅强报告了“硫铵制备技术在柳钢烧结脱硫系统的应用”。柳钢采用焦化废氨水吸收烧结烟气中↑SO2↑的氨↑-↑硫铵工艺,运行中出现硫铵制备系统运行异常、硫铵产量偏低的现象,通过研究分析,找出成因,采取以下具体措施:①适当添加消泡剂;②更换结晶罐的硫铵溶液;③调整真空结晶罐的真空度;④控制结晶罐液位;⑤对升膜蒸发器的结垢进行清洗。通过采取上述措施,真空结晶罐内的硫铵溶液泡沫、杂质大大减少,沸腾量稳定,硫铵制备系统各工艺参数稳定,操作控制良好。↑↑
↑ ↑↑攀钢研究院冶金与环保研究所邱正秋报告了“烧结烟气高效脱硫工艺装备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他介绍了攀钢有机胺法烧结烟气脱硫工艺、应用研究和工程运行效果。攀钢开发出适应攀西钒钛磁铁矿烧结烟气特性(烟气含↑SO2↑在↑4000~7000mg/Nm3↑)的脱硫溶液、防止脱硫剂逃逸技术与脱硫剂中毒解毒技术,并建立复杂体系下脱硫溶液有效成分分离检测方法,其准确度达到↑90%↑以上。研究应用了离子交换树脂脱↑Cl↑-冷冻结晶脱↑SO42-↑的组合式脱盐工艺技术,↑Cl↑≤↑
↑ ↑↑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史跃展报告了“↑DS-↑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循环经济技术介绍”。针对脱硫遇到的问题,太极环保公司开发成功↑DS-↑二氧化硫治理技术(利用钢渣作为脱硫剂)和↑DS-↑多相反应器(烟气与脱硫液同步由上向下运行,经过多级反应塔),即↑DS-↑循环经济技术,他介绍了↑DS-↑二氧化硫治理技术的开发背景、特点和业绩(浆液↑PH↑值在↑6.5~6↑,脱硫效率大于↑93%↑,成本较低)。↑↑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夏平报告了“韶钢烧结烟气镁法脱硫工艺评价及优化”。经过对各种脱硫工艺论证对比,↑2008↑年韶钢↑4↑↑号↑烧结机的烟气脱硫最终选用湿式镁法(含↑MgO85%↑)脱硫工艺。通过这几年的生产实践,不断对该系统进行设备改造和工艺优化。至今,该系统运行正常,其一些主要指标(如脱硫效率↑95%↑以上、脱硫剂消耗等)且优于设计值。韶钢↑5↑号、↑6↑号烧结机烟气脱硫也全部采用该脱硫工艺,并对其脱硫副产品↑MgSO4·7H2O↑回收利用。↑↑
↑ ↑↑此外,马钢设备检修公司技术管理部应兆军报告了“提高烧结烟气脱硫效率的措施”、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烧结厂张九红报告了“武钢四烧氨法烟气脱硫塔防腐失效原因分析及改进”、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乐志荣作了“宁钢‘双机一塔’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实践报告”。↑↑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魏进超报告了“烧结烟气湿法脱硫后脱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他指出建设脱硫脱硝一体化示范工程,现有的烟气脱硫装置中,大量的是湿法脱硫工艺(占↑85%↑),其难点是要增加↑NO↑的溶解性;应用的难点是:催化氧化氯低↑80%↑,吸收一般在较高↑PH↑≈↑8↑,运行成本约↑7.4↑元↑/t↑矿。对于双塔脱硫工艺(如现行部分氨法脱硫工艺),经简单改造后采用湿法脱硝技术可直接使用,对于单塔脱硫工艺则需额外增加一个吸收塔,塔阻力在≤↑1000 Pa↑。↑↑
↑ ↑↑随着国家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政策和标准与↑GB28662-2012↑《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行,烧结烟气综合治理已成为国家强制性内容。对此,企业已有紧迫感。近期全国各地的雾霾天气的增加,社会对烧结烟气深层次脱硫、脱硝、脱二噁英、除尘等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目前,除活性炭法外(投资、运行费偏高),尚没有一个成熟、可靠、经济的烧结烟气一体化综合治理技术。希望钢铁行业能把企业、科研、设计等单位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联合体,对烧结烟气一体化综合治理技术进行深入开发研究,指导企业烧结烟气综合治理工作。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对烧结烟气综合治理进行技术经济综合对比,慎重选取技术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