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国钢铁年会圆满成功

作者:学术部              发布时间:2008-08-25


分享到:0

2005↑↑↑中国钢铁年会圆满成功↑↑ ↑

 ↑↑↑↑↑ ↑

2005↑↑中国钢铁年会于↑↑10↑↑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与会代表近千人。本届中国钢铁年会是进入新世纪后召开的第三次钢铁年会,也是中国金属学会召开的第五届钢铁年会。年会的召开正值我国钢铁生产持续高速增长,钢铁科技创新继续繁荣之时,而且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刚刚颁布实施,“十一五”国家经济发展新时期仍需钢铁行业发挥重要的基础与支撑作用。↑↑↑↑ ↑

年会的主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技创新,推进“十一五”钢铁工业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年会不仅反映两年来钢铁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也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建议和要求。↑↑↑↑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刘淇,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徐匡迪发来贺信。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钢铁协会会长、上海宝钢集团公司董事长谢企华致开幕词。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翁宇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周传典等领导出席会议。↑↑↑↑ ↑

刘淇在贺信中祝愿↑↑2005↑↑中国钢铁年会圆满成功,并向参加会议的国内外代表致以诚挚的问候。↑↑↑↑ ↑

徐匡迪在贺信中指出: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并将在“十一五”经济增长中继续发挥这一作用。他希望钢铁科技工作者坚决贯彻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加强自主创新,更好地推动我国钢铁工业朝资源节约型和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谢企华在开幕词中说,我国经济即将进入“十一五”新的发展时期,展望未来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加强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钢铁科技开发工作,建立有效的国内外科技交流平台,推动钢铁行业降低消耗,提高效率,与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 ↑

在↑↑10↑↑月↑↑26↑↑日↑↑↑的全体大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做了《产业增长的新格局与增长模式转型》的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贾银松副局长做了《贯彻钢铁产业政策,促进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报告,国家环保总局有关领导做了↑↑环保法规与冶金行业方面的报告。国际钢铁协会秘书长↑I.Christmas↑做了《钢铁工业面临的挑战》的报告,德国钢铁学会主席↑D.Ameling↑做了《在欧共体框架下的德国钢铁工业》的报告,日本钢铁学会理事长↑Naoki Okumura↑做了《日本钢铁工业现状及任务》的报告。宝钢谢企华董事长、武钢邓琦琳总经理、首钢朱继民董事长、鞍钢张晓刚常务副总经理分别做了《宝钢技术创新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武钢改革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21↑世纪新首钢》、《鞍本强强联合,振兴东北钢铁工业》的报告。法国↑J.P.Birat↑教授、韩国↑Hong Sang-bok↑所长、澳大利亚史蒂夫·↑高尔↑先生等也就减排↑CO↑2↑↑问题、韩国钢铁工业的技术发展战略和奎那那↑HIsmelt↑直接还原技术的试生产情况做了精彩的发言。↑↑↑↑ ↑

10↑↑月↑↑27↑↑日↑↑↑至↑↑28↑↑日为分会交流。交流分为地质矿产资源、炼铁系统、炼钢/连铸系统、轧钢、自动化、设备、材料、能源、环保、安全等↑↑13↑↑个分会场,有↑↑300↑↑余篇论文在会上宣读与讨论。炼钢/连铸分会场还首次专门设立了国际分会场,在国际分会场上中外专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

除了论文交流外,各分会场还根据各专业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地质矿产资源分会场针对铁矿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低品位矿石利用及采选技术、铁矿资源的节约化开采及可持续发展;炼铁原料分会场对如何综合、合理利用国内外矿产资源、如何降低烧结生产能源,提高烧结矿质量,满足高炉生产要求;高炉设备与生产分会场对如何进一步提高焦炭质量,增加喷煤量、节能降耗,促进高炉炼铁清洁生产、推进炼铁工业健康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环保分会场对钢铁工业↑↑CO↑2↑↑↑削减途径、如何发展钢铁行业的循环经济、水处理利用的途径;安全分会场对如何加强钢铁企业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钢铁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与控制的目标、安全评价的作用与改进等热点展开热烈的讨论。会场的气氛十分热烈,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年会选题准确,学术交流与讨论接合,充分体现了金属学会行业科技组织导向的作用,学术交流服务平台的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平台的作用。↑↑↑↑ ↑

从↑2003↑年中国钢铁年会起,每届中国钢铁年会都将从会议宣讲的报告中评选优秀论文,并在下一届年会上进行表彰。在↑10↑月↑26↑日晚上↑的招待会上,由翁宇庆理事长等学会领导和达涅利公司代表向↑2003↑年中国钢铁年会评选的↑12↑篇优秀论文颁发了奖牌。本届年会为培养和吸引青年科技人才,特别对学生代表优惠。↑10↑月↑27↑日晚↑,年会举办了《关于科技论文的写作》的专题讲座,特邀《炼钢》杂志主编↑萧忠敏↑教授主讲。此次专题讲座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写作科技论文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深受与会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欢迎。↑↑↑↑ ↑

会议期间↑25↑家国内外单位展示了冶金产品、冶金先进工艺、技术与装备、控制系统与设备、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耐火材料等其他与钢铁生产相关的技术装备。↑↑↑↑ ↑

本届年会在广大钢铁科技人员及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者的全力支持下,出版了一部内容丰富、新颖、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集,经专家评审,从近↑800↑余篇来稿中,精选了↑625↑篇论文编入文集(其中国内论文↑580↑篇,国外论文↑45↑篇)。论文集分成大会综合报告;地勘、采、选、烧结、球团、炼焦、炼铁、能源、环保、安全;炉外处理、炼钢、连铸、材料;轧钢、设备、自动化等共四卷。出版论文集的同时,整理了论文集的光盘版,得到与会代表的称赞。在年会论文征集、评审和组织出版中,年会得到了广大冶金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特别是宝钢、鞍钢、武钢、首钢、本钢、邯钢、学会各个分会和北京科技大学、钢铁研究总院等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积极协助征稿和组织代表参会,一些单位还预先组织论文作者进行报告预演,在年会上展示了风采。本届年会的圆满成功是广大冶金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为今后各届综合性钢铁年会的召开打好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