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转炉炼钢生产仿真模拟培训班暨宁钢杯全国转炉模拟炼钢比赛”在宁波举办

作者:综合部              发布时间:2016-09-14


分享到:0

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转炉炼钢生产仿真模拟培训班暨宁钢杯全国转炉模拟炼钢比赛”于2016979日在宁波成功举办,活动由浙江省冶金学会、杭州钢铁集团、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承办,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金恒博远冶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和宁波北仑职业高级中学协办。中国金属学会秘书长赵沛、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宁波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殳黎平、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文秀、浙江省冶金学会理事长叶健松等分别出席了活动的开班及颁奖结业仪式,专家委员会委员苏天森教授、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金属学会理事长、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新江、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包燕平教授、原杭钢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林宪等专家也参加了活动。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宁波钢铁、武汉钢铁、新余钢铁、山东莱芜钢铁、山东泰山钢铁等近30家单位70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及比赛。

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文秀主持了开班仪式。宁钢董事长殳黎平、浙江省冶金学会理事长叶健松分别在开班式上做了发言,殳黎平表示,随着互联网+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钢铁行业转型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动力之源,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造就新产业和新产品;通过在教学和科研中引入模拟仿真技术,开发网络虚拟炼钢模拟软件,创新教学模式,是培养工程型人才,强化学生的工程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叶健松认为,借G20峰会的东风,在“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氛围下,利用更科学先进的手段与方法,加快推动钢铁冶金技术与技能的前行,为行业走出困境乃至将来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网络虚拟炼钢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炼钢生产仿真模拟再现,对推进冶金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天森教授在培训班上作了“炼钢前沿科技有关问题讨论”的报告,使学员对炼钢科技的新技术和新进展有了全面的、深入的认识,通过对到2050年炼钢前沿科技创新的有关问题讨论,开拓了学员的知识宽度和思维广度。包燕平教授关于“钢铁冶金仿真实践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的报告向学员详细介绍了钢铁生产仿真在炼钢中的应用背景及发展方向;北京金恒博远公司的彭尊博士模拟软件的使用和操作对学员们进行了简要说明和培训

培训结束后举办了宁钢杯全国转炉模拟炼钢比赛。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赛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两部分内容。在以往大赛的经验基础上,此次比赛在参赛流程上进行了改进,在参赛管理方面进一步规范,聘请来自企业、院校共5位专家担任裁判员,管理和监督了比赛的全过程。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武汉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重庆科技学院分获院校组前三名;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分获企业组前三名。按照比赛规则,这6支代表队同时成功晋级决赛。

决赛以擂台赛方式进行,赵沛、李文秀、苏天森、王新江、林宪担任评委。经过必答和抢答两个环节的激烈比拼,武汉科技大学和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代表队分别获得了院校组和企业组第一名,内蒙古科技大学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代表队虽然在此环节中表现突出,但最终分别以1.40.4分的微弱之差,综合成绩排名第二。决赛过程中,还专门设计了针对现场观众的抢答活动,观众们参与积极,学员和专家们互动气氛非常热烈。

决赛活动后,赵沛秘书长给学员们作了有关“青年冶金工程师应该了解的故事”的报告。形象生动地介绍了“炼铁”、“炼钢”、“炉外精炼”和“连续铸锭”等冶金技术的发展史,并提出了冶金工程师必须烂熟于心的基础理论。

此次活动中,还特别为取得团体优异成绩的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颁发了“优秀团体奖”。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会议系统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