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攀枝花)钒钛产业博览会总结

作者:中国金属学会              发布时间:2015-01-16


分享到:0

    为全面总结和展示我国钒钛产业发展现状,科学研判和展望世界钒钛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
趋势,推动我国由钒钛资源大国向钒钛产业强国转变,实现国家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
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目标。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涂料工业协会联合
主办,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雅安市人民政府、凉山州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中国(攀枝花)钒
钛产业博览会”于2014年11月27-30日在攀枝花奥林匹克中心圆满举行。

    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宣布博览会开幕。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院士在开幕式上发
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四川省、攀西试验区和攀枝花市,要借助钒钛论坛和钒钛产业博览
会等大型活动,努力让“钒钛之都”享誉全国、走向世界。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干勇在开幕式
上致开幕词。在博览会主题论坛上,干勇院士还发表了《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战略研究》
成果,进一步明晰了攀西乃至全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顶层设计构架和发展方向。该研究作
为中国工程院与攀枝花市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总结了我国和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
的情况,深刻剖析了攀西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钒产品应用、钛及钛合金材
料的发展与应用、实现钒钛磁铁矿高效清洁利用、钛资源提取利用技术和钛白产业的转型升
级进行了深入的战略研究。四川省魏宏省长在开幕式致辞中说,首届博览会是第一次高层次
展示和促进四川攀西战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盛会,也是加快推进我国由钒钛资源大国向钒
钛产业强国迈进的一大盛举。


    2013年3月,国家正式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攀枝花全市作为主体功能区再
次被纳入“国家战略”。在国家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加快南向、西向开放的大背景下,

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契合我国当下转型发展主旋律,加快攀西试验区建设,提升经济发展质
量和效益,奋力打造国家级钒钛资源中心、生产中心、质检中心、研发中心和交易中心。中
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主办此次博览会,正是积极响应中国科
协的号召,践行为地方政府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首届博览会云集了包括9家世界500强在内的835家国内外企业参与,签约投资金额达349.8
亿元。首届博览会不仅成为攀枝花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窗口,也是扩大对外合作、吸引外来投资
的大平台。从举办规模、水平、影响力、市民参与度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创下攀枝花举
办重大活动的最佳效果。


    首届博览会是以“创新驱动发展、钒钛改变未来”为主题,以“引领产业聚集、拓展市场
空间”为目标,以钒钛产品和专业技术博览会及攀西试验区专题招商活动为重点,着力打造全
国钒钛产业开放合作的最大窗口和重要平台,推动全国钒钛产业加速发展,再添攀西试验区
建设新引擎。本届展览会总面积为15000㎡,其中城市馆4300㎡;钒钛专业馆展区4300㎡、
标准展位230个;综合馆3600㎡;室外展区2800㎡。共有来自21个省份的117家钒钛及相关
企业参展、718家企业的2000余名嘉宾参会。本次博览会展商来自四川、陕西、云南、北京、
湖南、山东、辽宁、山西、江西、河南、安徽、广东、重庆、江苏、湖北、天津、河北、上
海等省市,展品覆盖钛及钛合金、钛化工、钒及含钒制品、钒钛生产装备、矿山机械、重型
车辆等钒钛上下游全产业链。博览会期间,供需两旺、成交活跃、亮点纷呈,实现了参展商、
企业、科研机构和市民等多方互利共赢。
    本届钒钛产业博览会,既让全球钒钛领域的精英见证了中国钒钛产业的最新发展成果,又
共同为攀西试验区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除展览会外,还同期举办了主题高端论坛,全国钒钛
学术交流会、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技术交流会、全国钛白粉行业年会、攀西试验区建设座谈
会、2014年雅安碲铋科技论坛、各县(区)和园区产业对接等12个活动。曹晓春、陈毓川等6
名院士与来自全国多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科研团队及企业家,齐聚一堂,以学
术成果、科技论文及面对面对话的形式,分别就钒钛资源创新开发和综合利用,钒钛产业发展
新动向、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新技术、稀有金属利用与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学术
交流,借助院士专家“智库”作用建言献策,吸引、凝聚更多创新资源在更宽视野、更高层次
上推动攀西试验区加快发展。
    同期还举办了投资推介会,中国商飞、中铝等8家央企,昆钢、宝钛等24家大型企业、23名

外国客商参加(其中,世界500强9家,中国500强6家,民营企业500强6家,跨国大企业6家,
行业龙头企业6家)。陕西省及宝鸡市、抚顺市等9个兄弟市州也积极组团共赴此次活动。
    本次博览会展品从上游的原材料到下游的钛军工产品、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水杯、眼
镜架等深加工产品,涵盖了钒钛全产业链,亮相后备受追捧。攀枝花馆设“中国钒钛之都”、
“中国阳光花城”、“四川南向开放门户”等6大功能区,让更多来宾进一步认识了攀枝花。
    博览会期间,50余家媒体的100余名记者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微信、微博等方式
对博览会盛况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宣传。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8日对博览会开幕进行了
报道;新华社刊发了题为《创新助力企业转型抗御发展“寒冬”——探访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
发试验区》的稿件;人民网对开幕式进行了现场图文直播;四川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稿件
《先行先试的攀西试验区》。博览会期间,微博、微信网民关注和讨论始终热烈,通过社交平
台“晒宝”、配发展会图片等进行“现场直播”,使钒钛更多走进大众视野。攀枝花微画册、
邮票首日封倍受青睐。博览会全体工作人员和宾馆、机场、出租车服务者以及240名志愿者用
一流的接待服务,赢得了来宾和市民们的广泛赞誉。
    3天的展览会共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800人次专业观众到场,其中近200名观众
来自中国大陆以外,专业观众团是本届展会的亮点之一。观众中还包括宝鸡、承德、凉山、雅
安等多个钒钛及相关行业的专业观众团。
    据第三方调查显示有71%的展商对本次博览表示非常满意;有31%的观众对本次博览会表示
非常满意,有54%的观众对本次博览会表示基本满意,参展商和观众均期待着下届盛会的召开。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会议系统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