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8日,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领导小组主办,四川省科技厅、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承办的“2015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院士行暨钒钛(国际)论坛”在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举行。来自国内外钒钛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共赴盛会,围绕“低成本钛及钛制品制备、钛材的大规模应用和建立钒钛经济平台”的主题展开交流,分享创新理念,共商世界钒钛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会上,攀枝花国家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获得国家授牌,成为四川省7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对攀枝花市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次院士行及论坛活动是我会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干勇院士,中国工程院翁宇庆院士、余永富院士,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沛教授,学会高级顾问洪及鄙出席了论坛。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四川省省长刘捷,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成云,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攀枝花市市委书记张剡等领导也出席了论坛。
会议分为攀枝花国家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推进会和2015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院士行暨钒钛(国际)论坛两个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会议上,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曹国英宣读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曹健林副部长在会上发表讲话,对攀枝花的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和通过举办钒钛(国际)论坛,为推动科技创新、城市转型、产业升级广泛汇聚智慧和力量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第二阶段会议上,干勇理事长致辞并作题为《新时期钛资源利用发展战略研究》的主题报告。他指出,从“百里钢城”到“中国钒钛之都”、“阳光花城”,变化的不仅是名称,更体现了攀枝花在合理利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所作出的积极探索。干勇指出,在国家批准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近三周年之际,召开此次论坛,契合我国当下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契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对加快攀西试验区建设,促使我国钒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积极搭建好科技创新、交流合作、贸易洽谈等重要平台,加快实现建设国家级钒钛产品生产中心、质检中心、研发中心和交易中心的目标,走出钒钛资源在新时期的发展新路。
翁宇庆院士作了《近年来钒钛资源应用进展和在冶金及钢铁材料中的研发简况》的报告,分析了我国近年来钛材的产能和产量变化,深入阐述微波选择性分离钒钛磁铁矿和钒钛矿的非高炉冶炼工艺流程,提出了“十三五”期间钒产业应解决的生态问题和技术创新方向。
论坛结束后,与会院士、专家受邀参加了由干勇院士和翁宇庆院士主持的“攀西资源开发战略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咨询会”,针对攀枝花市钒钛资源开发现状和今后发展战略开展咨询和研讨、建言献策。赵沛秘书长、洪及鄙顾问均出席并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和意见。
会后,部分院士、专家参观了三线建设博物馆。
(中国金属学会 综合与培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