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在炼钢过程中的应用基础及关键技术”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1-01-07


分享到:0

2021年1月6日,中国金属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北京科技大学、广西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莱钢永锋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邹平魏桥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赤泥在炼钢过程中的应用基础及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会。

传统炼钢工艺基于CaO-FeO-SiO2渣系,该渣系熔点高、石灰溶解速率低,尤其是在低(FeO)条件下,流动性很差,是限制高效冶炼的关键因素。赤泥是氧化铝企业的典型固废,每生产1吨氧化铝将产生1.2-2.0吨赤泥,一年产生赤泥近1亿吨,赤泥处理目前是重大难题,世界各国以堆存为主。鉴于钢铁企业的巨大产能,将富含Al2O3/Na2O的铝业赤泥烘干造球后作为炼钢熔剂使用,炼钢过程中发展和形成CaO-FeO-SiO2-Al2O3/Na2O基渣系,无疑是一条非常有效的规模化利用途径,极大提升了钢铁企业与社会、地区和谐生态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评价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研制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等,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认为该项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创新点如下:

1. 开发了炼钢过程规模化消纳赤泥的技术,明确了不同种类赤泥的使用途径、加入方式和使用量的计算依据。

2. 利用富含Fe2O3/Al2O3/Na2O的赤泥作为熔剂,实现了铁水预处理过程的有效脱磷、脱硫,在半钢条件下,脱磷率达80%以上。此外,炼钢终点渣中(FeO%)含量可控至14%以下。

3.开发了拜耳法赤泥作为熔剂的中高磷铁水炼钢技术,在初始[P]为0.3%的情况下,终点[P]可降低至0.04%以下,终点渣中(P2O5%)含量达到12%以上,符合钙镁磷肥对P2O5含量的标准要求。

4. 系统研究了CaO-FeO-SiO2-Al2O3/Na2O渣系的理化特性,为赤泥在炼钢过程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该项目成果获授权专利2件,发表论文20篇。已在柳钢、莱钢永锋等钢铁企业规模化应用,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会议系统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