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构互操作冶金机理模型库及集成开发管理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1-11-16


分享到:0

2021年11月15日,中国金属学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召开了由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中南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可重构互操作冶金机理模型库及集成开发管理平台的研发与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

冶金工业机理模型是冶金工业过程描述、分析、控制和优化的基础,也是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冶金过程虚拟制造、数字化流程仿真、数字化工艺设计、制造辅助以及过程诊断决策的核心。基于冶金工业机理模型,可以定量表达各工序物质流、能量流变化过程和相互作用,支撑生产过程实时动态管理和精准控制;可以实现冶金设备运行状态监视和故障预测诊断,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可以实现冶金过程虚拟制造、数字化流程仿真、企业运营的集成精益管控,实现高效绿色生产。目前,我国冶金工业机理、工艺流程、模型方法等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不足,机理模型缺失,模块化组件化能力较弱,现有通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尚不能完全满足工业级应用需要,大大制约了工业机理模型库的应用效果和实际价值。项目针对冶金机理模型开发学科交叉性强、开发环境多样、可复用度低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冶金行业机理模型库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解决方案,实现冶金机理模型的平台化管理,构建了机理模型的开发和应用生态。

评价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研制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等,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认为该项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语言、低代码、图形化的冶金机理模型集成开发平台和冶金机理模型知识图谱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主要创新点如下:

1.提出了“流程-工艺-设备-功能域-功能标签”五个层级和能量流/物质流两个维度的模型分类体系,制定了冶金机理模型的编码规则;将冶金工艺流程、反应过程等知识分解为解耦的单元机理知识,并将其封装为机理元模型。建立了包含2214个机理模型的冶金行业机理模型库,为行业机理模型可复用提供一种新方法。

2. 采用基于虚拟容器的多语言模型开发技术和基于模型包结构的多语言低代码技术,以及基于对象图、活动图、结构化流程图、UML模型的拖拽式组态建模技术,构建了支持C、C++、C#、Java、Python的模型集成开发环境,支持低代码和图形化两种开发模式,降低了模型开发时间和开发难度,提高了模型的开发效率。

3.研发了基于知识图谱的机理模型搜索引擎和机理模型异构参数标准化语义表征技术,实现了机理模型微服务化的跨平台调用和互操作,构建了可重构互操作冶金机理模型集成开发管理平台。

项目成果编制国家标准(草案)2项、行业标准(草案)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44件,发表论文66篇。实现模型订阅和下载超过2万次,汇聚开发者用户超过2000人,活跃用户1130人,并在10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完成集成部署。基于冶金工业机理模型的物料配方优化、设备故障诊断、工艺流程优化、生产过程管理、产品质量管控、服务能效提升等六大类解决方案在京唐、株冶、沙钢、鞍钢、建龙钢铁、中铝等30余家企业成功应用,形成了冶金机理模型库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会议系统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