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0年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会议在辽宁省本溪市召开。我会常务副理事长赵沛、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天义、副主任李文秀、洪及鄙,本钢集团副总经理张贵玉、王代先,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本钢副总工程师及各相关厂长、技术骨干等10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
赵沛在讲话中介绍了近一年来专家委员会的主要工作。由专家委员会牵头,联合其他学会和单位开展了绿色冶金关键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研究、低温脱硝催化剂攻关、钢渣处理和综合利用调研、氧化法脱硝效果调研监测、《绿色制造节能减排关键技术丛书》编撰,以及各类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评价和推广、人才推荐和评选、团体标准研制和评议等工作,体现了学会的学术、技术水平,发挥了专家委员会重要的咨询作用,扩大了中国金属学会作为行业重要科技组织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赵沛例举了本钢近年来取得的科技进步成果及其对行业的贡献,并对本钢承办本次会议的周到服务表示感谢。
王代先代表本钢致辞,他简要介绍了本钢发展情况。本钢是新中国最早恢复生产的钢铁企业之一,在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后,本钢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技术改造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板材基地、国内一流特钢基地、国内先进棒线材基地,力争建成精品、绿色、智能、服务的一流技术钢铁企业。他希望与会专家为本钢发展献计献策,本钢同志要抓住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开拓视野,认真消化吸收,不断增强自身创新实力。
上午,专家委员会委员围绕钢铁主流程热点和本钢关注的技术问题作了大会重点发言。张福明作了“当前我国炼铁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的报告,刘浏作了“关于炼钢技术的几点建议”的报告,朱荣作了“电弧炉炼钢现状及发展”的报告,康永林作了“钢铁产品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挑战和趋势”的报告,孙彦广作了“钢铁智能制造体系架构”的报告,杨春政作了“MCCR产线调试情况与思考”的报告,穆怀明作了“钢铁工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难点及对策分析”的报告。课题组还汇报了中国工程院《2035我国钢铁材料绿色制造技术路线图研究课题》基本初稿完成情况,提出了绿色发展必须应用的技术、需加快工业化研发的关键技术、2035年应积极关注的关键技术。
下午,按照能源环保、炼铁、炼钢、轧钢与材料4个小组,委员们与本钢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深入讨论,就本钢及行业普遍关注的技术问题交流,为本钢提供了一次从行业层面到企业层面、从理论到技术、从管理到运行的多方位多角度技术服务,为中国金属学会践行中国科协倡导的“科创中国”做了一次卓有成效的科技服务工作。
最后,专家委员会召开工作会议,委员们研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展和科技发展方向,讨论了专家委员会工作。王新江总结时指出,本次会议成果丰富,讨论了行业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围绕行业绿色、智能化等热点、难点问题指出初步的发展方向;委员们与本钢专家深入交流,为本钢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提供咨询。他希望委员们继续围绕行业兼并重组、城市钢厂、“十四五”规划、团体标准等共性重大问题建言献策,并对学会工作提出建议,继续发挥专家委员会行业科技引领和学会工作咨询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