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6日“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分会2020工作年会——高端板带生产装备及无头轧制新技术研讨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如期举行。
本次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分会主办,大连国威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北京科技大学以及中国一重协办。来自全国50个机构和企业的150余位代表参与本次会议。
26日上午由内蒙古科技大学王建国副校长主持会议开幕仪式。大连国威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易女士致欢迎词,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分会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前任校长徐金梧致辞。
本次会议共有14位冶金设备行业专家上台汇报,他们汇报内容如下:
报告1: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毛新平:《热轧带钢连续轧制新技术》
毛院士基于传统热轧带钢生产线,提出了在具有现代控制技术的情况下,以生态绿色以及产品结构等方面去开阔创新。在以后轧钢领域,探索出具有中国资源特色低成本高性能钢制造技术路线,研发薄规格热轧板带成套制造技术,阐明了薄规格热轧板带从中间产品向最终产品转化的发展方向,提出高品质特殊钢板带制造新的技术路线。
报告2: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前任总经理——王天义:《薄板坯连铸连轧的现状与发展思考》
王主任从国内现有薄板坯生产线及其遇到的问题,国内外无头轧制薄板坯产线情况、近期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新动向、对现有薄板坯产线升级改造的设想、以及面对薄板坯技术的发展设备工作者应做的工作五个方面做了相关的阐述,指出了钢铁工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国内原有的第一、二代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总体处境比较艰难,有些产线甚至被关停的主要原因。对现有薄板坯产线升级改造提出自己的设想及方案,为薄板坯产线的提高知指明了方向。
报告3:中国一重大连工程公司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赵华国:《板带热轧机研发和工程实践》
赵总监在报告中指出,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对板带的品种、规格和产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破解“中低端产品过剩、中高端产品短缺”的结构性矛盾,生产高级精品板带材,促进产品升级和结构优化是钢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展方向。板形是板带材的重要质量指标,弯窜系统是改善板形的核心系统,具有改善板形、提高生产率、降低辊耗等优点,是现代板带轧机的核心功能和结构。
报告4: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何安瑞教授:《薄板坯连铸连轧和高精度板形控制技术》
何院长的发言重点集中在薄板坯连铸连轧和高精度板形控制技术中,主要阐述了在钢铁轧制过程中引进现代智能化过程控制技术,利用数字孪生与虚拟仿真对轧制的特点进行模拟,充分对薄板坯连铸连轧过程,精准监测与控制,提高生产率,提高生产品质。
报告5: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袁国教授:《薄带铸轧新技术应用》
袁主任展示了东北大学的科研成果。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RAL)近年来就集中力量研究了薄带连铸硅钢在连铸、热轧及后续冷轧、热处理过程中组织与织构的演变规律以及组织性能调控的优势与潜力。在实验室条件下,彻底改变了传统硅钢的生产工艺和成分设计,开发出不同硅含量性能优异的无取向硅钢、取向硅钢和高硅钢,为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质量生产硅钢的产业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报告6:唐山东华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东日高工:《唐山东华无头轧制工艺技术》
史东日经理在报告中,从项目背景、工艺思路及整体配套、关键技术及创新点、调试及生产准备情况、科研攻关推进情况、热试生产情况、技术创新及国产化情况等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描述。将各无头轧制工艺技术的各个要点,以及生产特点,都做了很好的总结。
报告7: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轧钢作业部副部长——潘彪高工:《MCCR先进生产工艺技术》
潘部长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首钢的MCCR生产线。MCCR是首钢在现有第二代TSCR技术的基础上构建的一条世界首创的第三代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集成了当今连铸和轧制的最前沿技术。由意大利达涅利公司作为技术总包并负责工艺及管件设备供货,日本TMEIC公司提供传动及自动化设备,具有单坯生产。半无头生产、全无头生产多种生产模式。
报告8:上海嘉德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东高工:《无头轧制中间坯双蓄热式隧道均温补热技术与实践》
李东经理在报告中指出,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工艺具有效率高、可生产超薄热轧带钢等诸多优势。通过分析辊底式炉的自身特点、双蓄热技术的节能路径和节能理论,探讨了将双蓄热技术应用到辊底式隧道炉上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将这两项优势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技术特点,提高该工艺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报告9: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轧钢所副总经理——李龙高工:《铸轧超薄带技术与装备发展综述》
李龙经理对国内外钢的薄带连铸轧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结合实验室对耐候钢铁,铁素体不锈钢和薄带连铸轧的研究做了总结,对钢的薄带铸轧过程中的亚快速凝固和近终型成形引起的新的冶金学现象等进行了阐述,指出薄带铸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初步明确了钢的薄带铸轧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方向。
报告10: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王涛博士:《复合板加工技术与设备》
王博士从微观角度对复合板的加工技术做了详细的阐述。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两种以上的材料进行复合加工,得到的产物在各个性能方面了有了很大改善,该复合材料在国内航空机械应用较为广泛,也是一门较为重要领域,在无人化厂,利用机械人更好的配合生产线,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报告11:大连国威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梅喜高工:《短流程轧制产线连铸轴承研制与应用》
孙经理在报告中详细的阐述了公司轴承主要产品,以及轴承的加工流程和功能特点。大连国威公司通过与冶金设备研究机构及企业联合,跟踪重大装备的发展,实施产品高端化、差异化之路,通过提供多元化产品和各种定制解决方案,保证冶金企业提高设备性能,延长设备的运行时间。最大限度的减少维护成本和提高工厂生产效率。
报告12:邢台德龙机械轧辊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袁乃博高工:《板带轧机工作辊研制与应用》
袁总监在报告中阐述了公司的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公司规模,生产的主要产品。介绍了ESP连铸机生产线的特点,并针对不同机架的不同需求具体介绍了机架对应轧辊的特点,通过从轧辊材料的选用,以及轧辊加工的流程,从微观到宏观做了详尽阐述。
报告13:辽宁德润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睿高工:《冶金设备在役再制造新材料新技术》
李董事长的报告从技术路线出发,从微观角度描述了石墨烯金属陶瓷材料的特性,表明了该材料体系在常温、高温环境同样保持着优良的各项理化性能。在到后面的加工工艺,从焊条的批量制造,在工件金属表面熔覆本裁量、不用预热进行冷焊等说明了自蔓延技术进行石墨烯金属陶瓷粉末可实现性。
报告14: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主任——王勤高工:《中冶赛迪无头轧制与薄板坯连铸连轧产品深加工技术》
王主任在该报告从赛迪板带轧钢概况、常规热轧无头轧制技术、赛迪薄板坯连铸轧技术、薄板坯连铸连轧产品深加工四个方面展开阐述。他从公司连铸连轧技术的研究切入点出发,结合轧制的机理从而得出技术方案,再到最终形成技术,详细解释了此技术的特点,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在各位代表汇报结束后,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冶金机械研究所副所长陈兵老师代表冶金设备分会秘书长张杰教授作了2020~2021年分会工作总结报告,并就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向各位代表进行了汇报和征求意见。最后由冶金设备分会副主任、中冶京诚首席专家李龙男教授宣布会议结束。
会后,众代表前往中国一重大连加氢反应器制造有限公司以及核电装备制造基地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