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论坛”于2019年9月25-26日在广东省韶关市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金属学会冶金人工智能技术分会主办,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承办。中国金属学会冶金人工智能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刘玠院士,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世平,总裁、党委副书记刘建荣,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景奉儒,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等多位国内钢企、科研院所、高校领导和专家参加论坛。本次论坛共交流15篇大会报告,内容涵盖高炉、转炉、炼钢、轧制以及生产排程等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方向,较好地反映了我国钢铁行业冶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与总体趋势。
会议现场
中国金属学会冶金人工智能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刘玠院士致辞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世平致辞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金属学会冶金人工智能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大学国家特聘专家杨健教授主持,刘玠院士和李世平董事长先后致辞。
刘建荣总裁作了题为《智慧制造加速钢铁业转型升级》的报告。他回顾了中国宝武、韶关钢铁智慧制造加速转型升级历程,并从大数据应用、视觉识别、机器人应用三方面介绍了韶关钢铁在冶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受到了参会者普遍的关注与好评。鞍钢集团管理与信息化部副部长刘炳宇作了题为《钢铁企业智能制造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他介绍了智慧鞍钢建设三步走的建设目标:于2020年建成智慧鞍钢模板示范,打造17条关键生产工序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于2022年建成智慧鞍钢支撑保障体系,探索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互联网+服务平台;于2024年实现智慧鞍钢全面推广覆盖,打造行业级钢铁AI、矿业AI、矿钢AI工业互联网平台。河钢集团战略总监、河钢数字技术公司董事长李毅仁作了题为《基于数据驱动的河钢智能制造体系建设》的报告。他指出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与钢铁制造业的融合,打造智能化的未来梦工厂,是钢铁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未来钢厂将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钢铁行业深度融合,以及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实现钢铁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现智慧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推动形成全新的钢铁生产制造、服务体系和全新生态。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运营部副部长汝金同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南钢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他指出南钢人工智能应用规划了5大方向19个场景,并已启动13项AI应用探索,覆盖工艺优化、设备检测与维护、能源优化、研发与质量控制和机器视觉/图像识别等领域。中信泰富特钢集团部长崔士岳作了题为《中特集团智能制造工作进展》的报告。他介绍了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的兴澄特钢1280m3高炉产线一体化智能制造系统、兴澄炼钢轧钢产线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新冶钢特冶锻造产线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中特集团经营数据及决策看板和模型及机器人应用等智能制造项目的实施情况。
其他大会报告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目前我国冶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情况。其中,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孙彦广作了题为《基于多智能体流程仿真的生产调度和能源调配》的报告,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作了题为《钢铁制造工程系统优化管理》的报告,上海大学国家特聘专家杨健教授作了题为《上海大学冶金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进展》的报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栾绍峻高工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的报告。这些报告分别对各自单位冶金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阐述,引起了参会者广泛的关注。本次论坛报告还涉及钢铁行业设备智能运维、高炉可视化技术、高炉风口图像AI诊断预警、连铸坯缺陷判定、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控制模型等诸多冶金行业关注的问题。
与会嘉宾对冶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思路以及如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等课题作了深入细致的交流、研讨。此外,大会承办方还组织了对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智慧中心的参观。
全体参会人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