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冶金焦化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讨会在日照召开

              发布时间:2019-07-31


分享到:0

由中国金属学会、山东节能协会主办,山钢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山东金属学会、中国金属学会炼焦化学分会、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19年全国冶金焦化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讨会7月26-27日在山东日照召开。来自全国钢铁企业、独立焦化企业、研究院所、大学院校、环保工程技术等相关领域60余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及科技人员170余名代表济济一堂,共同交流探讨近年来我国冶金焦化领域节能减排技术研究、生产及应用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及发展趋势,展示取得的技术成果,讨论热点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案。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科学节能减排、促进冶金焦化绿色智能化发展”。会议的召开获得了各界的高度关注,会议共收到技术交流报告55篇,安排大会报告交流27篇。中国金属学会副秘书长高怀、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天义、副主任李文秀、专家委员会委员郑文华、温燕明,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崔丕江、中国金属学会炼焦化学分会秘书长赵希超、山东节能协会会长任浩、秘书长赵培建,山东金属学会秘书长杨俊生,山东钢铁集团公司日照钢铁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继超、副总经理孙卫华、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新民等参加了会议。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钢铁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继超致欢迎辞,他对全国冶金焦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前来山东钢铁集团公司日照精品基地参加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精品基地建设发展的各位领导及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介绍了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的建设发展概况。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是国家发改委于2013年3月核准的项目,是山东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的核心内容,今年基地已从工程建设与生产经营并行的特殊阶段顺利转入全面生产经营阶段,呈现出稳中有进、蒸蒸日上的良好发展态势。精品基地自筹建至今,始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对标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着力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坚决实现超低排放,基地环保投资达到64.7亿元,占静态总投资的15%,是目前国内环保投资比例最高的钢铁项目,执行了史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超前选用高于国家标准的《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在节能方面,精品基地按照“污染物零排放、物质能耗零增长、废弃物零填埋”的清洁生产目标,除尘灰、钢渣、高炉渣等均再资源化,对煤气、余热、余能等实施提质高效利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采取各种措施,有效降低资源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固废回用率100%。

山东节能协会任浩会长致欢迎辞,介绍了山东节能协会成立以来的发展状况及职责、工作等,指出节能减排是保证绿水青山、永续发展的根本性措施,焦化行业作为曾经的污染物排放较大的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潜力巨大,大有可为。近十年来,焦化行业在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减少废气排放、水的深度处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节能减排的潜力仍然很大,需要全体焦化人的共同努力,促进焦化行业科技进步,把先进的技术发扬光大。

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天义代表中国金属学会致开幕辞,对行业内企业、高等院校、工程公司等的科技与生产技术人员参会表示热烈的欢迎,概要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今年一、二季度的发展形势,指出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贸易战等外部不稳定因素增加、内部环保压力加大、继续完成去产能任务重、行业联合重组加快推进、从长远看电炉短流程发展势在必行等发展形势,绿色焦化是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钢铁工业仍以长流程为主,而长流程离不开高质量焦炭,铁前系统包括焦化在内是行业主要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源,节能减排任务重、压力大;焦化工序近年来节能减排成绩巨大,必须创新发展、共同努力推动钢铁行业技术进步。 

本次会议是在我国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8年我国冶金焦化供需总体保持平衡、发展的质量效益明显改善的背景下召开的。焦化行业在焦炉烟气排放治理、焦化节能减排、能源回收利用、焦化生产智能化管控技术等绿色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要求,特别是与即将实施的钢铁企业超低排放限值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冶金焦化企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任重道远。 会议围绕炼焦节能减排技术及其发展策略、焦炉大型化、长寿化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焦炉智能监测、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化生产管控技术、焦炉烟道气SO2NOx过程减排及其协同治理技术、焦化生产过程VOCS综合治理技术、焦炉煤气脱硫废液制酸和提盐技术优化、焦炉煤气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新进展、生产实践和经济效益评价、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新进展、干熄焦系统优化技术及长寿化技术、减少焦炉窜漏措施及其科学维护、焦化废水深度治理技术及资源化梯级利用技术进行交流,以期促进焦化绿色、智能化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动冶金焦化企业绿色智能化转型。

 

一、关于焦化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技术发展的分析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崔丕江做《对当前焦化行业发展的几点认识》的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对焦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焦化企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采取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机制和新的措施,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方面扎扎实实练好内功,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应对新的生存发展形势和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在焦化企业面临的挑战方面,一是炼焦煤供应稳定性和经营成本的挑战,焦化企业环保成本、人工成本、财务成本、融资成本仍呈上升趋势,各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还要做更加扎实、更加精细化的工作;二是推进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挑战,今年4月22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明确了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工作的主要目标、指标要求重点任务,全国新建(含搬迁)钢铁项目原则上要达到超低排放水平。钢铁行业的发展变化、钢材社会消费量的趋稳降低及废钢使用量的增加将对焦化企业有重大影响,焦炭的需求逐步减少是大势所趋,当2030年我国粗钢需求为7亿吨时,仅需要焦炭2.3亿吨左右。如何进行合理有序的化解焦炭过剩产能和进行先进产能的置换,对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是较大难题;焦化行业要建立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推动环境保护再上新台阶要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深刻领会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法规标准,明确目标任务和义务责任;要继续坚持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机制,提高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开发制造的整体优势能力对已采用技术的治理效果持续跟进,加强经验总结,不断改进提升企业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标准规范的规章制度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严谨公正的考评奖惩机制环境保护必须形成专业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在线监测与离线分析化验相结合企业自身能力与外部协力相结合的管理手段

我国焦化专家、中冶焦耐院原院长郑文华教授做《焦化行业运行及预测》的报告,介绍了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及焦化行业的运行状况,虽然我国钢产量逐年增加,但2019年与2018年同期相比,各企业经营业绩均显著下降;中国焦炭产量2018年达到4.382亿吨,比2017年增加了1.6%,是位居世界第二位的日本的13.45倍。在焦炭生产的区域分布方面,2018年山西省生产9256万吨、河北省4747万吨、山东省4099万吨位居前三位,2018年我国炼焦产能利用率为67.4%。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统计139 家会员企业焦炭产量24578.69万吨,占全国焦炭产量的56.09%。2018年我国焦化行业总体运行平稳,价格整体震荡上涨,焦炭出口波动调整,总体呈现量价齐增,焦炭副产品价格涨跌不一,行业效益创近几年最好水平。在对未来钢铁需求的预测方面,不同机构的预测表明,我国未来年需7-8亿吨粗钢将最少能持续30年、40年的较长时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炼铁焦比不会有大幅降低,随着焦炭质量上升、焦比下降、综合燃料比和能源成本应当有一个匹配偶合的最佳经济值,不能单纯追求指标“最佳值”。在现今中国高炉炼铁条件下,合适的喷煤量应该是120~150kg/t铁,即采用高炉炼铁工艺,吨铁至少需要350~400kg焦炭。焦炭对高炉冶炼技术进步的支撑作用是巨大的;取缔“地条钢”后,大量废钢回归正规钢铁企业,电炉钢发展迅速,转炉、甚至高炉也在大量吃废钢,废钢铁的大量使用对焦炭的需求将缓慢减少。多吃1吨废钢铁,意味着少用400多公斤焦炭;按照预测,2030年我国粗钢产量为7-8亿吨时,对焦炭的需求量将下降至2.38-2.91亿吨,因此未来焦化企业应积极与钢铁企业联姻,以诸多结构性优势和钢焦融合效应,增加焦化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生存能力。

中国金属学会温燕明专家做《焦化流程能源流结构优化》的报告,从焦化流程能源流基本情况、近年来焦化流程能源流发展趋势、焦化流程能源流几项技术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煤焦化工业资源利用率高、能源转换效率高、过程洁净,但还存在大量的余热余能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随着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注重末端治理、“超低排放”及过程消纳技术开发,三废处理现有工艺技术达标还有相当的难度,即使达标,企业也无法承受高昂的成本。近年来,焦炉大型化及回收工序洁净化进步很快,但如何系统集成新理念及已开发的新技术再构焦化流程新功能、新价值、新竞争力,已迫在眉睫。在焦化新技术应用方面,焦炉大型化已达60%,还有8000万吨产能的大型焦炉即将投产;干熄焦技术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干熄焦装置在运行的有274套、干熄能力己达3.82万吨/h,干熄率己超过60-65%,钢企焦化厂干熄率己接近100%,独立焦化己达97套,干熄能力达到1.36万吨/h,干熄焦能源高效转化技术己被行业认可。焦炉煤气高附加值利用方面,焦炉煤气碳、氢合成及甲烷、氢气分离利用的技术优势和价值被迅速开发,进入新世纪己形成工业规模的品种有天然气(LNG)、氢气、甲醇、乙醇、乙二醇、合成氨、尿素等,大幅提高了流程价值和能源转化效率。2018年我国焦炉煤气制甲醇产能己超过1300万吨/年左右,制天然气产能已达到50多亿立方米/年,40余套装置投产运行。在焦炉烟气排放污染物控制方面,焦炉烟气脱硫脱硝己有二十多种工艺上线运行,基本达到了环保控制指标。在焦化流程新技术应用方面,实现焦化全过程用能余热化、洁净化、网络化是发展的主要方向,开发亚临界超高温干熄焦高能效工艺技术装备,构筑“能化共轨”、“钢化联产”、“以氢固碳”产业模式,实现钢铁跨界集成绿色生态发展。温燕明专家指出,钢铁企业能源流集成转化生产乙二醇是企业绿色转型的历史性机遇,该技术我国已经成熟开发,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为高效利用钢厂转炉煤气中的CO和焦炉煤气中H2转化为高质量的原料气生产乙二醇,国内不存在任何技术制约及难点,具有投资省、成本低、效益高、全过程无污染、对钢企绿色转型提高竞争力有创新引领性优势,是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二、钢铁企业焦化洁净生产及清洁、高效焦化技术

来自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工程公司的代表介绍了其焦化技术的发展、生产实践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状况。山东冶金设计院院长李庆生做《清洁、高效焦化技术集成研发及应用》的报告,介绍了该公司集成国内外洁净、高效、大型焦化技术,并与意大利Paul Wurth等公司进行合作,联合设计开发了7.2m新型绿色智能焦炉,是洁净、高效的系列创新技术,并在山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投产应用,获得了装备大型化、工程洁净化、产品高值化的良好效果。

首钢京唐钢铁有限公司严军喜做《焦化洁净生产工艺及其实践》的报告,介绍了首钢京唐西山焦化有限公司的设备概况、科技节能案例,如干熄焦快速在线检测技术、干熄炉新型防焦炭浮起导流板技术、干熄焦锅炉乏汽回收装置应用、负压脱苯应用、新型旁滤应用、循环水电化学除垢装置的应用等,并对环境治理情况进行了介绍。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白向国做《科学减排、综合治理,助推焦化环保迈向卓越》的报告,对太钢焦化厂的概况进行了介绍,面对当前的环保形势及山西太原对环保的特殊要求,重点介绍了近两年所开展的环保工作,确立了“三不一合格”的管理目标,即“看不见烟尘、闻不见异味、听不见噪音、排放指标合格”。通过系列治理+管理的投入,最终迈向环保卓越的绩效目标,确定的治理项目有:1)焦炉烟气脱硫脱硝项目;2)全火车运煤改造项目;3)化产VOCs治理项目;4)南区焦炉煤气脱硫提标改造项目;5)污水处理池全封闭及臭气治理项目;6)干熄焦烟气综合治理项目;各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

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李树华做《山钢股份焦化生产实践及思考》的报告,介绍了莱芜焦化厂转思维,向清洁生产迈进;应用新技术,建设生态焦化;推进精益TnPM体系建设,建设全面规范化的生产维护体系”的情况,总结提出了节能与综合高效利用要系统思考统筹考虑;超低排放达标紧急,长效高新技术研判是关键;无组织排放治理要强化技术和管理的优化,精益TnPM管理体系可有效保障清洁改善的可持续性

武汉方特工业设备技术有限公司宋旭勇总经理做《山钢日照精品钢基地工程7.3m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技术》的报告,介绍了其具有4大创新结构的上升管换热器技术,在山钢集团日照钢铁精品钢基地焦化厂7.32*58焦炉上应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王树成做《绿色高效焦化技术简介》,介绍了日照公司焦化厂的概况,设计采用的环保标准、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情况及良好效果。

宝钢股份公司张福行做《宝钢股份宝山基地炼焦区域清洁生产实践》的报告,介绍了宝山基地炼焦分厂的概况、炼焦污染物种类及治理设施概况及近年来炼焦环保新装备新技术应用情况。马钢股份公司甘恢玉做《焦炉与干熄焦安全高效除尘技术与关键系统自动化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报告;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马明锴做《干熄焦工程与节能环保长寿命新型焦罐技术及应用》的报告;鞍钢股份炼焦总厂甘秀石做《焦炉燃烧废气脱污染物的分析与处理技术的应用》的报告;中钢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张利新做《大型焦炉用节能环保新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的报告;宝钢研究院梅钢技术中心张文成做《干熄焦烧损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的报告,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候长江做《河钢集团焦化绿色制造创新技术应用实践》的报告。

三、关于焦化烟气治理及水处理技术

安徽工业大学宁芳清做《焦炉烟气的源头治理技术》的报告,中冶焦耐院尹华做《焦化行业烟气超低排放可行性技术及应用》的报告,马钢股份公司钱虎林做《焦炉烟气污染前端控制措施及脱硫脱硝工艺选择》的报告,梅钢炼铁厂韩加友做《梅钢炼铁厂焦炉烟气脱硫脱销的应用与探索》的报告,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焦化厂安占来做《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在邯钢焦化厂的应用》的报告。

在焦化水处理方面,北京科技大学李素芹教授做《生物膜生物强化-高效絮凝耦合焦化废水低成本绿色深度处理技术》的报告,宣化钢铁公司成雪松做《超导磁分离深度处理焦化废水技术与工业化示范》的报告,东北大学孙中强做《一种没有水雾排放的湿熄焦技术》的报告,此外,华北理工大学程欢老师做《低成本高炉用焦与配煤新技术体系》的报告。

中国金属学会专家郑文华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技术总结,他对会议的主题、会议报告的安排、会议的意义及对焦化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了高度的肯定,对我国焦化技术近50年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概要回顾,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我国大型焦炉技术主要依靠进口,进入新世纪,我国焦炉大型化技术快速发展,主要为自主设计制造,而且很多技术和装备已出口国外;2018年,中冶焦耐“清洁高效炼焦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这是焦化领域科技进步获得的最高奖励,代表了我国焦化领域的技术发展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21世纪以来,鲅鱼圈、京唐钢铁、湛江钢铁、山钢日照4大沿海钢铁基地的高水平建设,代表了新世纪我国钢铁工业的最新发展水平。厉害了,中国焦化人!厉害了,钢铁大国,钢铁强国!

7月27日下午, 与会代表们参观了山钢日照精品基地展示厅、能源管控中心、焦化厂及LNG控制中心。蓝天白云下的大型钢铁基地花红柳绿,偌大的厂区井然有序、管道林立、平稳高效,一派绿色发展的景象,标志着日照精品基地作为山东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试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两天的2019年全国冶金焦化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讨会安排紧凑高效,做报告者激情高涨、信心满满,会场听众聚精会神,充分体现了钢铁行业、焦化行业积极节能减排、践行超低排放的决心与信心,体现了冶金行业对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与担当。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会议系统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