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学会钢铁近终形制造技术分会成立大会暨近终形制造技术高端论坛在汉召开

              发布时间:2019-04-26


分享到:0

 

201942425日,中国金属学会钢铁近终形制造技术分会成立大会暨近终形制造技术高端论坛在武汉成功召开。424日上午,首先召开了中国金属学会钢铁近终形制造技术分会成立大会。中国金属学会、湖北省科协、武汉市科协、青山区相关领导,以及中国工程院张寿荣、王一德、王海洲、毛新平院士等出席会议。 

宝钢股份总经理助理、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军代表宝钢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邹继新在成立大会上致辞。他指出,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作为中国宝武的核心子公司和钢铁板块的旗舰企业,宝钢股份勇于担负起引领中国钢铁行业由大变强的重任,推动中国宝武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一基五元”战略,最重要的就是以钢铁产业为基础,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生产出新材料。今天成立的钢铁近终形制造技术分会主旨是“更生态的流程、更绿色的材料”,这充分切合了宝钢股份公司“低成本、高质量和差异化制造”目标,必将大有可为。宝钢股份作为支撑单位是中国金属学会对我们的厚爱,一定全力支持学会工作,支持近终形技术的探索和研究。 

中国金属学会副秘书长倪伟明对学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她说,绿色制造、生态发展是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以薄板坯连铸连轧和薄带连铸连轧为代表的近终形制造技术在我国的工业化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引起行业内的广泛关注,近终形制造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20184月,殷瑞钰、干勇、翁宇庆、张寿荣、王海舟、王天义等业内院士、专家联合向中国金属学会提议设立中国金属学会钢铁近终形制造技术分会,并由毛新平院士担任首届主任委员。今天分会成立,无疑将推动行业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推进近终形制造技术的进步和钢铁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毛新平院士在大会上指出,近终形制造工艺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求,能生产出成本更低、绿色、环保、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近终形制造技术分会今后要加强高端学术交流,形成近终形制造技术年度报告,出版学术期刊,加强微信、网站等媒体宣传,制订近终形技术团体标准,不断推进近终形制造技术发展。 

大会选举王万林、刘振宇、杨春政、张洪波、张慧、陈良、周少雄、康永林等8位专家为副主任委员;选举李铁林为秘书长。聘请干勇、殷瑞钰、翁宇庆、张寿荣、王一德、王国栋、王海舟、邵安林、王天义、李文秀等10位院士和专家为名誉委员。 

成立大会同期召开近终形制造技术高端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王一德、王海舟、毛新平等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大会主席毛新平院士首先作《生态化流程与绿色化产品》主题报告,西班牙CEIT公司J.M. Rodriguez-Ibabe先生、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李红霞女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周少雄先生等20位专家分别作主题报告。

本次高端论坛筹备近一年,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主办,论坛围绕“更生态的流程,更绿色的材料”这一主题开展广泛的探讨,来自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以及国内冶金行业3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论坛为推动行业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推进近终形制造技术的进步和相关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会议系统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