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钢铁生产、消费大国和汽车制造、消费大国,汽车钢的研发、制造、使用是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汽车钢技术的适用性问题,也是钢铁行业和汽车行业非常关注的问题。在成功举办首届汽车钢技术适用性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中国金属学会依托于上海大学成立了汽车钢技术适用性专题研究委员会,2019年1月15日汽车钢技术适用性专题研究委员会在上海大学举办了第二届汽车钢技术适用性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上海大学承办,研讨会主题为汽车钢的氢致延迟断裂,研讨会由上海大学材料学院院长董瀚教授主持。
研讨会参会代表来自上汽乘用车、泛亚技术中心、观致汽车、本特勒、汇众汽车、宝武集团、鞍钢集团、马钢集团、首钢集团、沙钢集团、钢铁研究总院、上海交大、北科大、北京交大、大连理工、上海大学、创元集团等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钢企、院校和设备代理商。代表们就汽车钢的氢致延迟断裂敏感性问题、机理问题、评价标准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拓展了对氢致延迟开裂的理解与认识。
随着汽车中所使用的钢铁材料的强度不断提升,氢致延迟断裂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技术问题。代表专题报告包括有上汽乘用车技术中心的刁法玺博士结合汽车用钢板对延迟断裂的要求,介绍了国内外汽车厂延迟断裂性能的评价方法以及上汽的相关工作。宝武集团研究院的周庆军博士和鞍钢集团研究院的林利博士分别介绍了具体钢种的延迟断裂研究案例,介绍了钢的成分、组织、夹杂、加工工艺对延迟断裂的影响规律,介绍并比较了不同的评价方法和相关案例。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李金许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的惠卫军教授从基础研究的角度分享了TWIP钢、第三代汽车钢、热成形钢等新一代含奥氏体、超高强度汽车钢中的氢致延迟开裂现象与机理研究,关于局部氢浓度、氢陷阱、晶界工程、氢压理论、裂纹形核与扩展等机理的讨论让大家对氢致延迟开裂有了更深的理解。相关设备专家展示了国外针对汽车钢的先进的评价方法以及装备。
会场报告
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