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对外交流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19-12-27


分享到:0

中国金属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对外交流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于20191223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共有16位委员及学会工作总部人员参加。本届对外交流工作委员会共有21位钢铁及材料领域专家组成。

 

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教授主持,他首先对中国金属学会对外交流工作的历史进行了回顾,针对当前国际形势和行业发展特点,希望对外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继续为我国冶金及材料领域的对外学术交流做出贡献。国际部主任宋青教授主要针对学会工作总部2018-2019年度主办的国际会议、专题研讨会、双边学术交流、出访团组、会议网站建设以及2020-2024年度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总体思路及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与会委员就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进行了讨论,肯定了学会近年来在国际交流方面注重学术交流品质,发挥专家优势的做法。

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赵沛教授总结了此次会议的讨论内容,就如何提升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国际会议影响力、组织好在国内召开的世界范围内系列牌号会议、重视冶金及材料领域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加强为单位会员及我国冶金行业服务尤其是提高中青年会员的学术水平和对外交流能力等方面,达成如下共识。

一、继承中国金属学会对外学术交流的传统

1956年建会以来,中国金属学会历来都非常重视国际学术交流,是推动我国冶金、材料科学技术事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本届对外交流工作委员会将延续中国金属学会对外学术交流的传统,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严格把好会议学术交流质量关,延续中国金属学会一贯以来的严谨学术作风,不断提升会议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外语水平,帮助国内作者,尤其是来自国内钢铁企业的作者,制作出符合国际会议要求的PPT文件。

2. 重视中国金属学会个人会员的国际交流能力,促进行业的学术繁荣。

3. 学习借鉴国外兄弟学会的办会经验,规范会议的组织形式,对标在国外召开品牌会议的具体细节,例如:餐饮及茶歇,以期提高代表的参会体验。

4. 根据单位会员的需求,不断追踪国际系列学术会议的相关情况并及时在中国金属学会官方网站上做好会议信息的链接工作,鼓励并支持单位会员派出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在国外召开的国际系列学术会议,帮助我国科技人员走出国门,与国外同行面对面交流,提升中国钢铁工业的国际影响力。

5. 努力做到会议规模与学术交流相适应,不断提升中国金属学会国际学术会议的品牌影响力,扩大会议规模,促进国外同行与更多国内技术人员的交流合作。

6. 重视企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做到“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中国金属学会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在企业科技创新与发展中的作用。

7. 会议内容需要注重行业热点及前沿问题,聚焦中国冶金及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

二、提升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国际会议影响力

    针对我会会员单位和行业的需求,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会议的影响力和会员的学术交流能力:

1. 依靠对外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的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中国金属学会对外学术交流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2. 根据目前行业的发展形势,选取具有吸引力的热点主题,继续不断树立中国金属学会自己的品牌国际会议,例如:低合金高强度钢国际会议、可持续发展炼钢技术国际会议等。

3. 重视在华召开的国际品牌学术会议,做好国际品牌学术会议的延续性。

4. 加强双边学术交流,建议重视中印和中巴之间的双边交流。

5. 为保证国际学术交流的水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坚持国际会议英文文集正式出版,国际系列牌号会议按照国际惯例召开。

6. 支持青年学者参加国际会议,在保证会议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学生作者参会的注册费用,同时也建议会议内容与相关企业技术需求相结合,以得到企业的支持从而降低学生作者参会门槛,调动青年学者的积极性。

中国金属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对外交流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整理

2019.12.24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会议系统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