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钢铁年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9-10-18


分享到:0

     20191015-16第十二届中国钢铁年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中国钢铁年会是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两年一次的钢铁行业综合性大型学术盛会受到国内外钢铁同行的广泛关注1997年开始,22年来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本届年会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建设钢铁强国为主题围绕冶金与材料理论工艺产品应用及其绿色化智能化展开交流研讨冶金学科和钢铁行业发展方向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国务院新材料产业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院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何文波先生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年会名誉主席殷瑞钰院士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年会名誉主席翁宇庆院士国际标准化组织原主席中国检验检测创新联合体主席张晓刚先生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王一德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周国治院士谢建新院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卫院士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总经理胡望明先生日本制铁株式会社副社长井上昭彦(Akihiko INOUE)先生韩国金属和材料学会理事长金成俊(Sung-Joon KIM)先生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志凌先生东北大学校长赵继教授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崔丕江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及学会老领导等出席会议来自国内外钢铁冶金材料行业200余个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1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干勇院士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何文波致辞国际标准组织原主席中国检验检测创新联合体主席张晓刚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宝武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胡望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志凌分别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提出了中国钢铁工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建设钢铁强国的思考和建议日本制铁株式会社副社长井上昭彦(Akihiko INOUE),韩国金属和材料学会理事长金成俊(Sung-Joon KIM)介绍了日本制铁及韩国钢铁工业近年来技术发展尤其是绿色制造及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赵沛和东北大学校长赵继主持了上午的全体大会

 

    干勇理事长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国金属学会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肯定了我国钢铁工业7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指出科技创新是钢铁工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他表示综合来看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拥有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具备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和人才条件也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但我国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也面临环境资源能源品种质量成本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

    针对钢铁工业下一阶段的工作干勇院士强调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产品结构升级提高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推进高端钢材品种研发和产业化二是做好产能结构优化企业结构优化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的布局和调整三是大力发展适用于大冶金工业流程的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四是做好与资源能源和下游应用行业之间的联合布局协同耦合发展五是通过开展多方式国际合作做好国际矿产资源掌控布局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六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何文波书记在致辞中表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建起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钢铁生产体系全面满足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创造了世界钢铁发展史上的奇迹但距离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大差距转型升级仍在路上

    针对如何走好钢铁工业的未来发展之路何文波书记强调创新不易但别无选择”,现阶段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二是引导钢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夯实钢铁行业科技创新基础营造科技研发人员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的发展环境增强科技创新的发展后劲三是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共创共享的利益机制充分激发各方创新活力四是树立标准先行的发展理念坚持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不断完善钢铁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张晓刚做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和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的大会报告他指出高质量发展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第二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第三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第四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当前中国制造大而不强很多产业规模居烧结第一但大多属于低技术产业

    张晓刚认为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成功的标志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引领行业的科技创新二是引领行业的管理创新三是在全球行业规则制定中做主要贡献四是在承担全球社会责任中起引领作用标准化战略要纳入政府和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持续深入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活动在本领域本行业内争创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管理要建立面向国际的复合型标准化人才队伍保障政府和企业的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开展要加大标准执行的力度实现标准制定和标准执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胡望明做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大会报告他指出中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形势与新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二是超低排放对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提出新要求三是环保政策标准趋严历史问题成为中国钢铁企业新的环境风险四是能耗双控”、“控煤”、“减碳对中国钢铁企业的约束更加严峻五是工艺技术创新依然难以完全支持中国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需求六是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将是实现中国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根本保证

    胡望明介绍中国宝武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深度挖掘供应链效率和价值创新供应链服务产品构建价值共享的可持续发展钢铁生态圈他表示打造绿色智慧精品的高科技钢铁企业是中国宝武的战略选择围绕绿色智慧精品方向中国宝武将持之以恒开展技术创新引领钢铁行业技术进步

 

    田志凌在题为钢铁材料品种开发及其应用进展的大会报告中介绍近年来钢铁研究总院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重大工程对高性能先进钢铁材料的迫切需求积极开展了管线钢海洋与船舶用钢基础件用钢超高强度钢耐磨钢模具钢核电用耐蚀合金以及高铁车轮用钢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在管线钢方面通过对材料微观组织强韧化机制的研究发现了变形奥氏体的尺寸控制与DWTT性能的相关性为解决高强厚规格管线钢断裂韧性控制难题奠定了理论基础突破了高强厚规格管线钢的强韧塑匹配控制技术为新一代高性能管线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国内重点钢企合作开发出了厚规格管线钢经济型X80管线钢、X90/X100超高强度管线钢等高性能管线钢产品现已实现了批量稳定化生产同时开发出了深海管线钢低温管线钢抗大变形管线钢耐腐蚀管线钢连续油井管热轧钢带及连续油井管制管技术可膨胀管技术等已得到实验和应用

    在轴承钢氧含量与接触疲劳寿命关系方面发现基体组织和碳化物双细化可以大幅度提高疲劳寿命并通过开发出基体组织和碳化物双细化热处理技术将轴承钢的接触疲劳寿命提高到了原来的5在新型耐磨钢新型耐热钢研发方面都取得了很多新进展

在高铁车轮用钢方面提出中碳+Si-V合金化+超低氧+硫化物包裹氧化物新型高铁车轮强韧化技术

    目前国产高铁车轮D2的抗拉强度为950MPa断裂韧性为80MPa.m1/2较早期国产车轮的断裂韧性水平(60MPa.m1/2提高30%,强韧性匹配也优于进口欧洲的ER8车轮

 

    井上昭彦在大会报告中介绍了日本制铁株式会社的环境政策和二氧化碳减排技术日本制铁的主要环境政策包括绿色工艺绿色产品和绿色的解决方案及技术创新等。2014世界CO2的排放为324亿吨其中日本排放11.5亿吨日本钢铁工业排放1.73亿吨占比15%,2030财年排放要减少900万吨近年来通过增加在节能设备的投资实施SCOPE焦炉技术、COURSE50国家项目开展氢冶金技术研究CO2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金成俊介绍了韩国钢铁行业的情况、FINEX技术的发展历程钢铁智能工厂的发展高锰钢的研发应用以及电动汽车用无涂层超级铁素体不锈钢极板Poss470FC经过不断的研发创新,FINEX技术稳定可靠成本也具有竞争力智能工厂技术在浦项钢铁公司和现代钢铁公司工艺和产品中获得了广泛应用高锰钢在很多领域已经获得商业化应用免涂镀的超级铁素体不锈钢双极板也在电动汽车上获得商业化应用

 

    会议还举行了第九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颁奖典礼及中国金属学会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宣读了青年科技奖表彰决定表彰他们热爱祖国积极投身冶金科技事业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在从事冶金科研生产设计教学等方面成绩突出为推动我国冶金科技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万雪峰王存宇邢奕孙明月李花兵邹扬邹勇周小舟钟勇侯新梅袁良经韩鹏翟俊潘宏涛魏进超15位同志获得了第九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

    中国金属学会2004年设立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15年来共表彰了252位冶金材料领域奋发进取勇攀高峰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本次大会同时以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获奖者风采展板的形式展示了86位历届获奖的冶金青年科技工作者取得的主要成就

 

    干勇院士殷瑞钰院士翁宇庆院士为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颁发了奖杯和获奖证书

 

    1015日下午-1016会议分炼铁与原料炼钢与连铸轧制与热处理表面与涂镀金属材料深加工钢铁材料非晶合金粉末冶金冶金环保能源与资源利用材料表征与评价冶金设备与工程技术冶金自动化与智能化建筑诊治分会议等20个分会场,420位科技工作者将在会上展示其最新的科研成果与参会代表共同探讨钢铁工业新工艺新技术新进展新成果由于时间关系在会议交流的同时另有90篇论文以墙报形式展示科技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会议系统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