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5-16日,由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安徽工业大学承办的“第九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在安徽马鞍山成功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冶金新青年、筑梦新时代”。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干勇院士、常务副理事长赵沛、秘书长王新江,北京科技大学周国治院士、宝钢研究院副院长兼武汉分院院长毛新平院士,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张波,安徽工业大学校长魏先文,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苏世怀,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文秀、洪及鄙等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钢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80多家单位的300余人共同见证了本届青年学术年会的盛况。
15日上午,举行了青年学术年会主题报告会及冶金青年科技奖颁奖典礼。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薛庆斌主持,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赵沛、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波、安徽工业大学校长魏先文分别致辞。
干勇、周国治、毛新平三位院士作了大会主旨报告,同与会的冶金青年科技工作者们分享了他们对钢铁行业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和今后发展战略的思考。
干勇院士的报告题为《钢铁工业绿色发展战略》,他指出资源、能源、环境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瓶颈,分析了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内涵、体系和技术,介绍了我国钢铁工业绿色制造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他还介绍了氢能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在能源结构转型的过程中,突破氢能发展的管理瓶颈和关键技术势在必行。
周国治院士的报告题为《新时期冶金行业的机遇和挑战》,他结合中国科学院一项课题调研的成果,强调了选冶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了影响我国金属资源保障程度的不利因素,进而提出如何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并分析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面临的困难和可行的方案,并提出了政策引导上的建议和措施。
毛新平院士在题为《探索与创新——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三十年(1989-2018)》的报告中,全面回顾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技术和产品研制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目前薄板坯连铸连轧在无头轧制、薄规格产品生产、汽车用先进高强钢的开发与应用的最新进展,并对薄板坯连铸连轧的产品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大会举行了“第八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盛大颁奖典礼。中国金属学会秘书长王新江宣读了冶金青年科技奖表彰决定。干勇理事长、赵沛常务副理事长、王新江秘书长、周国治院士、毛新平院士、张波主任委员和魏先文校长为12位荣获冶金青年科技奖和20位荣获冶金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的优秀青年代表颁发了奖杯和奖牌。
徐匡迪院士为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题词,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冶金青年科技工作者要热爱祖国、热爱冶金科技事业,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共建年轻科技工作者之家,共圆钢铁科技强国梦。”
干勇理事长和魏先文校长为中国金属学会安徽工业大学学生会员活动站揭牌。
16日,本届青年学术年会围绕“炼铁与炼钢”、“材料与加工”、“装备与智能制造”、“节能与减排”进行了主题鲜明的研讨和交流活动,各个分会场的报告精彩纷呈,讨论热烈。同时,各分会场为参与本届青年学术年会宣讲的优秀论文作者颁发了优秀论文证书。
在本届青年学术年会期间,举办了“第三届冶金青年创新创意大赛”决赛。通过初赛选拔出来的16支队伍 ,经过近3小时的自我陈述、专家答辩等环节的激烈角逐,来自宝武集团的“大型水电工程用600~750MPa级高精度磁轭钢制造技术创新”、“环保型连铸坯底部毛刺高效在线清理装备”、鞍钢的“鞍钢涌动式微损扒渣系统开发及应用”3个项目以及来自东北大学的“纳米析出增韧2GPa热冲压钢的设计与开发”和安徽工业大学的“基于分流制粒的铁矿烧结过程NOx减排”2个项目分别获得企业组和高校组的特等奖;来自马钢的“推焦水封除尘技术优化与应用”项目获得最佳创新奖,宝武集团的“不锈钢无硝化酸洗技术”、“铁水高效预处理用系列喷枪技术”项目分别获得最佳应用奖和最佳表现奖。
会议同期召开了以“绿色高性能钢铁材料关键技术”为主题的中国科协第35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还召开了青年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和冶金固废资源利用分会工作会议。
本届青年学术年会,恰逢安徽工业大学六十周年校庆,学校师生为代表们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会议还组织代表们参观了马钢股份有限公司部分产线。
本届青年学术年会的各项会议和活动精彩纷呈,受到了与会青年冶金科技工作者们的欢迎,会议学术气氛浓郁,研讨热烈,代表们感觉很受启发、获益良多。
中国金属学会 学术工作部
2018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