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学会期刊工作会议暨2017-2018年度中国金属学会优秀期刊工作者表彰”会议在沈阳召开

              发布时间:2018-08-24


分享到:0

 由中国金属学会和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联合召开的“中国金属学会期刊工作会议暨2017-2018年度中国金属学会优秀期刊工作者表彰会议于2018813-14日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成功召开,有来自中国金属学会主管、主办、二级分会主办以及和冶金材料相关行业的期刊工作者共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生产技术部副主任袁伟霞主持,中国金属学会高怀副秘书长、金属研究所张哲峰副所长致欢迎词,金属研究所学报信息部黄春晓主任、中国金属学会生产技术与期刊部董鹏莉等出席会议。

金属研究所张哲峰副所长对金属所研发创新经验及发展展望做了详细介绍。他提到,金属研究所现已建设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国内一流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机构,是我国高性能材料研究与发展的重要基地。金属所已累计取得科技成果奖400余项,特别是2010年金属所名誉所长师昌绪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金属所编辑出版《金属学报》(中、英文版)、《材料科学与技术》(英文版)、《材料研究学报》(中文版)、《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等6种学术刊物,其中前三种都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充分肯定了三种期刊所取得成绩,并对学会对期刊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了《材料科学技术》编辑部、《金属学报》编辑部、《炼钢》编辑部做了经验介绍。《材料科学技术》编辑部主任罗东做了题为《提高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若干思考》的经验介绍,主要介绍了近两年《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影响因子迅速提高、影响力迅速扩大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制定发展目标,提出“三步走”发展计划,积极调动编委和编辑部多渠道、多方式大力宣传期刊和推送期刊,他还特别与大家分享了如何进行综述类约稿、组织特约专刊以及快速数字出版、虚拟期刊等方式提高期刊影响力和发布途径的方法。《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影响因子不断取得突破, SCI影响因子达到3.609,期刊影响力大大提升,成功入选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获得各项奖励1000多万元、获得中科院期刊综合实力排名第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前20强等一系列成绩,值得其他编辑部学习和借鉴。《金属学报》编辑部肖素红主要分享了近些年来被SCI收录的中文期刊以及连续三次全国百强期刊的《金属学报》编辑部如何在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期刊影响力方面的经验。《炼钢》编辑部刘刚主要总结了近两年来期刊工作的进步和发展以及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对各期刊编审工作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会议还举行了“2017-2018年度中国金属学会优秀期刊工作者表彰颁奖仪式,高怀副秘书长和张哲峰副所长分别为《中国冶金》编辑部魏来、《金属学报》编辑部李海兰、《材料科学技术》编辑部罗艳芬、《炼钢》编辑部刘洪华、《金属世界》编辑部闫芳芳颁发获奖证书,祝贺5位获奖者并感谢其在普通的岗位上所做出的奉献,并请各位获奖者分别就自己的工作跟大家谈谈体会,有的是成功的经验,有的是所遇到问题的探索。

与会代表就如何提高办刊质量、扩大期刊传播途径、提高期刊影响力展开了充分讨论,尤其对如何扩大稿源、邀约有影响力的稿件、提高期刊影响力的途径及应该注意的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对当前不同经营模式下期刊工作的管理和运营经验进行了讨论。

中国金属学会高怀副秘书长做了会议总结,对两年来各期刊编辑部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和表扬。中国金属学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期刊工作会,主要目的是加强学会对期刊工作的管理,同时为各期刊编辑部更深入的交流、学习搭建平台,希望各编辑部要认真贯彻国家新闻出版的政策要求,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要根据各个期刊办刊宗旨和自身特点,进一步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期刊质量;对于普遍反映的中文科技期刊优质稿源不足、稿源外流的问题,主要是目前国内科技评价机制导向问题所致,因此各个期刊要加强组稿、约稿工作,加强对前沿科技动态的追踪。同时,要深入研究现代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促进期刊数字化传播、发展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发挥期刊创新的引领性。最后,高怀副秘书长代表中国金属学会对各期刊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中国金属学会将继续支持科技期刊健康发展,加大学会所属科技期刊争取中国科技精品期刊工程的支持。

会后代表们参观了金属研究所科技创新成果展,对金属研究所过去几十年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国内国际的学术地位由衷地钦佩,再次对中科院金属所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生产技术与期刊部

2018-8-22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会议系统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