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集锦】创新协同,开拓进取——金属材料深加工分会场报道

       来源: 中国金属学会金属材料深加工分会        发布时间:2017-11-29


分享到:0

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于2017112122日在北京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次大会规模空前,有超过1500名钢铁界的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会。会议设19个分会场,其中金属材料深度加工分会负责承办了自2014年分会成立以来第二次设立的独立分会场的技术交流组织工作。金属材料深加工分会场共收录并发表论文40余篇,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技术交流,其中交流特邀报告6篇,技术报告11篇,并摆放了10篇墙报。

   1121日下午的会议由金属材料深度加工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科技大学唐荻教授和副主任委员、中钢集团郑州制品研究院毛海波院长主持。报告主要涵盖了棒线材的拉丝、板材的冷弯成形等深加工技术方向。会议特邀江苏法尔胜特钢制品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冯平先生作了题为《“绿色管带”用镀锌钢丝绳深加工技术研究》的报告,指出为了适应胶管、胶带开始朝着轻量化、节能化、环保化的发展趋势,需在胶管用钢丝绳轻量化方面开展研究,包括钢丝绳结构优化、原料替换、增加钢丝绳与橡胶粘合能力的新工艺开发等,开发的新产品成功实现62.5%的轻量化率。会议特邀吉林大学的刘化民教授发表了《冷弯型钢在板材深加工中的应用》的报告,着重介绍了车辆行业、集装箱行业和波纹钢板管涵行业用冷弯型钢代表产品。会议特邀上海宝钢型钢有限公司总工晏培杰博士在《轻量化功能化精密辊压型材技术和应用发展》的报告,强调冷弯型钢所属的制造行业要向服务制造行业转型,要为客户提供优化设计、制造和后续服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面对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在设计新的高强钢辊压生产线必须具备轻量化、功能化和模块化的特点。北京科技大学韩静涛教授发表了题为《创新引领需求,开拓培育市场》的报告中,重点介绍了冷弯型钢方面正在开发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此外,中国钢研科技集团钢铁研究总院李光瀛教授作了题为《新一代超高强度热成形钢的强塑化技术》的报告,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晋家春作了题为《热成形钢抗氢脆性能和冷弯性能研究》的报告,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钱健清作了题为《深冲钢板冲压开裂的实例分析》的报告,北京科技大学赵征志和徐梅分别作了《罩式退火工艺对超高强热成形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高强钢DP980激光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研究》的报告。唐荻教授在会议主持中总结,做好钢铁企业的产业链延伸,发展深加工技术,绝不是仅仅进入下游行业去参与竞争这么简单,真正要做好深加工这个“界面”产业,要发挥钢铁企业在材料及上游的优势,积极为客户服务,寻找技术和产业的增长点,拓宽现有产品,开发新的需求,结合不同用户领域的特点拓展材料深加工领域,有效避免同质竞争。

   1122日上午的会议由金属材料深度加工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科技大学韩静涛教授和宝钢金属公司科技部部长胡东辉主持。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毅受邀作了题为《钢结构行业发展报告》的特邀报告,报告中通过详实的数据,对比了国内不同规模,不同区域钢结构企业的产量、盈利能力、劳动生产率、创新能力、环保投入等方面的差异,对于钢结构消耗钢材的品种、强度等级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内容是参会的钢铁企业非常感兴趣的内容,最后还介绍了日本钢结构发展现状。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周志嵩博士的《钢帘线产业发展赋予上游企业的机遇与挑战》的特邀报告,从下游用户的角度出发,对比了国产帘线钢用盘条和国外同类产品在宏观力学性能、微观组织、偏析、夹杂物等方面的差异性及其对成品质量、生产成本的影响,向国内帘线钢生产企业提出了要求。北京新光凯乐汽车冷成型件股份有限公司李文奇的《冷成型工艺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的特邀报告,介绍了冷成型生产工艺特点,冷成型产品开发过程以及各种应用在汽车中的冷成型零件,最后也从下游用户角度对钢铁企业和钢材原料产品提出了要求。此外,会议报告还有:北京科技大学米振莉教授的《高性能超高强汽车用钢先进成型技术开发与应用》,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邢献强的《淬回火弹簧钢丝生产技术及发展趋势》,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张成的《高强韧镁合金挤压型材的研制及其在轨道交通上的应用》,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罗志俊的《非调质钢高强螺栓铁素体时效行为对性能的影响》,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侯海云的《钢铁企业智慧生态物流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本次钢铁年会金属材料深加工分会场以创新为主旋律,使钢铁产品的上游与下游用户有效协同,不断开拓新的理念和方向,为不同专业专家与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本次技术交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深加工涉及的行业和专业广泛,充分体现了深加工的“界面”行业特点,本次论文和分会场报告中涉及板、管、型等多种钢铁产品和有色金属产品,专业涉及冶金、材料、机械、物流、化学等多个学科;

2)创新力度大,本次交流不仅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还包括理念创新、模式创新,与会的人员都纷纷表示报告对自己的启迪很大;

3)下游深加工企业对国内钢铁企业从产品质量到标准、服务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希望我国的钢铁行业和制造行业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力争在全球化竞争中夺取优势地位。

 

(中国金属学会 金属材料深度加工分会)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会议系统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