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集锦】轧制及热处理分会场报道

              发布时间:2017-11-24


分享到:0

 11届中国钢铁年会轧制及热处理分会场交流会议于2017112122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经过专家评审,本届会议共录用轧钢及热处理专业领域论文218篇并编入论文集。论文涵盖扁平材、长型材、管材的工业生产、科研、工程等多方面;工序流程覆盖全面,涉及加热、热轧、冷轧、热处理等;研究内容广泛,包括钢材产品质量、新品种研发、高效热轧技术、控轧控冷技术、高精度冷轧技术、冷轧及平整过程表面质量改进与提高技术、在线热处理技术与装备、新的加热和冷却技术及装备、轧制过程智能制造、轧制算法等。因此会务组安排了分会场报告、墙报和文集三种交流形式。其中分会场报告交流在综合会场、板带冷轧技术、板带热轧技术、长材生产技术、热处理技术五个会场举行,来自宝武集团、鞍钢集团、首钢集团、河钢集团、马钢集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燕山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200余名专家、专业人员和学者参与了会议交流。

 

本次会议共有53名代表进行了会议宣讲,众多参会人员参与了技术交流,会场气氛热烈。在综合会场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副主任姜尚清和北京科技大学康永林教授主持,安排了7篇论文作为特邀报告。其中,王国栋院士的《轧钢技术发展趋势与创新重点建议》报告,内容涉及全流程一体化TMCP技术、极限规格板材先进热处理装备及工艺技术、热轧带钢免酸洗还原退火热镀锌工艺技术、中厚板平面形状控制、高精度冷轧板形控制与装备技术、冷轧板先进连续退火与涂镀技术、短流程Mini-Mill、薄带连铸Si钢工艺技术与装备、流程减量化、氧化物冶金技术、方坯连铸直接轧制、增材制造与复合材料、新材料研发的基本理念、制造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钢铁创新研发平台建设等多个热点方面,赢得了会议代表的赞扬。

 

北京科技大学康永林教授、天津钢管庄刚教授、宝武集团焦四海首席、东北大学刘振宇教授、燕山大学杜凤山教授、鞍钢集团王华部长分别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专家们从不同方面对目前国内外所关注的轧钢及热处理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学术观点。

 

 

本次会议论文宣讲人员精心准备PPT,参会人员积极发言,会议服务细致周到,最后交流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本次轧制及热处理分会场的技术交流,钢铁行业实现“绿色、智能战略转型”,材料开发减量化、低成本、高性能的绿色化新理念深入人心,同时与会代表也深刻了解了本领域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开拓了眼界,并对今后的科研、生产和工程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中国金属学会 轧钢分会)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会议系统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