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由中国金属学会和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
在10月21日上午举行的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以及第十八届上海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开幕式上,中国金属学会和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向全国钢铁企业共同发起《建设绿色钢铁倡议书》,联合倡议:一是牢固树立环保意识,二是切实加强污染防治,三是打造绿色产业链,四是自觉接受社会监 督。
参加会议的有关单位领导和代表一起来到《建设绿色钢铁倡议书》绿色展板前,庄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做出承诺。
图1为签名现场。
图2为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天义主持开幕式。
在10月21日下午举行的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上,中外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报告。
大会讲话摘编:
1、干勇(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产能严重过剩,钢铁工业形势严峻。低增长、低价格、高压力、低效益,成为中国钢铁工业新常态。工业互联网下钢铁工业生产流程绿色化和智能化是转型的主线。
2、埃德温·巴松Edwin BASSON(国际钢铁协会总干事):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重组是一直在延续并且不会停止的。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年时间,并且要历经很多个阶段。
3、栁川欽也Kinya YANAGAWA(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副社长):预计今后新日铁住金的市场扩大到 全球规模,而竞争更加激烈,将坚持谋求与社会共存;以合理的设备运转体制为基轴,努力降低制造成本;追求最理想的综合国内外生产及供应体制;通过工艺革 新、高功能产品的开发、综合解决方案的提案等先进技术来领先于世界市场,力争成为综合力世界No.1的钢铁厂家。
4、禹宗秀Jong-Soo WOO(韩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韩国材料和金属学会主席):目前,钢铁业处于春秋战国时代,钢铁市场处于冰河期,要通过革新带来增长和技术发展。过去,革新是从无到有的创造,未来,革新是对已有万物的携手再创造。
5、徐乐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互联网”正在为中国钢铁业的转型提供机遇和途径,可以预见,随着“互联网+钢铁”或者“钢铁+互联网”的深入推进,不仅将有效地促进钢铁企业的脱困和转 型,还将解决钢铁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低价恶性竞争、中间贸易商过多、利润率低等诸多问题,进而促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
6、彭兆丰(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对行业发展新趋势的现实选择,是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绿色经营的关键举措。
7、田志凌(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材料基因组、3D打印、互联网+等科技革命在改变着业态模式,我们要紧紧把握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的战略机遇,围绕市场需求重塑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能力。
8、张欣欣(北京科技大学校长、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钢铁工业转型升级需要创新驱动、两化融合、绿色钢铁、走向国际,因此必然需要国际化的创新人才。
9、马科斯·斯图尔特Marcos STUART(巴西矿冶公司技术总监):巴西是南美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影响其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进口能力及消费能力、国内增长疲缓、高通货膨胀及高成本、钢材价格压力、基础建设投资放缓等。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产品差异化、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降低钢材消耗、提高供应链价值、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德荣主持了上半场大会。
中国金属学会秘书长赵沛主持了下半场的大会。
在持续5个小时的大会中,会场气氛热烈,报告人还与现场代表互动,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除大会外,22日、23日,大会主办方还在宝钢人才开发院设置了16个分会场,有58场次、500人次论文发布,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钢铁工艺、产品、用户使用及通用技术等主题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