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冶金学家、教育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孔令坛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8月23日凌晨4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孔令坛先生,生于1932年2月18日,山东省济宁市人。195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冶金系,师从苏联专家,主修冶金工程。1955年研究生毕业,同年进入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炼铁教研室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主讲炼铁学课程并指导多名研究生,曾长期担任炼铁教研室主任和冶金系副主任。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孔令坛先生率先在我国研究和推广高碱度烧结矿,并在研究开发和推广球团矿新工艺等方面成绩卓著,其后致力于熔融还原新工艺的研发取得重大进展,这些工作为推动我国炼铁事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享受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的津贴。社会工作方面,孔令坛先生曾任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理事兼秘书长、炼铁原料学术委员会主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孔令坛先生以访问学者身份赴加拿大McMaster大学进修并从事研究工作;先后到欧、美、亚、非、澳等地的十余个国家的大学、钢铁公司和研究机构进行访问和讲学,取得良好的国际声誉。1993年以来,孔令坛先生曾任澳大利亚BHP公司顾问、中信国际合作公司顾问、武汉钢铁公司鄂城大型球团工程项目顾问、北京首钢国际技术工程有限公司顾问、山东莱芜钢铁公司顾问,并荣获“齐鲁学者”称号。他主持或参与编著了《生铁冶金学》、《炼铁学》、《铁矿石的造块理论与工艺》、《熔融还原》等教科书和专著,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孔令坛先生对党和人民忠诚,对待事业一丝不苟;一生潜心学术,严谨求实;为人师表,乐于助人;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于同事和朋友真诚、热情、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对待学生传道授业,循循善诱,无微不至;对于家人关心爱护,尽心尽力。孔令坛先生把一生贡献给党和人民的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事业,为学校和冶金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堪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孔令坛先生的逝世,是教育界、冶金科技界和我校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孔令坛先生!孔令坛先生千古!
孔令坛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 2016年8月25日上午 9时 在北医三院殡仪馆告别厅举行,请参加告别仪式的同志自行前往或于当天上午8时30分在北京科技大学南二门(校医院门前)乘车前往。
联系人:张百年老师 电话:010-62334914;13691040619
北京科技大学孔令坛先生治丧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