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理事、同志们: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会九届五次理事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本次会议主题鲜明、议程紧凑、务实高效。会议首先听取了赵沛秘书长的工作报告,总结了上次理事会议以来的工作,并安排了2014年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会议听取了屈秀丽司库2013年1-9月份的财务报告,我们看到学会总的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会后,学会总部的同志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把下一步的工作扎实做好。
在座的都是我们钢铁行业的专家,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速回落企稳,但钢铁行业的运行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全行业产能过剩达到2亿吨左右,即使市场出现若干需求增长的苗头,迅速即被已形成的产能和新增产能填满。钢铁市场价格低迷,钢铁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为5.4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为5.25%,而同期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有0.13%。另外,资金链、资源、能源与环境等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钢铁行业的困境并非无解,我们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来提升效益,通过调整结构来改变经营方式,力争使钢铁工业摆脱“高产能低效益”、微利或无利运行的艰难处境。
中国金属学会如何在钢铁工业应对挑战中发挥好服务全局的作用,这是摆在我们每位理事和全体学会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提出建议。借此机会,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学会的基本职能是服务,也就是中国科协提出的“三个服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中国金属学会作为冶金行业的科技性、学术性组织,要为冶金科技创新服务、为冶金科技工作者服务、为行业和政府服务,在服务中提升学会的自我发展能力。学会要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发挥学会优势,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十八大报告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立足点,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本所在。要充分发挥学会的优势,瞄准世界冶金科技发展前沿趋势,精心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帮助冶金科技工作者开阔视野,追踪科技前沿、交流创新成果、提升专业技能。一是要引导冶金科技工作者根据本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需求开展科研攻关,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努力降低原料、能源消耗,以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劳动生产率为学习和赶超的目标。二是推动“产学研”联合,支持和帮助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深入冶金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努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三是帮助企业引入海外智力资源。进一步加强与海外科技团体和科技专家联系,促成与企业联合开展专题国际学术交流、技术对接活动,为企业利用海外智力资源牵线搭桥。
第二、拓宽冶金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通道。举荐、表彰优秀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同行认可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做好国家科技奖励、两院院士候选人、光华奖等推荐、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推荐工作以及冶金科技奖、冶金青年科技奖的评审表彰工作。我们要大力培养掌握先进技术的科研骨干,发现和吸收崭露才华的研究生和大学生入会,帮助他们及早接触顶级课题和科学大师,为他们在人生创造力最旺盛的黄金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在今年6月份的常务理事会议上,我提出了“要提携年轻科技工作者,吸收年轻科技人员和研究生、大学生入会”的问题,得到了学会同志们的相应,在开展现有会员资料入会员库的同时,发展了一批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在校研究生入会。我认为应该坚持下去,把工作做实做细,不断发现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入会。
第三、抓住重点,聚焦政府职能转移等重点工作。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和举措,为我们学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提供了良好机遇。我们应主动承担更多政府转移出的科技奖励、成果评价、人才评价、科技评估、专业技术资格认证、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科技咨询等社会化服务职能,开展重大技术路线的论证、科研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项目指南编制工作、项目中期检查、项目后评估等工作,进一步拓展学会发展领域和空间,着力提升学会服务社会和政府的能力。比如,近年来非公企业等新经济组织中科技工作者普遍面临的职称评定问题,我们学会是否可以主动承担起这一工作,这需要研究并与有关部门沟通。
第四、积极探索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新渠道,把学会建成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科技组织。一是支持我国冶金科技工作者参与重大国际科学研究计划,举荐我国冶金专家进入国际科技组织担任重要职务,努力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二是争取国际上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到中国来召开,并鼓励和支持企业科技工作者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等交流活动,及时掌握前沿技术动向。三是进一步提升我会主办的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我会主办的《材料科学技术》(英文)和《金属学报》(英文)获得中国科协的奖励,我会主办的其它期刊也应当不断努力,全面推动科技期刊质量提升。
第五、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中国金属学会是中国科协45家能力提升重点示范学会之一,我们要珍惜荣誉,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中国科技社团发展。首先要进一步夯实学会组织基础,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社会公信力和会员凝聚力。其次是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优势,组织网络会议、网络论坛、远程教育等,利用互联网为会员和冶金科技工作者提供国际前沿技术、科研方向和关键共性技术,提高服务效果,降低企业人员参加学会活动的成本。同时还要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专兼职工作队伍,在服务中不断创新、增强学会自身发展的能力。
最后,希望全体理事共同努力,把我们学会打造成为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服务成效显著、内部管理规范、会员满意的优秀学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