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07-29


分享到:0

2021715-16日,由中国金属学会能源与热工分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本届年会由东北大学和安徽工业大学承办,中国宝武马钢集团和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协办,年会主题为“节能减碳,推动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能源与热工分会主任委员、东北大学冶金学院副院长杜涛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对参会嘉宾和代表表达了诚挚的欢迎与感谢。

 

安徽工业大学魏先文校长代表承办和协办单位致欢迎辞,对年会的筹备情况作了介绍,并对各位参会嘉宾来到马鞍山表示热烈欢迎。

 

中国金属学会学术工作部丁波主任代表金属学会致辞,对能源与热工分会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对第十一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来自全国钢铁企业、科研院所、设备厂商等63家相关单位的300余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共录用学术论文126篇,特邀学术报告14人次,分会场学术报告和交流合计51人次。与会代表围绕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业炉窑热工理论与装备、余热余能回收与工艺优化、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等多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针对中国钢铁行业能源与热工领域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共同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效、低碳、智能、环保的能源与热工理论和技术,切实为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殷瑞钰院士作了题为《钢铁产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的大会主旨报告。殷瑞钰院士分享了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认识,分析了1991-2018年中国钢铁行业CO2排放现状,提出了中国钢铁工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独到见解,并具有建设性地指出了削减粗钢产出总量、发展全废钢电炉短流程钢厂是中国钢铁工业实现碳中和的两大抓手。大会主旨报告由杜涛教授主持。

 

北京科技大学王立教授、昆明理工大学校长王华教授、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功多董事长共同主持了大会报告。

马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毅以《绿动马钢 智享未来—马钢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作了大会报告。丁毅董事长结合马钢集团近年来的发展现状和取得的突破性进展,鲜明地提出了企业如何实现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的低碳绿色发展模式。丁毅董事长提出了以长江大保护为要务的生态治理、以“三治”为重点的环保措施升级、以环保动态管控为核心的智慧平台建设、以“四化”为衡量的生态颜值提升等要旨,为企业智慧制造注入强功能,从而使马钢集团顺势而上迈向新征程。

 

北京科技大学原校长张欣欣教授以《碳中和愿景下钢铁产业节能减碳协同创新》为题作了大会报告。张欣欣教授介绍了钢铁企业七大发展现状以及其面临的挑战。通过分析钢铁行业碳减排现状,指出钢铁行业存在CO2减排任务艰巨、减排时间紧迫、重点工序和用能方法减排压力大等问题,就我国钢铁行业碳减排技术发展路径和六大低碳冶金技术做了详细介绍。

 

昆明理工大学校长王华教授以《制氢技术研究进展》为题作了大会报告。王华校长解读了氢能发展现状和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技术路线图,介绍了主要制氢工艺,指出发展氢能技术及构建氢能社会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解决方案。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副院长杜涛教授以《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为题作了大会报告。杜涛教授从源头能源替代、过程系统节能与能效提升、末端碳捕集与利用三个方面阐述了钢铁工业减碳思路,指出氢冶金、炼铁系统㶲损优化、CCU等相关方向是钢铁行业减碳的关键技术,介绍了碳核算及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标准和规范。

 

上海优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傅源以《人工智能节能降碳》为题作了大会报告。傅源董事长介绍了钢铁行业能源管理数字孪生框架并进行了实例论证,对能源输入、能源转换及能源储存、能源传输和能源使用等重点节能降碳方向进行了介绍。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肖睿教授以《碳中和背景下的生物质热解利用新技术新模式》为题作了大会报告。肖睿教授指出了生物质热解是实现生物质利用的重要技术,介绍了热解技术的环保效应现有瓶颈及挑战,阐述了研发的双螺旋热解分解器、车载式热解分解器等先进热解工艺,分析了热解技术相关的廉价、高效催化剂与载氧体,介绍了农业秸秆热解-焦炭原位活化新技术。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李宝宽教授以《基于冶炼工艺优化要求的矿热炉设计研究》为题作了大会报告。李宝宽教授立足于冶炼工艺矿热炉设计研究的具体工艺,运用数值模拟和实验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铬铁球团冶炼工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建立了交流和直流矿热炉冶炼模型和直流矿热炉冶炼模型,最终得到了矿热炉最佳的冶炼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王立教授以《碳中和与钢铁工业储能》为题作了大会报告。王立教授介绍了中国能源与碳排放现状和目标,指出储能技术是促进新能源消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手段,详细介绍了分布式规模化储能技术ASU-LAES的工艺流程、系统概述、运行方案、技术可行性分析和减排效果等。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陈光教授以《钢铁全流程多工序动态协同运行优化技术》为题作了大会报告。陈光教授指出了我国钢铁行业大而不强、总体竞争力弱、生产效率和效益与世界钢铁强企差距大的现状,分析了钢铁行业物质流与能量流的耦合研究的难点和科学问题,介绍了全流程物质流与能量流网络化双驱动精确建模与动态仿真和多场景模式下复杂能源系统多介质协同优化的研究思路。

 

罗兰贝格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执行总监施国建以《碳中和背景下钢铁企业的创效机会》为题作了大会报告。施国建总监介绍了碳足迹盘查、碳成本分析、对标定位、降碳举措设计及落地并延伸至碳资产管理及交易的综合性碳咨询服务,结合案例分析说明了钢铁行业能源管理中的巨大潜力。

 

林德(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应用经理迟建宙以《林德在钢铁领域低碳和氢能源的技术应用》为题作了大会报告。迟建宙经理从能源利用的大背景入手,着重介绍了非高炉炼铁气基炉,目前中国钢铁企业在氢气应用方面展开的行动,提出了氢冶金的目标蓝图,展示了林德在钢铁冶金制造过程中的部分应用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热能系主任姜泽毅教授以《基于过程强化和能源替代的工业炉窑低碳工艺探索》为题作了大会报告。姜泽毅教授介绍了工业炉窑的概况,指出了高能效、低排放、智能型的绿色炉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工业炉窑低碳新工艺的工作流程、原理机制、实验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并对新工艺过程强化、能源替代、低碳效果做了重点分析和总结。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郑忠教授以《钢铁企业能源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协同与煤气-蒸汽-电力的调度优化》为题作了大会报告。郑忠教授介绍了钢铁企业物质流能量流协同的内涵,分析了钢铁企业能源管控现状与发展趋势,展示了考虑锅炉负荷效率的钢铁企业煤气-蒸汽-电力转化优化,指出能源系统的整体运行优化与能源管控系统优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钱付平教授和陈光教授共同主持了分会场A。来自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武钢有限技术中心、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单位的17名专家学者分享了炉窑热工领域的最近进展。

 

武汉科技大学戴方钦教授和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马光宇所长共同主持了分会场B。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东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单位的17名专家学者围绕能源系统优化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了学术交流。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志强教授和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郑忠教授共同主持了分会场C。来自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东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单位的17名专家学者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

 

在会议协办单位中国宝武马钢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约100名代表参观了马钢冷轧智控中心、特钢展览馆、特钢棒生产线、马钢展示馆和运营管控中心,了解了马钢集团历史沿革、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取得的业绩成就、重点产品、生产工艺、五部合一及智慧制造相关工作。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会议系统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