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日,中国金属学会在常州主持召开了由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大学共同完成的《PMO-EMS组合调控高均质化矩形坯连铸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会。
项目针对特钢连铸生产过程中中心缩孔、等轴晶率低、组织不均匀、连铸拉速低、产品性能不均匀等问题,从提高连铸坯均质化的角度入手,使用脉冲磁致振荡(简称PMO)促进形核和电磁搅拌(简称EMS)强制对流作用,利用EMS将PMO作用产生的等轴晶核均匀分布于矩形坯液芯中,从而大幅度提高了铸坯均质化效果及其稳定性。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干勇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赵沛等9位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会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的技术研究报告,审阅了相关技术材料,并到中天钢铁公司项目技术应用现场进行了考察。认为该项目的主要创新点为:(1)将PMO线圈安装于矩形坯足辊下方,利用磁致过冷效应,促进固液界面形核;(2)在PMO线圈下方,通过优化EMS位置,利用其搅拌作用,将晶核均匀分布于铸坯液芯中,防止晶核集中堆积于铸坯外弧,从而提高铸坯组织和成分分布对称性。
项目技术在江苏省科技转化项目《高品质轴承钢、齿轮钢等特殊钢的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下,在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工业化应用,显著提高了铸坯均质化水平,典型产品轴承钢、齿轮钢和高碳工具钢等220×260矩形坯的等轴晶率分别提高40%、108%和95%,铸坯中心碳偏析指数低于1.05。该技术装备稳定可靠,对小批量多钢种的特钢连铸生产适应性强、效果稳定。同时,项目技术能耗低于常规末端电磁搅拌,属于绿色节能的凝固均质化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评价委员会认为该技术属于国际首创,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们建议项目组进一步深化PMO对铸坯凝固过程作用的机理研究,并加快该技术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