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冶金科技活动周——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在福建三钢成功举办

作者:综合部              发布时间:2016-05-27


分享到:0

 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福建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2016全国冶金科技活动周——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于201652225日在福建三明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创新引领,共享发展”为主题,针对企业生产和科技创新需求,组织知名院士、专家等9人专家团赴基层开展一系列冶金科学技术普及宣传活动,包括主题报告会,技术咨询交流,企业调研,冶金科技成果展览,网上科普展览,赠送科技、科普书籍300余册等,活动使千余名企业科技工作人员受益,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

2016全国冶金科技活动周——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开幕式于23日在福建三钢信息中心举行。学会理事长干勇院士、常务副理事长王天义、顾问洪及鄙、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温燕明、兴澄特钢顾问汤清华、钢铁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刘浏、中国钢研集团炼铁技术中心主任沙永志、东北大学教授吴迪、中冶京诚首席电气专家孙铁山等受邀出席了活动。福建三钢(集团)董事长黎立璋在开幕式上致辞,总经理曾兴富主持。公司领导陈冠群、卢芳颖、陈伯瑜等以及三钢各技术部门主管领导、技术骨干、科技工作者等近300人参加了开幕式及主题报告会。

干勇理事长在主题报告会上作了“《中国制造2025》框架下钢铁技术创新与产业模式”的报告。他表示,在《中国制造2025》框架和工业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钢铁工业应考虑搭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平台经济体,实现转型发展;应重点开发低成本、洁净化的新一代产品大纲;钢铁工业在注重物质流的同时,应加强能量流、信息流的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为国家“化解产能过剩、实现脱困发展”贡献力量。

王天义常务副理事长作了《推广应用新技术、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专题报告。报告对中国金属学会组织筛选的包括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综合节能环保等6个工序共22项关键共性技术进行了解读,详细介绍了每一项技术的技术提供方、优势、业绩厂以及存在的问题、不足等,供企业参考。

活动期间,专家团队实地调研三钢的焦化厂、烧结厂、炼铁厂、炼钢厂、精品棒材厂、中板厂及能源管控中心等,了解生产情况和技术指标,对三钢的现场管理、节能减排、文明生产、技术创新及新技术应用等予以高度肯定。

根据调研情况,专家分成炼铁、炼钢、轧钢、能源环保及焦化、动力4个组,并于24日上午与三钢领导、技术人员进行了分组座谈交流。针对各工序技术人员提出的技术难题、生产中的疑难杂症,专家们给予一一解答、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部分专家与企业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最后,专家团队综合各组交流情况,提出了3点希望:1.希望三钢加强系统优化建设,从公司全局的角度整体考量如何改善公司运营状况、提高生产技术指标;2.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寻找新的项目增长点;3.根据三钢特殊的地域特点,既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又要重视节能环保工作,改善环保指标。

本次科技周活动同期在三钢俱乐部大厅举办了冶金科技成果展览,干勇院士及专家团队与三钢科技人员一起参观了展览。展板集中展示了近几年来我国钢铁工业科技创新成果,内容包括冶金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10余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反映行业科技创新的重大进步和最高水平的122015年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科技成果。

此外,学会向三钢组织发放了《2011-2020年中钢铁工业科学与技术发展指南附录》,《钢铁年会文集》,《魅力钢铁》、《炫丽钢铁》、《魅力钢铁》科普丛书,《实用TRIZ技术创新方法研究与实践》,《40条发明创造原理及其应用》等图书300余册。 

本次科技周活动形式多样,服务内容具体务实,推动了福建三钢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步伐,展现了中国金属学会作为行业科技组织、作为冶金科技工作之家所做的努力和应尽的责任。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支付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