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召开“热轧钢铁材料基于超快速冷却的新一代TMCP装备及工艺技术”研讨会的通知

作者:学术部              发布时间:2012-06-05


分享到:0

 ↑
中 国 金 属 学 会 ↑↑↑ ↑
 ↑↑ ↑

金字↑↑[2012] 54↑↑↑号↑↑ ↑↑↑  ↑


↑ ↑

关于召开“热轧钢铁材料基于超快速冷却的新一代TMCP装备及工艺技术”研讨会的通知↑↑↑ ↑

各有关单位:↑↑↑ ↑
在钢铁行业资源、能源与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尤其是成本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大力开发资源节约型钢铁材料生产共性关键技术,积极发展节约型高性能钢材品种,减少对合金元素的过度依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使有限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是我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也是当前形势下钢铁企业低成本开发生产高性能钢铁材料的迫切需求。↑↑ ↑
近年来,基于超快速冷却的新一代TMCP(控轧控冷)技术是钢铁行业轧钢领域质量工艺控制的新技术,相继被列为工信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钢铁产业五项关键共性技术之一,《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和任务以及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创新和工艺技术改造重点内容,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钢铁产业鼓励类政策之一。该技术可推广应用至中厚板、热连轧、棒线材、H型钢、钢管等90%以上的热轧钢材领域。通过实施基于超快速冷却的新一代TMCP技术,可实现在保持或提高材料塑韧性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80%以上的热轧钢铁材料产品强度指标提高100~200MPa以上,或钢材主要合金元素用量节省20~30%以上。生产实践表明,吨钢成本平均可节约80~100元及至以上,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
为更好的推进基于超快速冷却的新一代TMCP装备及工艺技术应用,全面落实国家和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更好地交流总结经验,促进我国轧制生产工艺技术进步,↑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的“热轧钢铁材料基于超快速冷却的新一代TMCP装备及工艺技术研讨会”↑拟于2012年7月9-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推广用好超快速冷却技术、实现低成本高性能热轧钢铁材料开发与生产,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
会议将由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国栋院士等专家做主题报告,邀请中厚板、热连轧、长材等有代表性的用户分别介绍其应用情况。大会报告后,与会代表可与东北大学该项目科研工作团队及相关企业围绕超快速冷却技术与装备、新一代TMCP工艺理论与工业应用等方面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 ↑
欢迎各有关单位轧钢厂长、总工和有关技术人员积极参会。↑↑ ↑
 ↑↑ ↑
一、会议日程↑↑↑ ↑
2012↑↑年↑↑7↑↑月↑↑10↑↑日↑↑(星期二)上午大会报告:↑↑ ↑
1↑↑、新一代↑↑TMCP↑↑工艺技术理论及概况↑↑----------↑↑东北大学↑↑王国栋↑↑院士↑↑ ↑
2↑↑、新一代↑↑TMCP↑↑工艺技术↑↑技术诀窍、投资分析、效益分析、与国外对比分析等↑↑----------↑↑东北大学↑↑ ↑↑吴迪、王昭东、赵宪明教授↑↑ ↑
3↑↑、新一代↑↑TMCP↑↑工艺技术在↑↑中厚板生产中的应用↑↑----------↑↑鞍钢、首秦、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
4↑↑、↑↑新一代↑↑TMCP↑↑工艺技术在↑↑热连轧生产中的应用↑↑----------↑↑涟钢、攀钢、首钢京唐钢铁公司↑↑ ↑
5↑↑、↑↑新一代↑↑TMCP↑↑工艺技术在↑↑长材生产中的应用↑↑----------↑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马钢↑↑ ↑
7↑↑月↑↑10↑↑日↑↑下午↑↑ ↑↑讨论↑↑     ↑↑ ↑
 ↑↑ ↑
二、会议注册费↑↑↑ ↑
1↑↑、中国金属学会单位会员,会务费每人↑↑800↑↑元。↑↑ ↑
2↑↑、非中国金属学会单位会员,会务费每人↑↑1300↑↑元。↑↑ ↑
三、住宿↑↑↑ ↑
 ↑↑会议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酒店房费:标准间↑↑420↑↑元↑↑/↑↑间↑↑.↑↑夜。食宿费用自理。↑↑ ↑
四、会议报到时间和地点↑↑↑ ↑
1↑↑、报到时间:↑↑2012↑↑年↑↑7↑↑月↑↑9↑↑日↑↑(星期一)↑↑9:00~22:00↑↑ ↑
2↑↑、报到地点:中国科技会堂一层大堂↑↑ ↑
酒店地址:↑↑北京复兴路3号↑↑(详细方位示意图及交通路线请见附件↑↑2↑↑)↑↑ ↑
 ↑ ↑
五、会议有关事项↑↑↑ ↑
1↑↑、为早日落实参会人员名单,安排好代表们的食宿,会前汇总代表名册等工作,请参加会议的代表务必于↑↑2012↑↑年6月29日↑↑前将↑↑“参会回执表”(见附件↑↑1↑↑)传真或电子邮件发到中国金属学会↑↑会议联系人处。↑↑ ↑
2↑↑、↑↑联系人:中国金属学会 刘长新  崔 淼 ↑  ↑↑↑ ↑
电话:(010)65126576,(010)65133322-1618,传真:(010)65124122,电子信箱:↑lcx↑@↑csm.o↑rg.cn↑↑↑↑↑↑ ↑
         ↑↑东北大学↑      ↑张颖↑   ↑↑↑ ↑
电话:(024)83687220,电子邮箱:↑cral@mail.neu.edu.cn↑↑↑↑ ↑
3↑↑、返程票:代表报到时,及时进行登记,酒店可代办。↑↑ ↑
4↑↑、会议未安排接送站,请代表们自行前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