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通辽、乌海等地将承接钢铁产能4000万吨-5000万吨,内蒙古发力冶金产业!

       来源: 中国钢铁新闻网 中国冶金报社        发布时间:2020-01-10


分享到:0

17日,内蒙古工信厅发布《内蒙古自治区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称,到2022年冶金产业产值达到4200亿元左右。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小编将《方案》中涉及冶金行业的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从《方案》中获悉,到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传统制造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左右,钢铁、铁合金、电石、电解铝等重点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2019年平均下降1.5%左右。

二、重点任务(冶金)

提升钢铁、有色金属技术装备水平、延伸加工能力,丰富终端产品种类,推动“煤电冶加”、“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发展,到2022年冶金产业产值达到4200亿元左右。

钢铁。支持赤峰、通辽、乌海等地区通过产能置换承接先进钢铁产业转移,钢铁产能控制在4000万吨-5000万吨。推动现有钢铁企业改造升级、开发新品,发展重轨型材、钢结构建筑型材、高端板材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铁合金。严格控制新增铁合金产能,通过减量或等量置换,推动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乌海等地区矿热炉容量2.5万千伏安以下铁合金企业改造升级,改造后锰硅合金、高碳锰铁、高碳铬铁矿热炉容量不低于3万千伏安,采用全封闭炉型,配套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有色金属。围绕准格尔地区高铝煤炭资源(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通过产能置换重点在包头、鄂尔多斯、通辽建设300万吨左右电解铝项目,配套布局一批铝型材、铝板(带、箔)、铝合金等项目,到2022年电解铝产能控制在1000万吨左右,铝后加工产能达到700万吨。支持赤峰铜冶炼加工企业搬迁改造、扩能升级,打造蒙东百万吨铜冶炼基地;依托进口铜矿资源,在巴彦淖尔、包头集中布局铜冶炼加工项目,打造蒙西百万吨铜冶炼基地。围绕蒙东蒙西两大铜冶炼基地,配套布局一批铜导线、铜杆、铜合金等延伸加工项目。

三、推进举措(冶金)

(一)实施延链补链专项行动。力争三年内培育形成2条产值千亿元、3条超500亿元和3条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链,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集聚区),进一步增强国家重要的新型化工、有色金属生产加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竞争力。

-铝后加工产业链。新增铝后加工产能200万吨,铝-铝后加工产业链产值达到1000亿元。

-精深加工产业链。新增铜精深加工产能30万吨,铜精深加工产业链产值达到500亿元。

(二)实施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推进质量强区建设,支持企业对标先进,增加中高端工业产品供给,到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导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率达到90%以上。

钢铁,推动钢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产能合作等形式改造升级生产设备,新(改、扩)建高炉、转炉、电炉分别达到1200立方米、120吨、100吨及以上,烧结工序能耗低于45千克标煤/吨、球团工序低于15千克标煤/吨、高炉工序低于361千克标煤/吨、转炉工序低于-30千克标煤/吨。

铁合金,新建或技改工业硅、锰硅合金、高碳锰铁、高碳铬铁、镍铁矿热炉容量不低于3万千伏安,锰硅合金、高碳锰铁、高碳铬铁必须采用全封闭型矿热炉,鼓励镍铁采用全密闭矿热炉,配套矿热炉尾气、余热综合利用设备。硅铁单位产品冶炼电耗低于8050千瓦时/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低于1770千克标煤/吨;电炉高碳锰铁电耗低于2100千瓦时/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低于610千克标煤/吨;锰硅合金电耗低于3800千瓦时/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低于860千克标煤/吨;高碳铬铁单位产品冶炼电耗低于2650千瓦时/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低于710千克标煤/吨;硅铁单位产品焦炭消耗低于1280千克/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低于800千克标煤/吨。

(三)实施数字化改造专项行动。引导扶持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模式,推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领域关键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生产、组织、服务模式。

支持危险化学品、电石、铁合金、电解铝等高危、高强度劳动行业开展“机器换人”。

鼓励面向企业、区域和行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力争三年内在煤化工、钢铁、铝、汽车制造、乳品加工等行业培育建设一批区域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四)实施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引导制造业企业以产需互动和价值增值为导向,从单纯制造产品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不断推动制造业向研发和服务两端延展。

鼓励钢铁、有色、化工、建材、医药等行业面向下游,开展集中采购、供应商管理库存、零库存管理等供应与库存管理服务。

(五)实施过境资源落地加工转化专项行动。

在二连浩特布局进口铁矿石产品加工项目,到2022年,矿产品加工能力达到500万吨,进口矿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

在巴彦淖尔布局进口矿产资源加工项目,鼓励发展铁矿石、铜矿石初加工产业,到2022年铁矿石、铜矿石加工能力分别提高到400万吨、30万吨,铜冶炼能力达到35万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二)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三)强化节能减排约束。

(四)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五)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支付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