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会呼吸”的钢厂 ——山西建邦集团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上)

       来源: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9-14


分享到:0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要求日益趋严,中国钢铁行业的环保标准也不断提高。对于钢铁企业而言,环保是社会责任,也是生存底线。当前,面对资源和环境两大强约束,我国钢铁企业积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不少企业取得了优异的环保成绩,山西建邦集团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本报将分上下两篇刊发山西建邦集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报道以飨读者,今天刊发上篇《一座“会呼吸”的钢厂》。

本报记者 刘加军 李倩 实习生 常语宁

“其实,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是我们自己:干部职工在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空气清新的环境里工作,身心健康、精神愉悦,工作向心力更强了、积极性也更高了,企业效率和效益也因此大大提升。”8月27日,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建邦集团)总经理张锐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该集团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多年来,建邦集团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安全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之路,稳步推进“森林中的钢铁企业”建设,成效显著。

走进厂区,但见林木葱郁,杂花生树,鸟飞蝶舞,清泉吐珠,这是一座“会呼吸”的钢厂。该集团下属铸造公司被首批认定为铸造行业环保绩效评级A类企业,下属通才公司已经成为环保B类企业并正在申报环保A类企业。

采访前,《中国冶金报》记者受评委会委托,将2021年度“绿色发展标杆企业”的金色匾牌授给了张锐,这是钢铁行业环保方面的最高荣誉之一。

“硬件”投入——

没有捷径可走

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的环保标准不断提高,达标排放—特别排放限值—超低排放—环保绩效A类企业,给企业的环保改造带来巨大的考验。

对此,张锐认为:“进行环境治理,硬件投入必须到位,没有捷径可走。”根据环保要求变化,建邦集团先后经过开展提标改造、深度治理、超低排放改造、环保创A等一系列环境治理工作,厂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邦集团先后投资35亿元于2016年~2017年开展提标改造、2018年进行深度治理改造、2019年实施超低排放改造、2020年开展环保创A工作,平均吨钢环保投资高达700元。”张锐介绍。

有组织排放治理,建邦集团“比‘超低’更超低”。

近年来,建邦集团先后完成了“GGH(烟气换热器)+中温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工艺360平方米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球团竖炉烟气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改造,烧结机选择性废烟气再循环系统改造,高炉矿槽、出铁场除尘超净排放滤筒改造,炼钢转炉二次、三次烟气除尘系统升级改造等几十项环保技改工程。

“硬件提升改造后,我们的烧结、球团、炼铁、炼钢以及其他工序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均大幅优于超低排放限值,多项指标处于全国同类型企业一流水平。”该集团生态环境处处长闫根秀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当日,通过实时显示排放数据的智能管控平台,《中国冶金报》记者看到,烧结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出口颗粒物排放浓度为0.8毫克/立方米(超低排放标准为1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3.5毫克/立方米(超低排放标准为35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35毫克/立方米(超低排放标准为50毫克/立方米),远优于超低排放标准。

“我们所有的在线排放监测数据都接入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系统,实时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该集团安环部负责人介绍。

众所周知,无组织排放治理是钢铁企业超低排放的共性难题,主要存在于物料存储、物料输送、厂区道路环境中,具有源头分散、数量众多、排放随机等特点,难以实现有效的系统治理和管控。

“在无组织排放治理方面,建邦逐一对生产线、皮带通廊等环节建立清单,采取管、控、治一体化措施,不外排外泄一丝一毫一厘。”张锐介绍。

建邦对综合料场、焦炭料厂、钢渣料场等7个料场实施全封闭管理,封闭面积达30万平方米。其中,该集团建成的15万平方米综合智能封闭料场,在料场入口加装雾帘、料场内安装鹰眼和高效射雾器。

“鹰眼用于监控料场。一旦料场内的颗粒物超过设定值,我们的30微米粒径高效射雾器就会自动启动,进行360度无死角射雾抑尘,绝对不超标。”该集团料场工作人员介绍。

据介绍,在封闭料场,共有5道关口确保无尘外溢:一是车辆进与出全部清洗,确保出入无扬尘;二是料场入口有雾帘,用水雾阻挡颗粒物飞出;三是鹰眼24小时监控无死角,及时发现起尘点;四是料场内雾炮随时启动抑尘;五是料场全封闭。

同时,该集团建设物料输送全密闭通廊,进行负压收尘和高效干雾抑尘治理;对出铁场和出铁口进行全封闭改造;对炼钢车间进行全封闭改造,并加装屋顶罩,采用高效覆膜袋式工艺除尘;对烧结机机尾、转炉、轧机等高温产尘点进行“全密闭+负压收尘+滤筒及高效覆膜袋式除尘”技术升级改造。

“经过一系列改造,我们真正实现了‘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运料不见料、出铁不见铁’。”张锐说。

在清洁运输方面,该集团自2019年开始陆续投资2亿余元用于置换内部非道路移动机械、运输车辆,全部置换后通过山西省临汾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并完成了全部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编码登记工作。在外部车辆管控方面,该集团严格按照超低排放要求,严禁排放不达标车辆进厂,于2020年7月份安装门禁系统,在每个物料出入口安装高清视频监控和车辆识别系统,并安装洗车机用于清洗车辆。

“下一步,我们计划建立直通综合料场内部铁路,实现厂区内部用料铁路运输;购买50辆电动车,用于150公里范围内辅料运输。”该集团副总经理张玺成说。

“现在的建邦,不但花草树木上看不见灰,而且环保部门的人来了戴着白手套摸,无论是扶手还是操作室,手套仍然还是白的。”张锐介绍。

“软件”提升——一切为环保让路

一家企业,环保硬件是实现超低排放的基础,但是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管理水平的提升,才是灵魂,是长久之计、百年之计。

“‘硬件’跟上了,‘软件’跟不上,环境治理工作一样做不好。”张锐表示。为此,建邦设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

在环保管理方面,建邦实行了多种管理办法,制订了多项措施,确保环保管理无漏点。比如,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树立准确的环保管理观念,设立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和体系,从而实现降低和治理企业污染;推行清洁生产,实现企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企业的环保宣传工作;规范企业的环保管理工作,强化企业的污染源治理等。发展和保护的平衡协调发展,是所有企业努力达到的目标。

“环保设施管理和主体设施管理同样重要。在一定程度上,环保设施管理的地位要高于主体设施管理。”张锐强调,“一切为环保让路。宁可停主体生产设施,也要保证环保设施正常运转。”

一是领导层重视,成立了以总经理为主任的环境保护委员会。建邦地处汾渭平原,环保标准要求更高。为此,建邦环境保护委员会每年根据国家政策和临汾市要求动态调整环保管理制度,并发布环境治理措施,要求各部门严格执行。

“环境保护委员会是权力部门,拥有处罚权和免职权,有权对环保执行不力的人员进行考核、处罚和免职。”闫根秀介绍。

二是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该集团总经理先后多次带队到德国巴登钢铁厂等先进钢铁企业学习管理理念,并请德国专家到建邦驻厂指导工作、培训员工,将先进的经营理念植入建邦。

该集团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到钢铁行业第一家通过全工序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公示的单位——首钢迁钢参观学习、对标,认真落实首钢迁钢技术专家提出的整改措施。

“通过对标找差、对标挖潜,建邦的环保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张锐说。

三是实行环保管理挂牌制。该集团完善环保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实行环保管理挂牌制,将环保责任分解到人、分解到岗,并将环保维保、点检等工序纳入全系统管理,每1个~2个小时进行环保点检考核,实现全流程全系统的监督。

在闫根秀的办公室,“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书法条幅挂在正对门口的墙面最显眼的位置。

“这是我干安全环保每天的工作状态。一进办公室门,首先看到这几个字,对我、对大家都是一个提醒。”闫根秀介绍。

四是将环保指标纳入绩效考核。该集团将环保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让收入与环保指标挂钩,形成“人人肩上都有环保指标,个个都是环境提升责任人”的氛围。

“有一个月,炼铁厂厂长抱怨说:‘老闫啊,手下留情吧,这个月的工资不够罚的了。’其实当时该厂正在进行设备升级改造,虽然情有可原,但是制度还是要刚性执行。”闫根秀笑道。

五是建立智慧环保管理系统。以智慧系统提升环保管理水平,是建邦一大特色。

2019年,建邦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签订无组织排放管、控、治一体化智能平台工程建设合作协议。工程覆盖建邦全公司无组织排放管、控、治一体化环境治理设施及智能管控平台全系统(生产流程全覆盖、过程全监控、环境全治理),主要具备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可视化、数据详情、历史查询、报警统计、监测数据分析、热力图分析、视频监控、棚内管控治联动、机扫车GPS定位管控治联动、后台管理、有组织排放监测接入、人工智能治理分析等功能。

“靠人管理和监督总会有盲点,而智慧系统不存在盲点,也不需要休息,确保全天候无死角进行环保监控和管理。”张锐指出。

资源利用——形成闭环生态链

钢铁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会有“三废”(水、气、渣)产生,比如生产1吨钢会有120公斤的钢渣产生。近年来,建邦在做强钢铁主业的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三废”全部得到转化,资源循环利用,实现了清洁生产。

“对于‘三废’回收,建邦做到了应收尽收,能收全收。煤气、水和渣全部回收利用,实现零排放,颗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全部超低、甚至近零排放。”张锐说。

截至目前,建邦已逐步形成了“控资源、进出口、大物流、清洁生产、气发电、电炼铁、铁铸件、钢轧材、材深延、渣产建材”的循环发展闭环生态链。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该集团铁、钢、材各工序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经过加工处理回用于生产环节,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高炉渣经过处理用于制作水泥;转炉渣经过处理制作微粉和建材。据了解,建邦持股的水泥厂就建在建邦通才公司旁边。

“水渣是高炉炼铁的渣子,里面基本上没有铁的成分,是硅酸二钙和硅酸三钙的混合物,含有部分游离氧化钙,是制造水泥的好原料,直接磨碎就是425号水泥。炼钢的钢渣由于转炉喷溅和泡沫渣的机理,含有大量的钢珠,还有氧化铁等含铁物料,经过加压热焖工艺后,通过磨碎磁选可以回收8%左右的含铁物料,其余可作为水泥微粉和铺路建材。”张玺成介绍。

在废水排放方面,该集团在烧结、炼铁、炼钢、轧材、发电各区域分别设置有雨污分流系统,生产废水经沉淀、过滤后送生产系统回用,不能自行处理的废水送福瑞鑫污水处理厂处理,然后再回到生产利用,实现废水“零外排”。

“吨钢耗新水由2015年的3.8吨降低到2020年的1.8吨,对于长流程企业来说,建邦的水资源循环及综合利用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该集团能源管理部部长韩小平介绍。

此外,该集团利用高炉冲渣水换热处理,向周边村镇及城市居民供暖,解决采暖问题,供暖面积达150万平方米。

“冬天供暖,夏天怎么办?我们用来供冷。”韩小平拿出一份设计方案,冲渣水换热处理后,为高炉冷却系统提供冷能。

在废气回收方面,该集团通过对铁、钢、轧等系统进行改造,使煤气消耗大幅降低,回收率明显提高。目前,高炉煤气实现“近零”放散,煤气放散率降至0.02%以下,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达135立方米,炼钢余热蒸汽吨钢回收量达95千克。

显然,一切“三废”资源在建邦全部实现厂内闭环。

“我们的目标是,‘十四五’末,建设成为区域内最清洁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区域内最具竞争优势的优特钢企业。” 张锐指出。

如今,“森林钢厂”已成为建邦最显眼的“标贴”。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会议系统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