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非常之功 创非常之效——鞍钢集团攀钢西昌钢钒炼钢厂效率提升记

       来源: 中国钢铁新闻网 中国冶金报社        发布时间:2021-06-01


分享到:0

本报通讯员 廖云环

谋定而后动,执行有力,是鞍钢集团攀钢西昌钢钒炼钢厂的一贯作风。该厂始终将攀钢四届一次职代会提出的“极限挑战”思维作为工作的准则,练非常之功,促非常之效。

4月份,该厂在RH真空重处理钢种同比增加85炉的情况下,质量降级改判率、钢铁料消耗、加工成本却同比分别降低0.06%、3.81千克/吨钢、167.49元/吨。

技术创新

高效率带来高质量

技术创新是解决生产难题的“金钥匙”,更是稳定高端产品质量的“奠基石”。

“以前我们生产DP780、DP980等钢种时,由于它们要求超低磷、超低硫,采用双联法冶炼,不仅需要在提钒转炉进行部分脱磷,在炼钢转炉深脱磷,还要到LF炉深脱硫、RH炉循环脱气,工艺流程长,高磷钒渣还会影响到后续利益。今年初,新的提效措施出台后,就不得不通过技术创新解决这些钢种因工艺流程缩短带来的质量影响。”该厂生产技术室新产品工程师汪盼介绍说。

今年初以来,该厂围绕“各流程工序时间≤33分钟”的硬性规定,对以前制订的“减少汽车面板夹杂控制”“高强钢铸坯内质及表面提升”“转炉系统氮含量控制”等技术规程进行了全面梳理,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现场针对各项问题靶向攻关,解决问题根源,系统把脉制约该厂中高端产品工艺流程时间及质量短板,制订出了24项改进措施,再通过加大生产前条件确认和过程关键工艺参数管控力度,各项过程控制指标显著改善,铸机台时产量较上年平均水平提高21.6吨,铸坯一次合格率环比提高0.22%。

效率提升

保持低成本优势

降成本不仅仅是点点滴滴抠费用,还得拼效率。

“钢铁料消耗占全厂成本的80%以上,是该厂降成本的重要抓手。”该厂生产技术室副主任曾伟介绍说,为多“吃”废钢,该厂除了按照公司经营目标,认真制订了降低钢铁料消耗的措施外,还把物流提速,减小铁水、半钢过程温降作为提高废钢消耗、降低钢铁料消耗的重要抓手。4月份,该厂炼钢转炉工序时间≤33分钟合格率环比提升3.44%,钢铁料消耗环比降低3.81千克/吨钢。

为全面完成新的成本指标和经营任务,该厂还从细节入手,重新制订降石灰消耗措施,严格执行留渣作业,确保转炉工序吨钢石灰消耗不超过19公斤成本指标;细化废钢装槽制度,根据当天生产计划组织废钢槽装量,每天早调会上由冶炼作业区通报头一天废钢消耗情况;积极与物流中心沟通联系,强化废钢调度、分拣,避免长尺寸废钢卡废钢槽,密闭容器造成冶炼时爆炸,既保证物流顺畅,又实现现场安全管控。

对接市场

提高生产执行力

“现在用户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像以前可以忽略不计的瑕疵,现在都成了产品缺陷。”5月14日早调会结束,该厂生产技术室质量工程师张家军打开演示幻灯片,与汽车面板钢夹杂控制攻关小组成员一起对用户提出的高表面质量要求展开讨论。

在效率提升快车道上,该厂始终牢牢把握好“市场”和“产品”两大主题,两轮驱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班组,将客户需求、公司各项任务目标和厂分解情况、制订的技术措施,向每一名职工讲清楚、讲明白;积极参与公司售后服务工作,将客户个性化需求转化为钢水成分、夹杂物控制、铸坯质量等具体指标,提升市场反应能力,保障公司交货能力。

按照公司契约化目标,根据公司下达的铁水、废钢等原材料及各钢种市场售价,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精准测算各钢种效益,制订《全员成本增值创效推进方案》,将单个指标增效的公司奖励20%用于奖励推进管理团队,80%落实到作业区、班组等一线具体实施人员;对连续3个月指标不进反退的推进管理团队,无客观原因的,调整管理团队和分组管理人员;对原辅料、新材料、新工艺等进行专项督察,从源头保证原辅材料可靠性;对重点工艺措施落实不力的个人,除按规定进行绩效考核外,情节严重者,坚决调离本岗位,促进效率提升能够持续改进。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会议系统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