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环相扣分秒必争 群情振奋唯旗必夺 四钢轧总厂昂首迈上月产钢75万吨新台阶

作者:高跃飞, 潘兴胜       来源: 马钢日报        发布时间:2017-11-03


分享到:0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作为创造新业绩。金秋十月,四钢轧总厂全体职工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累计产钢75.58万吨,RH精炼炉产量45.60万吨,生产热轧材75.64万吨、其中2250热轧生产线产量49.35万吨,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关键产线和炉机的高效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竞争能力。近年来,作为公司板带生产重要基地,四钢轧总厂通过多次高效生产拉练持续积累经验、增强自信、创造佳绩,在技术、装备、管理、操作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9月底,为抢抓板带市场走强的机遇,公司为四钢轧总厂下达了10月份炼钢74.5万吨、2250热轧线为48万吨的重点生产任务,该总厂迎来新一轮“大考”。
  考验面前不退缩,压力之下不弯腰。四钢轧总厂精心组织、提前谋划、层层动员,讨论确立了钢、轧两个区域“高效生产”方案,秉承“高效化、紧凑型”的理念与举措,建立工序、工艺环节协调快速响应机制,构建起全员、全面、全方位高效运行模式,全力向迈进月产钢75万吨新台阶目标发起冲刺。炼钢区域按照“量化时序管理”生产组织方式,每一组、每一炉的生产管控犹如列车时刻表一般精准;推广转炉强底吹工艺,降低出钢氧含量,稳定转炉炉况,提高转炉作业率;平均冶炼周期由原来的43分钟缩短到38分钟,RH精炼炉高效处理技术应用使单炉钢水处理时间缩短了5分钟,有效提高了转炉、精炼的生产效率;连铸拉速攻关有序开展、结晶器在线调宽功能不断完善,确保了连铸具备日产85炉的能力。热轧区域依据两条轧线特点,结合品种规格兑现要求,优化轧制计划,在保证品种兑现的前提下,充分释放2250轧线的生产能力。通过“3+3道次”、自动出钢、精轧模型优化等技术手段提升轧制节奏,使轧制周期缩短了15秒;通过提高坯长和侧压量合理增加卷重,每卷由26.40吨增加到26.78吨。该总厂还积极组织劳动竞赛,鼓干劲、提士气,引导激励全体员工挑战自我、全面突击,促进总厂各道工序亮点频仍、全面开花。
  与此同时,公司相关部门和单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系统联动思维,积极为四钢轧总厂高效生产保驾护航。制造部运筹帷幄,优化计划编排,力促3炉3机顺畅匹配;铁前系统主动对接,提前做好谋划;物流系统增添运力,保证资源供给;公辅单位统筹兼顾,安全高效保供;维保单位主动进位,力保设备精度。瞄准同一个目标,各部门、单位与四钢轧总厂拧成一股绳,最终助力该总厂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实现了月产历史性突破,生产能力跻身行业先进行列。(马钢日报供稿 高跃飞 潘兴胜)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支付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