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永中)3月4日,《中国冶金报》记者从中国宝武集团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获悉,该集团去年粗钢产量达到9522万吨,超过安赛乐米塔尔的8980万吨,跃居世界第一;经营业绩位居全球钢企前列。这是中国宝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钢铁业的一个历史性时刻。
当天,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技术引领就是做强,效益引领就是做优,规模引领就是做大。中国宝武提出从技术、效益和规模3个维度实现“成为全球钢铁引领者”的愿景,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创建世界一流企业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他表示,2020年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年,中国近现代钢铁工业和中国宝武也走过了130周年的历程。中国宝武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亿吨宝武”的宏伟格局中,“全面对标找差,创建世界一流”,打造国之重器,铸就镇国之宝。
中国宝武由原宝钢和原武钢于2016年12月联合重组而成,当年钢铁产能规模7000万吨,位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2019年,中国宝武以市场化方式重组马钢,实施对重庆钢铁的实质管理,使集团钢铁年产能近亿吨。同时,中国宝武积极探索大型企业整合融合发展之路,大力推进专业化整合,培育各专业领域的“单打冠军”,进而实现高效益。如今,中国宝武旗下宝武炭材焦油加工能力全球第一;欧冶云商作为产业互联网平台,行业地位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进入新时代,中国宝武将“绿色、智慧、精品”作为引领钢铁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在绿色发展方面,中国宝武加快实施钢铁工艺流程低碳甚至零碳排放的“中国方案”,按照“三治四化”(三治,即固废不出厂、废水零排放、废气超低排;四化,即洁化、绿化、美化、文化)要求,打造“高于标准、优于城区、融入城市”的绿色城市钢厂,于2019年获国务院国资委第五任期“节能减排突出贡献企业”称号;在智慧制造方面,推进“四个一律”(操作室一律集中、现场操作一律机器人、设备运维一律远程、服务一律上线),倒逼流程再造、管理变革和效率提升,宝钢股份宝山基地于今年1月入选全球“灯塔工厂”;在打造精品方面,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上取得突破,如在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动机、C919大型客机上均实现供货等,汽车板、硅钢等高端钢材成为企业的闪亮名片。
短评
倍道而进,打造更高水平的钢铁强企
刘加军
2019年,中国宝武以9522万吨粗钢产量超过安赛乐米塔尔问鼎全球第一。这是中国钢企的第一次,是中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进军钢铁强国的一个里程碑。
集中度低、大而不强是中国钢铁长期头疼的问题。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重组之后的中国宝武追求的是专业化能力培育基础上的规模效应,其效果是“1+1>2”的。与世界第二大钢企安赛乐米塔尔2019年利润总额为-19.32亿美元相比,中国宝武利润总额达到345.2亿元,同比增利6.9亿元,显示了极强的利润增长潜力。这是中国宝武正在既大又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的明证,也是钢铁行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
中国宝武之强,强在绿色、智慧、精品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取得的发展成就上。这种强,表现在中国宝武通过整合同质化产线,以“极致的专业化”培养“单打冠军”,其汽车板、硅钢、耐热不锈钢等高端钢材成为世界钢铁业的翘楚上;表现在将绿色发展作为战略,加快实现钢铁工艺流程低碳甚至零碳排放的“中国方案”上;表现在以“四个一律”,实现流程再造、管理变革和效率提升,引领智慧制造的新趋势上。
当然,如果从综合竞争力来看,根据WSD(世界钢动态公司)的钢企竞争力排名,中国宝武离登临世界钢企竞争力之巅还有一些距离,尤其是在拥有铁矿、炼焦煤矿,以及下游业务等方面的指标,与浦项等世界强企相比还有差距。这种差距,是中国宝武的,也是中国钢铁行业的。为此,中国钢铁应该如中国宝武一样 “全面对标找差,创建世界一流”,在资源和市场的掌控上,在与下游的合作上,在科技创新上,迅速缩短差距,弯道超车;应该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厚植新发展理念,全力以赴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
中国宝武已经迈入第一方阵,中国钢铁已经进入世界前列。行百里者半九十。以中国宝武为代表的优秀钢铁企业正可以倍道而进,成为更高水平的世界钢铁强企。世界钢铁也将进入中国钢铁引领发展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