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走进钢企”活动启动 首站太钢行收获满满

       来源: 中国钢铁新闻网 中国冶金报社        发布时间:2019-08-20


分享到:0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到来之际,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中国冶金报社、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共同开展了“中央媒体进钢企”活动。8月14日~15日,人民网、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等10多家中央主流媒体记者团走进了本次活动的首站——太钢集团,深入太钢精密带钢公司、炼钢二厂和太钢博物馆进行调研,并与技术中心和生产厂的技术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太钢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韩瑞平看望了来访的记者。8月14日,太钢组织记者团参观了精密带钢公司、二炼钢厂。记者们惊叹太钢清洁、高效、智能的生产线和绿树成荫的厂区。当看到太钢所生产的精密带钢等产品时,他们赞叹不已。一些媒体记者在第一时间把“手撕钢”的研发过程写成特稿发回单位。

始建于1934年的太钢,距今已有85年的历史,是新中国第一炉不锈钢、第一张硅钢片、第一块电磁用纯铁等产品的诞生地,这里生产出的产品填补了上百项中国钢铁工业的空白。太钢长期坚持特钢发展方向,现拥有国际一流的不锈钢生产线,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先进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具备年产1200万吨钢(其中450万吨不锈钢)的能力,形成了以不锈钢、冷轧硅钢、高强韧系列钢材为主的高效节能长寿型产品集群,实现了不锈钢品种规格的全覆盖。

在这些产品中,“手撕钢”的问世最具轰动效应。“手撕钢”的研发是太钢践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手撕钢”的“学名”叫高质量极薄精密带钢,厚度仅0.02毫米。目前,太钢集团是全球唯一可批量生产宽幅超薄不锈钢精密带钢的企业。此外,近两年太钢笔尖钢也成为网红。2018年,太钢牵头起草了《YB/T4642-2018笔尖用易切削不锈钢丝》行业标准并实施。太钢研发的新一代环保型笔尖用不锈钢顺利通过测试,笔尖用不锈钢产品实现迭代升级。

8月15日,太钢组织记者团与技术专家进行了座谈。钢协副秘书长王德春,钢协副秘书长、中国冶金报社社长陆闻言,中国冶金报社副总编辑吕兵,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姜晓东,太钢宣传部长王发生,以及来自新华网、人民网、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中国新闻社、科技日报社、中国日报社、工人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经济参考报社、中国工业报社的记者参加了座谈。参加座谈交流的还有十九大代表、太钢不锈冷轧厂连轧作业区班长牛国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女工建功立业标兵、太钢技术中心铁路用钢首席工程师王玉玲,国家“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太钢技术中心不锈钢研究所一室主任李国平等。

座谈会上,大家不仅就太钢的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还就技术研发、创新激励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记者们表示,通过深入太钢活动,他们对钢铁企业的发展成就刮目相看,对钢铁行业有了颠覆性的认识。

据了解,每两年,太钢就有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出现。太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800多项不锈钢核心专利技术,其中100多项专利居世界先进水平;众多产品填补国内、国际空白,众多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

在技术创新之外,太钢还长期致力于环保建设和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全球领先。近年来,太钢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循环经济工艺技术,建立起了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气体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设立环保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研发最佳可行技术,为全面实现超低排放提供技术保障;加紧实施环保提标改造项目,先后建成全火车运煤系统、6.8万平方米原料大棚、10万吨级的粉煤灰钢板仓等,完成燃煤电厂、焦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等项目。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支付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