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各地人民政府的组织领导下,钢铁企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着力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使钢铁工业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
2017年民营钢铁企业持续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去产能调结构,取缔地条钢,优化了钢铁行业的经营环境。资源优化、兼并重组、企业整合取得重要进展,转型升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投入加大,装备水平提高,工艺流程改善,环保整体水平大幅度上升。提高管理水平,抓住市场机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开展对标挖潜,加强成本核算,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为实现向高质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2017年民营钢铁发展状况和运行特点
2017年民营企业粗钢产量4.71亿吨,钢材7.03亿吨。有三个特点,一是幅度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全国粗钢产量8.32亿吨,同比增长5.7%,民营企业增长5.1%。二是粗钢产量的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占全国钢产量的比例由上年的58.53%下降到56.53%,改变了民营钢铁产量占比逐年上升的趋势。三是钢材产量减少674万吨,同比下降1%,和全国钢材增长0.8%比,低了1.8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中的重点企业粗钢产量2.99亿吨,同比增长7.45%;钢材产量2.9亿吨,同比增长7.96%。其他小企业粗钢产量1.71亿吨,同比增长1.26%;钢材产量4.14亿吨,减少2811万吨,同比下降6.36%。说明产量向优势企业集中,取缔地条钢效果进一步显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得到抑制。
(一)企业重组、资源整合取得初步成果
企业重组开始成为潮流,许多民营企业积极寻找机会,开始重组和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的企业,占民营企业的比例总数超过1/3。
沙钢为主的东北特钢的重组,解决了东北特钢债务资金等问题,发挥了国有和民营两种企业制度的优势,使东北特钢发展出现了新的曙光。建龙集团开展了资源优化为核心的重组整合,按照企业和社会共发展互为融合的精神,进一步规划企业的发展目标,调整和优化了产品结构,经过整合的原海鑫钢铁、北满特钢焕发了新的生机,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江西方大集团重组西宁特钢,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民营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还在深入发展,以实现2025年钢铁产业集中度达到60%为目标,筹划更大规模重组。如河北计划以迁安、丰南、武安地方钢铁集团为支撑,通过联合重组形成三家具有区域市场主导能力的以民营钢铁为主的大型钢铁集团;山西省也拟通过兼并整合,从27家钢铁企业降至10家。
(二)环保水平上台阶
一是加大了环保投入,近几年民营钢铁企业认识到环保治理
是企业的生命线,普遍狠抓环保改造,从设备水平,工艺流程入手,加强环保管理投入,为实现环保水平再提升打基础。天津荣程实施了大范围升级改造和新建环保设施,拆除了焦炉2座、140m³石灰竖窑5座、36㎡、72㎡、200㎡烧结机各1台, 410 m³、588m³高炉各一台。完成了转炉一次除尘干法技术改造、烧结配料槽和混料场封闭改造、料场扬尘在线监测等环保升级工程。
永钢集团成立“铁腕治污领导小组”,通过大力引进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全面实施节能减排低碳化工程,坚决淘汰相对落后产能,完成烟尘、扬尘治理项目多项,厂区粉尘得到有效控制;全面梳理厂区、厂界噪音源,对超过88分贝的噪音源制定了整改方案,完成电炉厂、炼钢厂噪音治理。成立绿化工作委员会,近年来投资2000多万元,因地制宜地推行建绿、增绿工程,在原有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的基础上新增绿地面积7.7万平方米,厂区绿化增长率达40.5%。
去年以来,为提升排放标准钢铁企业持续加大环保费用。安阳、邯郸、唐山3个市钢铁企业,吨钢环保费用已上升到120元。安阳新普钢铁公司吨钢环保费用上升到140元,德龙邢钢吨钢环保费用已高达150元。
二是狠抓环保减排,提升环保排放标准。唐山德龙近年来累计投资建设了供电系统高低压滤波装置,烧结机、竖炉烟气脱硫装置,电机系统变频节电改造、余热发电、高炉TRT发电、煤气发电、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等项目;中天钢铁推出百亿元投资的绿色循环减量提升项目,该项目完成年可削减二氧化硫排放445吨、烟尘排放378吨、氮氧化物排放1063吨;高炉排放点由原先7个减少至3个,排放浓度远远低于现行的国家标准,减少能耗折合标煤64.82万吨;沙钢节能环保取得新成果,吨钢综合能耗为565千克标准煤,领跑国内同行;吨钢耗新水、COD排放量、颗粒物排放量、SO2排放量等主要节能环保指标均名列全国同行先进水平。同时,沙钢深度回收利用煤气、蒸汽等自发电量超过
50亿千瓦时,成为企业节能环保降本增效的最大亮点。
三是坚决响应中央号召,配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克服各种困难,限产减排为完成环保目标做出了很大牺牲。2017-2018年秋冬季节,京津冀河南山东山西2+26城市钢铁限产,高炉限产比例超过50%,4个月生铁产能压减5000万吨,粗钢的生产除多用废钢压铁增钢措施外,也减少3000多万吨,限减产的主要是民营企业。
民营钢铁企业为去产能做出了贡献。以2017年和2016年两年实现去产能完成的1.15亿吨为例,民营企业占了大头。其中2016年全国粗钢去产能6500万吨,民营企业完成3880万吨,占全国的59.7%。其中河北民营去粗钢产能1504万吨,占全省的92.6%,保定市2010年前有8家钢铁企业,现在全部关停,率先完成了“无钢市”建设。2017年全国粗钢去产能5000万吨,民营钢铁4000万吨,占全国的80%。
(三)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民营钢铁企业2017年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实行精细化管理;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全员积极性;加大资金风险管控力度,努力降本增效;不断开展对标挖潜活动;推行“互联网+”提高信息化水平;提高废钢利用率,发展短流程炼钢。
民营钢铁企业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和利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人均年产钢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400多吨,最高的沙钢已经达到1400吨。吨钢人工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200元左右。民营企业销售利润率6.32%,比2016年的2.7%高出3.6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平均吨钢利润430元,比2016年的94元提高336元。
冶金商会统计的民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8万亿,实现利税2210.7亿,实现利润1690亿,吨钢利润430元,销售收入利润率6.32%。沙钢集团实现利润192亿元,成为钢铁行业的排头兵。
2017年河北省民营企业粗钢产量1.35亿吨,钢材产量1.92亿吨,实现了双下降。其中,粗钢下降0.95%,钢材下降3.06%。实现利润666亿元,销售利润率6.52%,吨钢利润493元。
2017年江苏省25家民营企业粗钢产量8957.95万吨,同比增长12.52%;钢材产量8541.59万吨,同比增长10.83%。实现利润373.72亿元,销售利润率6.86%,吨钢利润420元。
二、新形势新气象新作为,加快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当前钢铁行业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一是产能利用率的变化,中国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从2015年的70%提高到80%,进入了基本合理的区间。二是钢铁产量得到有效控制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产能常态化的调控体系。三是供需矛盾的变化,从严重过剩转入了相对平衡。四是环境治理、绿色发展发生很大变化,环境友好、节能减排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污染环境,高耗能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红线。五是经营效益从微利到合理利润的变化,钢铁行业实现脱困发展,企业从困难到富裕,形成了脱困、转型到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一批民营企业有了较多的资金积累,实力增强。
大变化必将引起钢铁行业的大变动,也必将推动向高质量转型升级的加速。根据民营钢铁出现的新动态,我们预见钢铁行业将有可能出现大搬迁、大重组、大调整、大提升的“大气象”。
大搬迁是指生产场地的搬迁,跨省、市、县产能转移和城市搬迁的大推进将是新的动向。目前,一些省市已经作出搬迁规划,提出搬迁期限的明确要求。
大重组是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范围将会更大。目前,已经酝酿多个跨省、市钢铁企业重组,将有可能形成若干个生产规模更大的钢铁集团,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大调整是指企业发展方向和产能、产品、结构、品种将可能出现大变化。很多企业在研究新形势下,如何重新定位企业发展方向、产品结构、提高短流程炼钢比例等重大问题。
大提升是生产装备的升级,大高炉大转炉等大型化的设备升级将陆续开始。
面对新形势和新气象,商会建议民营企业着力做好四大重点工作。
(一)持续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去产能工作
2017年,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的推动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明显效果,钢铁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盈利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面临产能薄弱,平衡环保压力加大和转型升级的三大压力。如果我们放松警惕,掉以轻心,盲目扩张,产能过剩就可能依然存在,地条钢仍有可能死灰复燃。今年的钢铁行业,一是去产能进一步深化,防止产能扩张冲动和地条钢的死灰复燃;二是环保方面,环保标准加严,限产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出台,民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三是冬季采暖过后会释放一部分产能,对钢材市场产生影响,下半年钢材会有一定幅度的波动。
在这种形势下,民营钢铁企业要充分预计今年的生产困难,不能盲目乐观,彻底改变产量扩张的老路,坚定走质量发展路子,继续深化去产能工作,完成去产能和限产任务。
(二)大力推进兼并重组,创建高质量企业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首先要创建高质量企业。民营钢铁企业要把创建高质量企业作为基础工作。民营钢铁企业要紧紧抓住企业重组的时机,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占有经营管理的先机,减少和避免同质化竞争。商会大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商会要为企业交流协商创造条件,牵线搭桥,协助民营企业处理好兼并重组的工作。
今年冶金商会要组织、学习、推广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组织向山东石横特钢等优秀企业学习,推广加强管理做长寿企业的经验。各民营企业要在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上下功夫。
(三)加速环保升级,实现环境友好生产方式
首先是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理环境的一系列精神,把治理环境污染作为提高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以向人民负责,发展环境友好型企业为己任。响应国家提升治理标准,限制污染排放,控制生产产量的政策要求。二是持续提升环保水平,提高排放标准。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要针对脱硫脱硝等关键技术,采取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做好消白工作。三是提倡产城融合,把生产发展同环境治理融合起来。商会今年将推广德龙等一大批企业环境治理的先进经验,提倡新的环保理念,把追求环保水平的提高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
(四)把数字经济作为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大力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应用
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企业的深化融合,将会彻底改变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形态。商会要在互联网+方面,促进提高企业级应用,以及企业间公共平台的融合发展;在物联网和智能制造领域积极推进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与落地,尤其是在某一工序和环节中的智能化突破;在大数据领域重点推动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支持企业创建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同时,商会还将和有关大数据公司合作,研究制定反映民营钢铁发展状况和行业景气指数,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决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