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第五代来临住宅五步曲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7-31


分享到:0

现代住宅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地更新换代的,它已从最初的仅仅满足人们生存居住的单一功能逐步发展成为集居住、文化为一体的多功能产品。回首近二十年来我国住宅的发展概况,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时代。↑↑↑ ↑

 ↑↑↑ ↑

经济节约的第一代↑↑↑ ↑

 ↑↑↑ ↑

这一代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一梯8户的井字塔楼或一楼3~4户的多层住宅为典型代表,以两居、三居为主,每户面积约60~70m2,仅有厨房、厕所等基本设施,布局紧凑,小厅大卧室,且公用面积小。建造者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只追求建造数量及容积,不考虑朝向、户间干扰。↑↑↑ ↑

 ↑↑↑ ↑

实用适用的第二代↑↑↑ ↑

 ↑↑↑ ↑

这一代无论高层还是多层,在经济节约型的基础上,都开始调整起居室布局,关注景观,避免干扰,适当增大户型面积,注意小区总体规划,保持了住宅作为生存资料所需的居住与休息的基本功能,并少量增加公用设施。↑↑↑ ↑

 ↑↑↑ ↑

发展转型的第三代↑↑↑ ↑

 ↑↑↑ ↑

为适应市场,改善居住条件,一楼11户的井字形构造被升级为菱形,并尽可能地改善采光及通风条件。这一代的平均户型面积增加至80~110m2左右。多层以一梯2~3户代替了一梯多户。这一代产生了既具多层的经济造价,又具高层电梯,拥有绿地景观的小高层住宅。小区大多建立集中绿地和相应的庭院设施,注意到了空间的完整性和公用设施的齐全性,是由经济节约型向舒适型过渡的转变型。尽管在此轮住宅浪潮中,有的项目进行了过分↑↑“↑↑豪华↑↑”↑↑的包装,但总体趋势在于追求改善、提升居住质量。↑↑↑ ↑

 ↑↑↑ ↑

环境舒适的第四代↑↑↑ ↑

 ↑↑↑ ↑

这一代的主要特征是改善和提高了居住者的舒适度。主要表现在:高层塔楼每层户数由8户减至4~6户,并根据朝向和景观分别设置大小不同的户型,户型平均面积增大。大户型厨房面积加大,卫生间数量增加,并设置了贮藏室及工人房。小高层有更大变化与发展,顶层、底层增设复式户型。多层大多变为一梯两户的大户型,部分还增设了电梯。↑↑↑ ↑

小区在保证基本服务设施基础的上,新增了会所、健身中心、大型停车场等更多的配套设施。↑↑↑ ↑

绿化面积增大,一般都设置颇具特点的中心公用庭院,注重和强调景观设计。↑↑↑ ↑

增加智能化的通讯、视听及物业管理体系。↑↑↑ ↑

 ↑↑↑ ↑

生态文化的第五代↑↑↑ ↑

 ↑↑↑ ↑

这一代住宅既不是简化的节约型,亦不是浮躁包装的豪华型,而是品牌性住宅。具体说来,第五代住宅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

1.总体规划注意利用自然、地理、文化、交通、社会等大环境资源,并使小区与城市空间、用地环境有良好的协调。↑↑↑ ↑

2.小区整体布局注重阳光、空气、绿地等生态环境。↑↑↑ ↑

3.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分配住宅户型,力求户户都有良好的朝向、景观及通风环境,降低楼间电梯服务数量,尽量减少户间干扰。↑↑↑ ↑

4.户型大小符合国家制定的居住标准要求,以多元化的户型适应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住房需求。↑↑↑ ↑

5.有分层次的绿化体系。↑↑↑ ↑

6.有更加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体系。↑↑↑ ↑

7.有节能环保的设施体系。↑↑↑ ↑

8.有良好的智能化体系。↑↑↑ ↑

9.有与消费者消费观念相匹配的清新、明快,富有时代感的建筑外观及风貌。↑↑↑ ↑

10.能合理安排户内的厨房、卫生间、洗衣间、贮藏室、工人房、服务性阳台等功能性空间。↑↑↑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支付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