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7-31


分享到:0

近两年,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国内媒体热门话题之一。有的报道称电池对环境污染很严重,一节电池可以污染数十万立方米的水。有的甚至说废电池随生活垃圾处理可以引起诸如日本水俣病之类的危害,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

废干电池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通过什么样的机理释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多大程度的损害,国内外有无废干电池引起严重污染的案例,发达国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电池产品可分一次干电池普通干电池、二次干电池可以充电电池,主要用于移动电话、计算机、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三大类。用量最大的是普通干电池。除特别说明,本文以下所称电池均指普通干电池。↑↑↑ ↑

电池主要含铁、锌、猛等,此外还含有微量的汞。汞的挥发温度低,是一种毒性较大的重金属。很多地方的土壤中也含有微量的汞,汞矿所在地土壤的背景值较高。在汞矿开采、提炼、含汞产品加工过程中,如密闭措施不够完备,释放到空气中的汞↑↑蒸气对操作人员健康影响很大。此外,汞法烧碱、汞法醋酸、汞法聚氯乙烯、汞法炼金、高汞铅锌矿采选等行业排放大量的含汞废水。有的企业一年就向下游排放十几吨汞。日本的水俣病就是化工企业几十年向一条河流排放大量含汞废水,下游水系中汞逐渐累积造成的。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比较早地开始研发无汞工艺和无汞产↑↑品。从用汞大户开始,逐步削减汞的消耗量。目前,发达国家淘汰了汞法烧碱、汞法醋酸、汞法聚氯乙烯等耗汞工艺,汞的消耗量已经很低。↑↑↑ ↑

电池中虽然含有汞,但由于是添加剂,其含量很少,即便是高汞电池,含汞量一般也在电池重量的千分之一以内。由于电池消费区域大,含汞废电池进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以后,对环境的影响比前述化工企业排放含汞废水所造成的影响要小得多,客观上不可能造成水俣病之类的损害。国内外均无废电池造成严重污染的报道或科研资料。日本福冈大学作了连续15年的研究,表明含汞电池随生活垃圾填埋是可以的。↑↑↑ ↑

有报道笼统地说,电池含有汞、镉、铅、砷等物质,这是不准确的。事实上,群众日常使用的普通干电池生产过程中不需添加镉、铅、砷等物质。↑↑↑ ↑

美国、日本、欧盟等地区未把群众日常生活使用的普通干电池作为危险废物对待,也没有强制单独收集处理普通干电池的法律。少数发达国家的电池↑↑子工业协会、个别城市曾经组织过普通干电池收集活动,现在开展这类活动的地方已经很少了。在电池管理政策上,发达国家的政策可以概括为两类:↑↑↑ ↑

第一类是针对普通干电池的,政府要求制造商逐步降低电池中的汞含量,最终禁止向电池中添加汞。这项要求是淘汰所有含汞产品、工艺↑↑如以汞为触↑↑媒↑↑的一部分,而不仅仅针对电池行业;第二类政策是针对可充电电池的。通过立法要求制造商逐步淘汰含镉电池。↑↑↑ ↑

1997年底,中国轻工总会、国家经贸委等9部门联合发出《关于限制电池汞含量的规定》,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要求国内电池制造企业逐步降低电池汞含量,2002年国内销售的电池要达到低汞水平,2006年达到无汞水平。↑↑↑ ↑

从实际进展来看,国内电池制造业基本按照“规定”要求逐步削减电池汞含量。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电池年产量为180亿只,出口约100亿只,国内年消费量约80亿只,都已达到低汞标准↑↑汞含量小于↑↑电池重量的0↑↑.↑↑↑025%↑↑。其中约有20亿只达到无汞标准汞含量低于电池重量的0↑↑.↑↑↑0001%↑↑。↑↑↑ ↑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解决电池行业污染的主要措施是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的工艺、产品,这一点是国家强制的。有关部门应把精力放在淘汰含汞电池上。至于分类收集处理↑↑或利用,有条件的城市、有技术力量的企业可自己去操作,国家不宜提出强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