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垃圾”困扰美国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7-31


分享到:0

在美国,绝大多数被淘汰下来的过时电脑,都躺在车库、储藏室等角落里,面临着成为垃圾的命运。作为一个电脑高度普及的信息技术大国,美国在“电脑垃圾”循环再利用方面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这可能与很多人的想法有些出入,但事实确是如此。↑↑↑ ↑

有统计数字可以为证。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平均每年约有2000万台电脑被淘汰,但其中只有约10%得到了回收。尽管如此,美国消费者还照样的喜新厌旧。有预测说,1999年到2007年,美国可能还会有约5亿台电脑成为“弃儿”。↑↑↑ ↑

重新回收利用,被认为是对付“电脑垃圾”的最好办法。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已相继立法,明确规定电脑及其他废弃家电须由制造商进行回收。然而,究竟谁该对“电脑垃圾”负责,以及由谁来掏钱运输和处理废弃电脑,目前在美国并没有一定之规。↑↑↑ ↑

尽管如此,美国各界并没有对“电脑垃圾”视而不见,而是在积极探索解决途径。一些大的电脑制造商和零售商已经行动起来,从2000年开始,惠普、康柏、IBM等公司分别推出了废弃电脑回收计划。其中,惠普鼓励用户将废弃电脑等返还给该公司,但同时相应收取14美元至34美元的费用,该公司还在美国加州专门设立了回收工厂。康柏公司则增加了电脑以旧换新的业务,同时与“联合回收工业公司”达成协议,进行废电脑的回收利用。IBM也开始向小企业和消费者提供电脑回收业务,收费为30美元,同时对回收的电脑视档次或性能决定其归属,比如说将装有“奔腾”芯片的电脑整修后捐赠给一些非赢利组织等重新使用,486以下的则转给电子设备回收商处理。↑↑↑ ↑

美国一些地方政府也采取了针对性措施。纽约州、明尼苏达州的一些城市先后发起了电脑垃圾回收利用计划,办法是让消费者将废弃的电脑交到指定回收地点,供统一处理。废弃电脑与传统的报纸、瓶瓶罐罐等垃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回收起来更难,而且如果管理不善、任由其扔入垃圾堆,其部件中的汞、铅等有毒金属可能会造成环境危害。为此,加利福尼亚和马萨诸塞等州明确规定,禁止将电脑显示器放入垃圾填埋场或焚烧炉。↑↑↑ ↑

“电脑垃圾”是问题,但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带动不少美国企业获得快速发展。例如,一家名为“剩余买主”的公司去年就回收了2700t的废弃计算机设备,业务量是6年前的30倍。↑↑↑ ↑

从美国来看,“电脑垃圾”问题的出路,最终可能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美国以传统的纸张、塑料等产品回收再利用为主的“循环产业”,这两年发展势头蒸蒸日上,已成为经济领域一个不小的亮点。去年年底美国公布的一项统计显示,虽然美国整体经济状况不尽如人意,美国“循环产业”日子却出奇地好过,创造的就业机会和产值都达到了空前水平,从业人员已有约110万,每年净销售额达到2360亿美元,规模与美国汽车制造业相当,远远超过了采矿业。也许,只有当“电脑垃圾”回收业真正做到有利可图时,它自身才能实现良性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