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电脑巨子”王安讲过一个“猫嘴夺雀”的故事:6岁时他在一棵树下玩耍,树上突然掉下一鸟巢,滚出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很喜欢,决定带回家喂养。走到家门口忽想起妈妈不允许在家养小动物,他只好把小麻雀放在门后,急忙进屋求妈妈允许。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破例答应了。他兴奋地跑到门后,不料小麻雀不见了。却只见到一只猫正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巴。为此,他伤心了很久,懊悔没有及时抓住让小麻雀生还的机遇。这个故事后来影响了他一生,他从这次经历中意识到,人生中“机遇+勤奋=成功”,但机会稍纵即逝,有如奔腾的“黑马”,往往只是给你一瞬间最佳跃上的时机,要快,稍慢即败。↑↑↑
↑↑↑其实,办企业,搞经营,做生意,更是如此。只要认准是对的选择,快速行动,否则就会错失良机。天下所有成功的老板,无不深谙一个“快”字↑↑↑--↑↑↑“快”者生存,“快”者为王。↑↑↑
↑↑↑决策调整“快”者生存。重大决策,特别是战略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强弱,一旦察觉原定决策偏离了市场实际及其发展趋势,就要果断地调整和修正,调整越快损失越小,变被动为主动。1994年下半年“红桃K”一上市,决定主攻城市市场,而此时城市保健品的恶性竞争残酷无比,老总谢圣明1995年迅速调整了策略,毅然掉转“枪口”杀向对方防守的薄弱环节↑↑↑--↑↑↑农村市场,结果长趋直入,销售量70%来自农村市场。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红桃K”,后来竟成了中国驰名商标。↑↑↑
↑↑↑抢抓机遇“快”者生存。对机遇的“嗅觉”,是企业命运的关键。“嗅觉”灵,出手快,抢先一步,则企业兴旺;嗅觉迟钝,慢人一步,就会受制于人,甚至几年难以翻身。“新希望”老总刘永好曾多次谈到他的“快半步”论↑↑↑--↑↑↑较早地“下海”↑↑↑(↑↑↑1982年↑↑↑)↑↑↑,较早地进入大家当时认为不赚钱的农业领域;较早地到全国各地办分公司;较早地做“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较早地拓展农村饲料市场。较早地就组建了集团;较早就开始注意兼并收购……我们做生意贵在抓机遇比人“快半步”。↑↑↑
↑↑↑产品创新“快”者生存。尽快地推出市场定位准、产品质量优的新产品,就能把握住商机,抢占市场,获得发展;反之,企业必将陷入困境,甚至销声匿迹。中国石化集团能位居全球500强之列,一个重要的制胜因素就是能快速推出自己的新技术新产品,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中石化已申请了5000多项新产品专利,目前已拥有授权专利3000多项,同时还向国外30多个国家申请了400多项专利。在残酷的竞争中,只有快速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新专利,才能保护自己。↑↑↑
↑↑↑服务用户“快”者生存。当今市场,快捷、顺畅、热情、周到的服务↑↑↑(↑↑↑包括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越来越成为厂家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如“小天鹅”老总朱德坤的“环比公式”↑↑↑(↑↑↑1:25:8:1↑↑↑)↑↑↑就颇值得一提,他要求所有的员工们服务顾客要快,快速服务好一个老用户,可影响25个消费者,会诱导8人产生购买欲望,兴许其中1个会产生购买行动;若怠慢一个用户,他可能在别人的面前说企业的坏话,将有可能打消25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小天鹅”这一招,赢得了大批忠诚顾客。↑↑↑
↑↑↑品牌防护“快”者生存。你历尽千辛打造的品牌,若他人仿冒,将会怎样竞争就是这样残酷,你一出名,“模仿者”尾随而来。而最可怕的,恰恰是缺乏品牌防护的“超前意识”,让“李鬼”毁了自己。品牌防护快,方可稳坐钓鱼台。如“娃哈哈”集团一开始就注册了“娃哈哈”“哈娃”“哈哈娃”“娃哈娃”“哈娃哈”“笑哈哈”等数十个易使消费者误认的商标,形成了对“娃哈哈”这个主品牌的立体交叉防护网,这就让模仿者无从下手,一下手就侵权,一侵权就要吃官司赔巨款,只好作罢。↑↑↑
↑↑↑处理危机“快”者生存。现代传媒十分发达,企业发生的危机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引起社会和公众的极大关注,负面作用大。处理危机太慢,会对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其无形资产在顷刻之间贬值。像2001年南京“冠生园”的危机,也与其危机公关的迟钝有很大关系。相反,2000年底国家药监局发布暂停使用和销售含有PPA的感冒药剂,其中包括中美史克在华的当家药品康泰克、康得。面对危机,中美史克分秒必争,立即公开宣布暂停生产和销售康泰克和康得,向媒介通报最新消息,同时抓紧时间研制推出了新的不含PPA的康泰克,重新争取消费者的信任,又恢复了生机。↑↑↑
↑↑↑“以快制胜”不仅是兵家常识,更是商战之重要法宝。纵观中外企业,凡成功发达者,可以说无一不是突出一个“快”字。其实,在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很多时候,企业的行动,倘若稍慢一步,往往山穷水尽,无路可退,甚至坐以待毙;稍快一步,则柳暗花明,海阔天空。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快”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