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 中老年人的新杀手↑↑↑
↑反式脂肪酸,这种广泛存在于奶油、面包、巧克力、冰淇淋等食品中的物质,已被最新研究证实会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而引起医学界和饮食行业的警惕。我国营养专家提醒,虽然反式脂肪酸在洋快餐中常见,但在我们中餐中、如果烹调方法不科学,中餐也会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危害人体健康,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的新杀手。↑↑
↑反式脂肪酸对于我国老百姓来说还是一个较陌生的词,其实反式脂肪酸普遍存在于牛羊肉、乳及乳制品等多种天然食物中。反刍动物↑(如牛、羊)体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占总脂肪酸的4%~11%,牛奶、羊奶中的含量约占3%~5%。还有一种是食用油脂的氢化加工产品,如豆油、色拉油和人造黄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一般在5%~45%之间,最高可达65%。长时间油脂高温烹制如油炸、烧烤也会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
↑↑ ↑反式脂肪酸其实是我们食用油脂的组成部分,我们常吃的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中,其主要成分都是脂肪酸。动物脂肪多为饱和脂肪酸,植物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从分子结构上讲,反式脂肪酸是一类不饱和脂肪酸,过多食用容易导致人体血脂升高,引发冠心病、动脉硬化、脑卒中等一系外心脑血管疾病。↑
↑↑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尤为显著。中老年群体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反式脂肪酸会促进血小板凝集,使血栓更加容易形成,或导致机体自身的抗血栓形成环境受到损害。实验证明,如果摄入含占总热量6%的反式脂肪酸,其全血凝集程度会明显增加,反式脂肪酸还会升高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水平,并使血清甘油三酯上升。反式脂肪酸很容易导致脑动脉硬化,也是老年血管性痴呆的重要致病因素。所以,中老年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应采取措施,避免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1、↑ ↑↑↑↑少吃反式脂肪酸含量多的食物↑↑
↑如各种洋快餐↑(包括炸薯条、炸鸡块、洋葱圈等)、烘烤食品(饼干、面包等)、沙拉酱,以及含有人造奶油、↑
↑起酥油的食品。需要注意的是,反式脂肪酸的名称在商标上标注为起“氢化植物油”、“植物起酥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植物奶袖”、“麦淇淋”、“起酥油”等,凡食品成分中含上列字样的,应尽量减少食用。↑↑
↑↑2、↑ ↑↑↑↑科学选择食用油↑↑
↑检测发现,牛油、羊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占总脂肪酸的↑4%~11%,色拉油和人造黄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一般在20%~45%之间,最高可达65%。所以,中老年朋友应少吃动物油脂,特别是牛、羊肉中的油;更不要选用经过多次加工的色拉油、调和油,应选用花生油、葵花籽抽、大豆油;不要长时间食用一种油品,应几种油换着吃。有条件的家庭最好选用红花籽油、橄榄油等较高档、含反式脂肪酸少的是拥有。每天吃油的量也有讲究,按照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推荐量,每人每天食用油的量为25克。↑
↑↑3、↑ ↑↑↑↑慎食乳制品↑↑
↑↑ ↑↑ ↑一般牛奶、羊奶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占总脂肪的3%~5%,每天饮用牛奶、羊奶不应超过300毫升,最好饮用脱脂牛奶。患心血管疾病的老人不可食用含大量奶油的乳制食品。↑
↑↑4、↑ ↑↑↑↑不吃油炸、烧烤食物↑↑
↑油脂经长时间的高温烹制如油炸、烧烤后,会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如油条、油饼、炸糕、煎角和麻团等,↑↑
↑因为制做这些油炸食物的油反复使用,而且经高温油炸,会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烧烤食物大多为牛羊肉,或用油脂腌制过,这些食品本身就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酸,再经过高温烤制,更增加了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因此,平时要少吃这些食物。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用蒸、煮、炖的方式烹制食物。并注意多吃粗粮、鱼、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健康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