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7-31


分享到:0

钢材品种结构调整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四个:↑↑ ↑

1↑↑重点解决国民经济各行业需要的关键钢材品种,包括轿车用钢、高速铁路用钢、造船用钢、机电用钢、石化用钢以及国防军工用的关键金属材料,特别是当前国内钢材品种中缺口最多、进口最大的钢材品种。↑↑ ↑

2↑↑增加板管生产能力,提高板管化。特别要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板管产品,如冷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冷轧硅钢片、冷轧不锈板、油井套管和油管、高压锅炉管等。↑↑ ↑

3↑↑解决钢材缺门品种,如宽度4m以上的宽厚板、1850mm以上的宽冷轧板、700以上大型H型钢等。对于这些钢材缺门品种,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资金条件,逐步予以解决。↑↑ ↑

4↑↑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及其产品,如叠轧薄板、热轧硅钢片、横列式轧机、复二重轧机、落后的中板轧机等。↑↑ ↑

五、推进科技进步、开发创新↑↑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实践证明,科技进步和开发创新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

在新发展时期,我国钢铁工业要继续吸收和采用世界钢铁工业先进技术,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钢铁工业,全面提高钢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同时,要搞好开发创新,在产品、工艺和设备上不断更新换代,特别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提高开发创新能力。不仅技术上要开发创新,在体制上和管理上也要开拓创新。↑↑ ↑

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用于科技进步和开发创新的投入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上,国家应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增大投入。↑↑ ↑

六、加快工艺现代化和设备大型化的进程↑↑ ↑

我国钢铁企业规模结构不够合理,一是大企业少,中小企业过多;二是主体生产设备中小型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先进技术和工艺的采用。和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虽然钢产量世界第一,但大部分都是由中小设备的产量叠加形成的,而不是由少数大型化设备通过大批量生产形成的。↑↑ ↑

工艺现代化、设备大型化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钢铁工业由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的必由之路。设备大型化不仅装备水平高,产品质量好,而且能源消耗低,劳动生产率高,而我国钢铁工业还有相当数量的设备,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容量过小,效率低下,与钢铁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不相适应,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急需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换代,向工艺现代化、设备大型化方向发展,使我国钢铁工业工艺装备在大型化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

七、加快组织结构调整,实现钢铁企业集团化↑↑ ↑

钢铁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是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资产重组和兼并,不仅是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趋势。我国钢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大多数企业受规模限制,产品竞争力不高。这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严重影响我国钢铁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当前钢铁工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

1↑↑当前钢铁企业集团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二:↑↑ ↑

一是已组建的钢铁企业集团整体规模相对偏小。从2001年世界主要钢铁企业钢产量排名来看,作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的中国,在前15名中只有宝钢一家;从国内情况来看,全国已组建各类企业集团2710家,在经营规模最大的前10名企业集团中,也是只有宝钢集团一家。↑↑ ↑

二是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进展缓慢。我国钢铁企业联合与重组工作已开展十年之久,到目前为止,已组建的钢铁企业集团为数不多,其产钢能力只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大部分钢铁企业尚未实现联合、兼并和资产重组,目前拟组建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还有若干家,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展迟缓,至今未能实现联合重组。↑↑ ↑

2↑↑组建↑↑大型钢铁企业集团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钢铁企业联合、兼并和资产重组是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一种大越势,也是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和突破口。当前,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已经到了必须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来推动产品结构和工艺装备结构调整的阶段。企业联合、兼并和资产重组已经成为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成败的关键,因此,要加大组织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组建大型钢铁集团是十分必要的。↑↑ ↑

3↑↑组建钢铁企业集团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各有千秋。从目前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按地区实行联合重组,组建钢铁企业集团。目前已组建的钢铁企业集团,大部分属于这种情况,即同一省份或者同一地区的钢铁企业实行联合重组,这种办法因不触动地方区划经济利益,实施起来比较容易;二是实行跨地区的联合重组。可以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也可考虑由大型企业兼并中小企业。这种方式,比同一地区联合重组难度要大;三是按专业化实行联合重组,如特钢企业集团、炭素制品集团、铁合金集团等。↑↑ ↑

4↑↑钢铁工业组织结构调整,要全国统一规划。根据21世纪↑↑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战略、钢材市场变化趋势、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条件,编制组建大型钢铁企业集团的规划方案,经科学论证后,组织实施。↑↑ ↑

八、按照市场需求,建设热轧薄板轧机↑↑ ↑

近年来,关于如何建设热轧薄板轧机议论颇多,现谈几点看法:↑↑ ↑

1↑↑当前,我国薄板生产能力不足,缺口较大,主要是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冷轧不锈板和冷轧硅钢片等。这是我国钢材品种中的主要矛盾,也是近年来进口数量最多的钢材品种。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按照市场需求,抓紧建设一批薄板轧机是十分必要的。↑↑ ↑

2↑↑建设薄板轧机,要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适应市场越来越高的需求。因此,今后不宜从国外引进落后的二手设备。↑↑ ↑

3↑↑热轧薄板轧机的选型问题,应当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具体条件来确定。在热轧薄板轧机中,常规热连轧机、薄板坯连铸连轧和炉卷轧机的工艺技术都在不断发展,装备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都可以作为建设热轧薄板轧机的选择对象。从目前情况看,还不存在谁淘汰谁、谁取代谁的问题。大量生产实践证明,常规热连轧和薄板坯连铸连轧两种生产工艺将会长时期地共同发展下去。其产品既有竞争,又有互补,共同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

4↑↑要重视全面研究和分析↑↑市场需求问题。发展薄板生产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来安排薄板轧机的建设,因此,首先要搞好薄板市场需求的调查和预测,全面研究和分析市场需求,实事求是地做好总量平衡,这是建设新的薄板轧机的重要前提条件。总之,要减少盲目重复建设。↑↑ ↑

5↑↑建设薄板轧机的风险问题。建设薄板轧机既有机遇,也有风险,新上项目要十分慎重。所谓机遇,就是目前我国薄板供不应求,缺口较大,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建设薄板轧机的主要风险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宏观失控,盲目发展,大量重复建设,造成薄板总量阶段性过剩;二是冷轧板机未能与热轧板机同步建设↑↑,在一定时期内,造成热轧板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三是虽有市场空间,因产品质量、成本和售后服务方面的问题,竞争力不强,无法占领薄板市场。↑↑ ↑

如果宏观控制不好,有可能出现上述情况,特别是第二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更大,热轧薄板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将会形成热轧薄板市场的过度竞争,产品价格下降,经济效益下滑。↑↑ ↑

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清洁式工厂↑↑ ↑

我国是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钢铁工业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

钢铁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

1↑↑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 ↑

2↑↑搞好环境保护,推进清洁生产。↑↑ ↑

3↑↑以节能降耗求生存、图发展。钢铁工业是耗能大户,能源消耗同国外相比差距很大,因此,节能降耗已经成为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

4↑↑钢铁工业废物综合利用。钢铁工业废物综合利用不仅是环保要求,对钢铁工业实现清洁生产,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后钢铁工业废物综合利用,主要是推广应用现有成熟的技术和产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综合利用率。↑↑ ↑

十、引导民营钢铁企业健康发展↑↑ ↑

近年来,我国民营钢铁企业获得了很大发展,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钢铁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在当前钢铁工业大调整、大转折时期,如何引导民营钢铁企业健康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崭新课题。↑↑ ↑

一民营钢铁企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

据初步统计,2001年民营钢铁企业的钢产量为↑↑ ↑

上接第3页1500万t左右,占全国钢产量的10%;生铁产量2000万t左右,占全国生铁产量的14%;钢材产量3000万t左右,占全国钢材产量的19%。生产钢材的主要品种为普通小型材、线材和热轧窄带钢。民营钢铁企业包括的范围很广,有普钢↑↑企业,也有特钢企业,还有独立的炼铁企业和独立的轧钢企业等等。↑↑ ↑

在市场的强劲拉动下,民营钢铁企业发展势头很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民营钢铁企业已有和在建炼钢生产能力2500万t左右。↑↑ ↑

二民营钢铁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低水平重复建设。我国钢材品种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钢材品种结构仍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普通型线材、中厚板、窄带钢等一般档次产品占钢材总产量的70%以上,生产能力过剩,而高档次的钢材品种,还需要大量进口。但是,现在有些民营钢铁企业扩建、新建的钢材品种,大部分是棒线材和热轧窄带钢↑↑,大部分属于重复建设的范畴。↑↑ ↑

2↑↑民营小钢厂发展过多过快。我国目前钢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1↑↑.↑↑↑8亿t,而且还在继续增加,而增长因素与小钢厂的迅速扩张有关。由于小钢厂发展过多过快,造成钢铁工业产业集中度明显下降。据初步统计,年产300万t以上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51↑↑.↑↑↑89%下降到2001年的46↑↑.↑↑↑63%,而50万t以下小钢厂的钢产量占全国的比生由14↑↑.↑↑↑42%上升到16↑↑.↑↑↑06%。↑↑ ↑

3↑↑加剧了不合理布局。由于民营企业在发展钢铁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很少考虑钢铁工业合理布局。例如华北地区钢铁生产↑↑能力过剩,每年有1200多万t钢材流向全国,同时华北地区又是严重缺水的地区,不宜再扩大钢铁生产规模。但是,华北地区钢铁发展过快,特别是河北唐山地区钢铁发展过分集中,已经形成一个钢铁产业群,如果各企业拟建的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唐山地区↑↑包括唐钢的钢铁综合能力将达到2000万t。↑↑ ↑

4↑↑环保欠账较多。↑↑ ↑

三关于民营钢铁企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设↑↑ ↑

民营钢铁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满足市场需求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应当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引导民营钢铁企业健康发展,使其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1↑↑将民营钢铁企业纳入国家钢铁行业发展规划,在符合行业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条件下,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钢铁企业健康发展。在政策上,对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一视同仁,实行公平竞争。↑↑ ↑

2↑↑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凡重大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无论国有钢铁企业还是民营钢铁企业,都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评估和审批。特别要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环境污染问题。↑↑ ↑

3↑↑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民营钢铁企业,应同国有钢铁企业一样进行整顿和治理,限期改造或淘汰。继续加大力度取缔土焦、小钢铁等企业,淘汰↑↑小高炉、小转炉等落后的工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