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地雷是因坦克的出现而产生,坦克又因反坦克地雷的存在而防不胜防。自1916年9月英军第一次将坦克用于战场,使德军一败涂地后,就显示出坦克集火力、机动力、防护力于一身的极大优势。而矛盾的规律又决定了有矛便有盾。为了对付这种庞大的钢铁怪物,德军于1918年首次用炮弹改装成反坦克地雷,用于实战。于是坦克与反坦克地雷就成了一对既相互依存又充满矛盾的连体儿。此后80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反坦克地雷已在保证杀伤威力的前提下,从“守株待兔”式的单一防御性兵器发展成为可攻可守可进可退的攻防兼备的兵器。↑↑↑
↑↑↑在众多的反坦克兵器中,反坦克地雷虽然是一种既相貌平平又是个头小的兵器,但它却可以阻止和主动攻击敌方坦克部队形动,割裂敌方坦克队形和瘫痪敌方坦克集群,是增大已方火力杀伤效果和稳定己方防御态势的有效作战兵器,在历次作战中,反坦克地雷无不给坦克以重大的杀伤。它亦是牵制和拦截敌方机械化部队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军中被地雷毁伤的坦克占整个毁伤坦克的21%,在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中,美军被地雷毁伤的坦克都占整个毁伤坦克的70%。在近年的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中,敌对双方都是把反坦克地雷作为一种重要的反坦克兵器应用于实战。据美军估算,布设10000枚炸履带和炸底甲的地雷场,就有毁伤4200辆坦克的潜在能力,即使其中只有半数地雷起作用,仍有毁伤2000辆坦克的能力。而10000枚地雷造价为300万美元至400万美元,仅相当于两辆豹↑↑↑-↑↑↑Ⅱ坦克或400枚至500枚“米兰”反坦克导弹的价格。然而用这些坦克或导弹无论如何也不具备有毁伤2000辆坦克的能力,可见使用反坦克地雷具有何等意义。战争实践还表明,反坦克地雷亦是弱军制胜强敌的有力兵器。↑↑↑
↑↑↑目前,尽管许多国家的坦克都积极采用了复合装甲、间隙装甲、披挂装甲以及更新的爆炸反应装甲等特种装甲技术,以保持坦克的陆战之王的称号,甚至现代主战坦克的正面前装甲已具备有抵抗空心装药破甲弹穿深1000mm厚均质钢装甲的能力,但是坦克的底甲、侧甲、顶甲以及履带等仍是防御的薄弱部位,因此,现在开发的智能地雷、自寻的地雷、遥控地雷等仍是现代坦克的致命克星。↑↑↑
↑↑↑有关地雷的构造、装药、引信、用材等,笔者在本刊2000年第一期业已简介过,不再重赘。这里只介绍一些地雷发展与使用情况。↑↑↑
↑↑↑当人们从坦克初上战场时的震惊中清醒过来后,便看清了这个能爬坡越壕、刀枪不入、喷吐火舌的庞然怪物,所以能横冲直撞,全靠一双钢铁脚板↑↑↑--↑↑↑履带。于是,在1918年便首次出现了反坦克地雷↑↑↑--↑↑↑炸履带地雷,只要坦克压上这种地雷,其履带等行驶部分便会被炸毁,变成瘫子,而后只能乖乖做俘虏,从而使坦克在战场上肆无忌惮的蛮劲便明显减弱。尽管首次使用的炸履带地雷结构简单,但起爆可靠,杀伤威力大,故至今人们仍然把许多新技术、新杀伤元件应用在这种地雷上,广泛用于局部战争中,炸断坦克履带,使其寸步难行。例如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布设的12种反坦克地雷中,就有10种主要是炸履带地雷。其中伊拉克布设的意大利生产的VS↑↑↑-↑↑↑2.2型塑料壳炸履带地雷就是一种,它是北约国家和经济共同体国家的标准地雷。该地雷为圆饼形、直径为240mm,内装B型混合炸药2.13kg,配用VS↑↑↑-↑↑↑N型气动压发引信,可在-40℃~+70℃的温度和潮湿地区以及1m深的浅水条件下使用,可以用飞机布撒,也可以人工埋设,当坦克压上地雷一部分,使其上方受到1800N的作用力时,地雷便起爆,炸断坦克履带,使其完全失去机动能力。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的坦克吃了不少这种地雷的苦头。↑↑↑
↑↑↑为了提高地雷炸坦克履带的命中率,许多国家还研制了长条形地雷。据英军试验证明,在地雷装药和总重量不变的条件下,条形炸履带地雷比圆饼形炸履带地雷命中率提高2倍。↑↑↑
↑↑↑近年来,很多国家还采用特种引信为炸履带地雷增加了命中率和威力,例如美军研制的M6A1反坦克地雷配上耐爆的M603机械压发引信或M600化学压发引信后,当地雷被炮弹炸起飞上空中,甚至起了火,或在核兵器爆炸后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作用下也不爆炸,而只有坦克压到地雷上受到一定的压力时,地雷才爆炸而炸毁坦克。因为在现代战争中,当两军对垒,集群坦克在行动前,首先要用火炮等兵器向前沿阵地和对方封锁线可能布设地雷区的地方进行地毯式轰炸,引爆对方可能布设的地雷场,然后集群坦克才迅速前进,冲入对方阵地。近年,美军在一次演习中,先用飞机、火炮一齐向业已布设好的地雷区展开地毯式轰炸,那炸点如同围棋盘上的棋子,密密麻麻,像要将整个雷区揭掉一层皮,有的地雷被掀出了地面,有的地雷被炸飞,有的地雷在冒烟……,显然,雷区通路已被打通。在炸弹停止爆炸的瞬间,↑↑↑(↑↑↑无人驾驶↑↑↑)↑↑↑坦克集群开足马力,蜂勇而上冲入雷区,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坦克的履带却接二连三地被地雷炸毁,大量坦克变成了瘫子。↑↑↑
↑↑↑尽管有了耐爆反坦克地雷,解决了防炮弹等的诱爆问题,但是这些地雷必须在坦克直接压上其顶盖一部分或三之一时,一般要受到1250N以上的压力才起爆,而且只炸坏履带与行动部分,坦克乘员还可即时修复好,重新投入战斗,同时爆炸半径也小,这样要布设一个防集群坦克的雷场,就需要很多地雷,成本也高。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近年研制出一种将聚能装药技术应用到地雷上,出现一种能使坦克肚皮开花、车毁人亡的炸底甲地雷。这种地雷即使坦克不直接碾压上,只要从它上方经过就会引爆,每个地雷的杀伤半径比炸履带地雷提高3倍以上,同时能击穿底甲,破坏坦克内部设备,杀伤乘员,使坦克瘫痪,无法修复。例如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使用的美国研制的BLU↑↑↑-↑↑↑91/B型反坦克地雷,就是一种炸底甲地雷。该地雷为扁圆形,直径为140mm,塑料壳内装0.8kg高分子粘结性炸药,配用磁感应引信,全地雷重1.7kg。当坦克从地雷上方通过时,不直接压触到地雷时,磁感应引信就会起作用,地雷便被引爆,可炸毁履带,炸穿底甲,同时高速度飞散的装甲破片又可以杀伤车内乘员和设备。↑↑↑
↑↑↑为了适应反机动作战的需要,目前许多国家都装备有不同类型的炸底甲地雷,例如瑞典按照北约组织规定的标准环境条件下,研制出的FVV↑↑↑-↑↑↑028型地雷,就是较先进的炸履带和炸底甲两用反坦克地雷。该地雷为圆盘形,直径250mm,塑料雷壳内装有3.5kg黑索金↑↑↑--↑↑↑梯恩梯混合炸药,配用磁感应引信,对炮弹爆炸和核爆炸的冲击波有很好的耐爆能力,可用人工或专用布雷车布设。当坦克从地雷上方驶过时,磁感应引信起作用引爆地雷,使坦克和整个底盘范围均处于被毁伤区,能同时炸毁履带,击穿底甲,并对坦克内部形成毁灭性的破坏和杀伤。↑↑↑
↑↑↑由于磁感应式引信应用到炸履带和炸底甲两用地雷上,使地雷在坦克通过的整个宽度上都起作用,与压发式炸履带地雷相比,杀伤范围增大了,布设同样大小的地雷场可以节约地雷50%~75%,而命中率却提高了2倍至3倍。同时,许多国家还利用坦克发动机辐射出的红外线、发出的噪音、震动等物理现象,研制了红外引信、声引信等,使反坦克地雷杀伤威力进一步增大,再加上耐爆引信的使用,使得坦克通过地雷区时如系羁绊和陷井。↑↑↑
↑↑↑无论是炸履带地雷还是炸底甲地雷,都需要坦克压上地雷或以地雷上方通过,才能使引信引爆地雷,可是有的地方因地形限制不能直接设置地雷。故人们又研制了一种路旁地雷,专门布设在道路旁、渡口旁等处,配制声↑↑↑-↑↑↑红外引信。震动↑↑↑-↑↑↑激光引信等,用来封锁道路、隘口、谷地、桥梁、码头以及在城市防御作战中控制要道等,专门用来作炸坦克的侧甲,它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常会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所以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制和装备各种炸侧甲地雷。例如法国研制的MIeF1炸侧甲地雷,外形酷似探照灯,呈圆柱形,长233mm,直径184mm,钢壳内装6.5kg黑索金↑↑↑--↑↑↑梯恩梯混合炸药,配制红外引信,可探测到相距80m、行驶速度为50~60km/h的坦克,而后发射地雷对坦克进行攻击。这种地雷能在40m距离上穿透80mm钢侧甲或在80m距离上穿透50mm钢侧甲后爆炸,在装甲背面产生大量的破片,杀伤乘员和毁伤坦克内部设备。↑↑↑
↑↑↑↑(↑↑↑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