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警世录-访故宫文物专家朱家溍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7-31


分享到:0

电磁辐射杀手↑↑↑ ↑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电器↑↑--↑↑↑彩电、家用电脑、微波炉、手机等相继进入千家万户,电磁辐射也就随之而来。只要有电的地方就有电磁辐射,电器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电磁污染列为继污水、废气之后的第三大公害。↑↑↑ ↑

电磁辐射破坏基因↑↑↑ ↑

电磁辐射对人类的危害分为热效应作用和非热效应作用。所谓热效应,就是高频电磁波对生物肌体细胞的“加热”作用。人体接受电磁辐射后,体内的极性分子会随着电磁场极性的变化做快速排列,在排列运动中,分子相互撞击、摩擦而产生巨大的热量,使肌体升温。如果吸收的辐射能很多,靠体温的调节无法把热量散发出去,则会引起体温升高,并进而引发各种症状。由于电磁波是穿透生物表层直接对内部组织“加热”,往往肌体表面看不出什么,而内部组织却已严重“烧伤”。由热效应引起的肌体升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心悸、头胀、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脏细胞病变、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视觉系统功能下降,引起白内障等;对生育系统的影响是性功能降低,男子精子质量降低,使孕妇发生自然流产、胎儿畸形等。↑↑↑ ↑

至于非热效应,这是低频波产生的影响,即人体被电磁波辐射后,体温并未明显提高,但已经干扰了人体的固有微弱电磁场,使血液、淋巴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造成细胞内的脱氧核酸受损和遗传基因发生突变畸形,进而诱发白血病和肿瘤,还会引起胚胎染色体改变,并导致婴儿的畸形或孕妇的自然流产。电磁辐射作用于神经系统,影响新陈代谢及脑电流,使人的行为发生变化及相关器官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及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甚至会诱发癌症。↑↑↑ ↑

电磁辐射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也产生很大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射频微波电磁辐射比较敏感,电磁辐射尤其对职业人群的危害很大,其症状主要表现在: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烦躁、白内障、小儿白血病、脑肿瘤、乳癌、妇女月经紊乱、皮肤老化、呼吸困难、腰酸背痛、视力衰退等。↑↑↑ ↑

研究表明,在2×10-7T以上的电磁波磁场中,人们患白血病的为正常的293倍;肌肉肿瘤为正常的326倍。↑↑↑ ↑

电磁辐射致使畸形儿增加↑↑↑ ↑

从1980年到最近,美国、加拿大、日本、波兰、瑞士、芬兰等国,对8~14708名接触VDT的孕妇与未接触的对照组怀孕妇女相比,结果流产率为145%~290%,对照组为55%~213%。大部分报告均得出“流产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结论。↑↑↑ ↑

1995年,上海某医院一位妇产科专家进行孕期跟踪时发现,两位长期接触电脑屏幕的孕妇,双双产下畸胎,而她们既没有不良家族病史,也没有在孕期内滥用药物。同时,有人对16名电脑屏幕操作员进行调查时发现,接触组月经紊乱明显高于对照组,接触组8人怀孕,4人6次出现异常妊娠,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

我国每年有2000万儿童出生,其中有35万为缺陷儿,与前几年相比,缺陷儿明显增加。有关专家研究表明,缺陷儿的增加与我国近年来的电磁辐射污染日趋严重有关。电磁辐射不仅危害了当代人的健康,也影响到下一代。研究证实,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下,电磁强度只要达到1×10-7T,就可使抗体无法和血癌细胞结合,如果达到1×10-6T,则可使胸腺细胞死亡,免疫力下降,若达到4×10-6T,则胚胎发育异常,导致畸形儿。↑↑↑ ↑

家用电器也是健康的杀手↑↑↑ ↑

家用电器危害性比较大的主要有电褥子、微波炉、电脑、冰箱、吸尘器、手机等。↑↑↑ ↑

电褥子是电器产品中长时间与身体发生密切接触的典型产品。疫学调查表明电褥子直接接触皮肤,而且使休息状态细胞长时间处于电磁波中,从而引起人体健康障碍。据1986年报告,使用电褥子的孕妇发生流产及异常现象比率高于不使用电褥子的孕妇。↑↑↑↑微波炉是现代化烹饪工具,深受城市主妇欢迎。不过,美国有份调查实验报告指出,微波炉释放的电磁场,会令人不安,容易激发家庭冲突。因微波炉的电磁线对人体大脑有不良的影响,能令人生怒或情绪沮丧。微波炉所产生的电磁波会诱发白内障,导致大脑异常。现在我们已知道所有家用电器中微波炉的磁场最高。电脑的辐射也很大,但辐射最大的是主机,在2m内均有较强的辐射,严格的讲我国目前没有生产出带有绿色标志的电脑,所有育龄妇女尤其要注意,不要经常在电脑面前工作,否则将严重影响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