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盲雷达的方法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7-31


分享到:0

现代战争中,警戒系统,武器系统威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雷达的正常工作。因此,敌对双方必然围绕着雷达展开激烈的斗争,即雷达对抗的电子战。在1991年1月17日凌晨,万赖俱寂的巴格达,突然,传来一阵雷鸣般的响声,紧接着便是一阵阵猛烈的爆炸声,巴格达顿时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40分钟过去了,整个城市才实行灯火管制,2小时后,伊军方才做出了应有的反应。这就是海湾战争爆发初始时戏剧性的一幕。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伊拉克方面为什么事先竟一点没察觉原来,在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及其侵占的科威特实施大规模空袭前5小时,美国海空军就出动了预警飞机,对伊拉克、科威特、波斯湾等预定空袭的数万平方公里的作战区域进行了全方位的电子侦察,截获了伊军防空雷达频率等大量电子情报,掌握了伊军防空电磁特性。同时,在空袭前20~10分钟内,美海空军又出动EA↑↑-↑↑↑6B型电子干扰飞机,在距伊军目标区160km的空域沿田径跑道形航迹航行,对伊军防空雷达系统实施强电磁干扰和压制,使伊军的雷达迷盲、通信中断、兵器控、指挥瘫痪。从而确保了多国部队在整个战场上的制空权和作战飞机的生存能力。↑↑↑ ↑

雷达是靠接收的目标反射回来的微弱回波来发现和测定目标的。如果不是目标的回波,而是与雷达工作频率相同的其他电波进入雷达接收机、就会对雷达接收机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 ↑

与敌雷达作斗争通常采用两种办法。一是用火力摧毁,但这不是经常能实现的,尤其是对敌纵深内的隐蔽雷达很难进行火力摧毁;二是进行干扰,战场上经常使用的办法就是对敌雷达实施干扰。最有效地办法,就是利用干扰器材反射无线电波对敌雷达进行干扰。干扰器材主要有3类。↑↑↑ ↑

箔条干扰。这类干扰物有箔条类↑↑(↑↑↑如铝箔条、锡箔条等↑↑)↑↑↑、丝类↑↑(↑↑↑如铝丝、镀锌玻璃丝、镀锡尼龙丝等↑↑)↑↑↑。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当箔条的长度等于照射它的雷达波长的1/2时,雷达波能在每根箔条上都能引起较强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又能引起较强的电波发射,即反射。这样大量箔条反射的雷达波进入雷达接收机就形成干扰信号,最后在雷达荧光屏上呈现很亮的光标,比目标回波亮得多,就对雷达探侧目标造成干扰。如果投放的箔条很密集,由于每根箔条都能反射雷达无线电波,这样就会使雷达荧光屏上光标连成一片,对雷达造成压制性干扰;如果投放的箔条疏散,就会形成许多小的干扰区,它们反射的雷达波显示在荧光屏上就与目标回波很相似,可以作为空中假目标,对雷达进行欺骗性干扰,使雷达操作人员难分辨真假。由于这种箔条很轻,停留在空中的时间长,所以干扰时间也长,可以作为飞机、舰艇等的自卫“武器”。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3年7月25日,英国首先出动11架飞机,从德国汉堡市的高空向下抛撒了有几种不同长度、用纯铝制作的箔条共计25多亿根,顿时,汉堡市上空到处都飞散有杂乱无章的金属箔条。这些箔条所反射的电波在德国雷达荧光屏上持续了25分钟之多,在荧光屏上出现了成千上万架飞机,瞬间,使德国的雷达操作人员以及指挥人员出现了一片惊慌混乱,趁此,英国出动了790多架轰炸机群投下了上万吨的燃烧弹和高度爆炸性炸弹,使汉堡市成为一片火海,至使马路上的沥青都烧了起来,有数万人伤亡,使汉堡这个德国工业基地和军工基地城市受到重创,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受到的最具有毁灭性的一次空袭。而英国仅损伤飞机40余架,可以说是大获全胜,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亦正是由于这次反雷达战成功,使小小的金属箔条在战争中的作用名声大噪,从此为无线电对抗的电子战开创了新路。↑↑↑ ↑

箔条可以用飞机、降落伞投撒,也可以做成箔条弹,用火箭或专用发射装置发射,也可以是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舰艇等自带若干箔条,当飞机等发现自己被敌方雷达跟踪时,立即投撒干扰箔条,即可诱使敌方雷达去跟踪干扰箔条,飞机等则可逃之夭夭。由于这种干扰效果显著,价格便宜,故在现代战争中,许多国家都仍在积极研究、生产和使用。↑↑↑ ↑

电离气悬体干扰。电离气悬体就是利用飞机或火箭的喷气发动机,在空中喷洒如钠、钾、铯等容易燃烧电离的金属粉末。因为这些金属粉末在高温气流作用下产生电离,使空气产生电离区,在空间局部区域形成等离子云,它能象云彩一样长时间悬浮在空中。这种等离子云能强烈地反射雷达波,对雷达波造成压制性干扰。例如1968年前苏联侵占前捷克斯洛伐克时,为隐蔽其空中行动,就是使用这种电离气悬体,对北约国家监视布拉格上空的雷达网进行干扰,造成其雷达荧光屏上呈现一片白雾,完全丧失了对空警戒能力。趁此,苏联空降兵在6小时内就控制了布拉格。另外,将含有金属化合物微粒↑↑(↑↑↑直径1~100μm↑↑)↑↑↑的环氧树脂、聚乙烯树脂等可发泡的高分子物质,随喷气发动机的喷气流一起喷出,在空气中会遇冷雾化形成悬浮状泡沫塑料微粒,也能干扰雷达波。同时,上述方法对红外频段、激光和可见光的探测也是很有效的全频谱的无源干扰物。↑↑↑ ↑

角反射器干扰。角反射器可以用互相垂直相交的3块金属↑↑(↑↑↑如纯铝等↑↑)↑↑↑平面板做成,也可以用铝管、木杆做成骨架,再用纯铝等金属或镀锌、镀锡等的尼龙丝织物做反射面,做成折迭式的角反射器,这些角反射器可以把雷达射来的无线电波按原来的方向反射回去。因为金属异体平面对无线电波呈镜面反射,电波射到角反射器的任何一个平面上,都是经过3次镜面反射,所以电波仍按照原入射方向平行地反射回去。经角反射器反射的雷达波在荧光屏上呈现的光标比目标回波的光标要强得多,例如一个边长40cm的角反射器,其反射强度相当于一辆重型坦克的反射强度。同时,用角反射器也可以模拟各种目标,例如机场、仓库、桥梁、水坝、工厂等。还可以将角反射器放在机动车辆或小型飞行器上模拟运动目标,靠这些假目标,对雷达造成欺骗性干扰。例如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就用镀金属的塑料板和胶合板等制造了大量角反射器,布置在各个基地和运动器械上,真真假假,使多国部队的多枚导弹被诱惑上当受骗。↑↑↑ ↑

用许多角反射器按照一定的间隔距离排列,构成面积设置或一线设置,只要各角反射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雷达的分辨率,就能对雷达造成压制性干扰。利用这种角反射器干扰,主要是能提高目标背景反射雷达波的强度,使雷达荧光屏上目标回波淹没在背景回波之中。采用角反射器的最大优点是对各种雷达均能造成干扰。↑↑↑ ↑

目前,各种新型角反射器不断被应用,例如美国大量采用用镀金属尼龙网制成的角反射器,就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和反射截面大等特点。同时,能用飞机、火箭大量抛投,使角反射器能在空中自动展开成需要的角度,这就大大提高了角反射器的使用范围和效果。↑↑↑ ↑

目前出现了各种隐形技术在武器装备上的应用,如目前获得较广泛应用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就是将各种铁氧体等材料配制成涂料涂敷在飞机、舰艇、坦克、火炮等目标的表面上,便能将射来的雷达波绝大部分吸收或散射掉,而使反射回雷达接收机的电磁波极其微弱,以至无法辨识和发现目标,从而使目标隐蔽起来。这种隐形技术的出现又给雷达侦察与反雷达侦察的电子战技术增添了新的活力,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

作者单位: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