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渝生]:然后引发了近代史上三次技术革命,蒸汽机革命、电力革命,以及20世纪前30年代的物理学革命。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已经成为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比如宇宙的大爆炸模型、全球大地构造的板块模型、人类遗传基因DNA模型等五大模型的基础都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特别是量子力学。我们现在讲八大高新技术、十大高新技术,20世纪的高新技术全部的基础是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加上DNA双螺旋结构,这是20世纪的三大理论基础。但是DNA双螺旋结构也是把物理学交叉理论引进去的。 [↑↑↑↑
↑↑ ↑[王渝生]:现在中国科技馆的核心就是物理学的大实验室,主要就是力学、声、光、电,全是跟物理学有关的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所以我参加这样的会议,要把物理学未来的发展和科技馆的新馆建设结合起来。这次是真的“狼来了”,十万二千平方米,十亿八千九百万,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复了我们的立项方案,争取在明年3月1号开工,2007年底以前建成中国科技馆,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可以开放,至少是部分开放。中国科技馆的原址就交给北京市,北京市干什么用呢?王岐山说北京有了中国科技馆,我们不再建北京科技馆,但是要保留现有的社会公益性,最好还是作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文化活动场所。中国科技馆的新馆建设,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条件,必须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要依靠科研院所、大学和科技团队搞基础科学,要依靠国内外的企业搞高新技术,所以现在有几个学会都愿意承担中国科技馆新馆的建设,反映物理学的进展和未来。 [↑↑↑
↑↑ ↑[王渝生]:我们响应杨理事长的号召,世界物理年在中国科普活动,至少在科技馆,四月份有“穿越时空的物理之光”展览,另外还有“爱因斯坦伟人展”,七月份有“爱因斯坦展览”,八月份在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也有关于物理年和爱因斯坦的科普展览。从4月份到10月份,我们要举办一些面向领导干部、面向青少年的关于物理年和爱因斯坦的科普报告,同时我们还制作发行一盘物理学教学光盘,周光召主席给我们题词。这次中国科技馆为世界物理年、爱因斯坦纪念100年还是做了很大的工作,大家一定要光临指导。谢谢大家! [↑↑↑
↑↑ ↑[陈佳洱]:“物理”两个字在中国最早出现是在2300年前,所有物体的规律都要研究。“物理”两个字后来是从日本引进来的。 [↑↑↑
↑↑ ↑[王渝生]:细推物理,“细”就是指细致的观察实验,“推”就是严密的逻辑推理。格物致知,没有物就没有理。 [↑↑↑
↑↑ ↑[陈佳洱]:整个物理史是不断跨越的历史,而且是人才辈出的历史。爱因斯坦26岁提出光量子理论,玻尔28岁提出原子量子论,我们要鼓励年轻人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今天我们很高兴有年轻人来参加这个会议,我们中国的年轻人应该在物理学上崭露头角,寄希望于年轻人。 [↑↑↑
↑↑ ↑[何祚庥]:格物致知。“格”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研究,还有一种解释是变革事物。变革事物是在变化事物中认识世界。朱熹的格物致知是研究。 [↑↑↑
↑↑ ↑[王渝生]:敬畏自然的“畏”是什么意思?后生可畏是不是就是年轻人很可怕?我查汉语小辞典,第一层意思是可怕,第二层意思是尊敬。“敬畏大自然”是害怕还是尊敬?后生可畏主要是指尊重,而不是可怕。 [↑↑↑
↑↑ ↑[黄楠森]:大力弘扬物理学科学精神,在纪念相对论创立100周年之际,作为一个工作者,我深感要大力弘扬物理学的科学精神。一方面物理学是最古老、最成熟的科学之一,其科学精神是各门科学的典范,另一方面深化到各个科学的领域,特别是深化于现代化的建设,是最迫切共同需要的精神就是科学精神。现代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科学化,和谐社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科学精神主导的社会。如果科学精神这么重要,那么物理学所代表的科学精神究竟包括什么内容呢?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10:23]↑
↑↑ ↑[黄楠森]:第一,科学精神首要组成部分就是求真务实,从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和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防止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谈论问题。物理学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精神。有些学者认为与外部世界一致是古典物理学的思想,而现代物理学所涉及的是与主体联系在一起的世界,而不是与主体不管的外部世界,这就出现一个问题,科学还要不要求真?或者说求真是不是要认识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相一致。我认为现代物理学并未改变物理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量子力学证明我们对微观粒子的认识中包含不正确的认识,这种客观性仍然是不以测量者的意志为转移。 [↑↑↑
↑↑ ↑[黄楠森]:其实人们对宏观物质的认识,科学家可以认识生物个体的真实情况。人们的认识总有一定的主体性,但是并不妨碍认识的客观性,往往主体性往往是帮助达到客观性的认识手段。 [↑↑↑
↑↑ ↑[黄楠森]:其次,科学精神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与时俱进。思想僵化是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与时俱进所说的“时”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对象,一个是社会历史环境,包括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科学是对象的反映,对象变了科学当然要变,对象没有变,但是对象所处的历史环境变了,那么人是科学对象的条件和方法变了,科学也要变。科学的首要精神既然是求真务实,如果它的对象和它的环境都变了,科学却原地不动,能够说是求真务实吗?物理说的与时俱进的特点是一场鲜明的从古典物理学发展到现代物理学,就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100年来的物理学更是日新月异,新观点层出不穷,与时俱进作为一种科学精神但是并不同于相对主义,相对主义把科学史上不同理论的出现看成是后期的理论推翻了现行理论的过程,像改朝换代一样。诚然在物理史上有些理论是被推翻了,但是只要被实践证明的理论就只会被修正、改善、发展,而不会被根本推翻。任何一门科学当其与时俱进的时候,总是有着一脉相承的。 [↑↑↑
↑↑ ↑[黄楠森]:第三,科学精神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密切联系实践。物理学和其它科学都是源于实践、归于实践,都是与人类社会实践分不开的,科学本身就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在实践中,特别是在科学实验中不断前进的,他们的各种原理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物理学与实践的密切关系在各种科学中又是非常突出的,物理学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实践科学,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都会自发地或者自觉地接触到各式各样的物理学原理,物理学作为科学就是人类系统化推理的结果。 [↑↑↑
↑↑ ↑[黄楠森]:物理学的出现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物理学与其它科学与社会实践互相作用、互相影响、难以分开。科学推动下的工业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但是同时也造成了人类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结果,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人把这种恶果的造成归罪于人类对科学的运用,人对科学的运用不当是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不应当笼统地否定科学的运用,否定科学的实践功能,相反,科学运用不当造成的恶果也只能用正确的运用科学来消除和防治。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科学与实践的关系,而不能削弱科学的实践性。 [↑↑↑
↑↑ ↑[黄楠森]: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密切联系实践是科学精神,作为一个哲学工作者,我认为哲学特别应该发扬这种精神,把哲学作为科学的建设和发展,而这个问题在哲学界现在是争论最大的一个问题。所以我经常提出这么一个观点,要把哲学作为科学的建设和发展。谢谢大家! [↑↑↑
↑↑ ↑[金吾伦]:我是社会科学院的,物理学的基础作用与社会组织畅想。物理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物理学不但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塑造了人类的思想,也通过应用在形而下和形而中的情况下改变着人类的世界。物理学不但为科学发展提供原理和知识,而且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直接巨大的冲击。 [↑↑↑
↑↑ ↑[金吾伦]:我们还要看到,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科学创造精神,对我们今天倡导自主创新起着重大的鼓舞作用。我们知道,从宇宙诞生的那一刻起,事物之间有了组织形式,形成了原子核,原子又分成分子,形成了今天不断增加变化的宇宙。物理学正是研究了解他们相互作用和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组织结构实际上是一个系统的有序性的表现,古希腊的原子论认为物质组成中最基本的就是原子,原子是组成整个宇宙的基本单元,宇宙万物之间力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宇宙组织。 [↑↑↑
↑↑ ↑[金吾伦]:20世纪前3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前沿出现了一大批讲突变论、分理论等等新兴学科,他们的研究对象尽管不同,但是都有共同特点,他们都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他们都是物理学新分子研究的对象,这些复杂性研究是研究自然界的自组织的。所谓复杂性研究是从非组织的研究现在已经进入到最组织的研究过程,这种组织不同于传统封闭式的组织,而是开放的组织,最好的组织形式是有序和无序的结合,这是一种最好的组织。 [↑↑↑
↑↑ ↑[金吾伦]:组织的重要性我们越来越有深刻的认识,现在也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重视,从物理学社会组织的变革有非常深刻的印象。近代科学以来,牛顿力学的机械观把宇宙看作一个大机械,人是这个机械里的螺丝钉,也有人说人也是机器,社会与人和其它物质一样按照严格的规律运行。在现代社会里,最有效的组织只具有等级制度特征的,如条件稳定,等级制度结构就起作用,具体责任的把握和预见性,等级制度是高度正规化、标准化的,以便进行组织协调,所以适用于大规模的有效组织工作。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要以牺牲个人的自主性为代价,而且是在不确定和形势变化中失去效益。 [↑↑↑
↑↑ ↑[金吾伦]:等级制还可能产生其它的问题,低效、拖拉、逃避责任等等,这种组织结构造成了我们看到的一种组织方面的弊端、社会方面的弊端,也在我们今天生活中反映出来。20世纪物理学革命已经给我们人类的世界观带来巨大的变化,要有新观念、组织观念的变革,宇宙不是机器,人也不是机器,新的组织要与人相协调,应该是机动灵活、适应性强、有活力、能够鼓励各种人参与。物理学的形成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组织结构不再应该保持原来的机械论形成的金字塔结构和等级结构,应该有一个重要的变化,这是物理学给我们的启示。 [↑↑↑
↑↑ ↑[金吾伦]:物理学对人类组织、社会组织的变革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物理实验室的建立,有一个组织管理学家1905年建立了物理实验室,这个物理实验室是通用电器公司建立的,他把科学和科学工作组织有目的的技术创新,又通过技术创新使当时产生的社会现象,大公司本身继续包含技术创新,社会组织建立了一个物理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同时反过来对社会组织起作用,推动社会组织的创新。所以现在的科学研究表明物理学为人类社会组织有很大的贡献,这种贡献是巨大、深刻的,也是多方面,对人类组织管理创新是不可忽视的,对我们重视物理学,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一定会有重要的作用。谢谢! [↑↑↑
↑↑ ↑[叶沿林]:第一,作为地方物理学会,在世界物理年,在市科协的领导下标准我们做若干件事情。一个,北京市今年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物理教师年会,大学老师和中学老师一块儿交流,这些年中学的物理教育变化非常大,大学的教育变化也非常大,在接口上出了很多问题,所以这块要做一些交流。另外有一些活动,在北京几个重点中学组织上千人的报告,在大学校园里都会有物理月活动,希望大家多支持这些活动,另外还有一些学术会议。 [↑↑↑
↑↑ ↑[叶沿林]:第二,我们学校工作涉及到物理教育的困惑。作为基础学科的教育,应该说我们的状况可能比西方国家,对学生、对社会的感知来讲,我们可能比西方国家好一点。学生这十多年来,尽管有方方面面的冲击,数理化学科的招生以及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还是相当不错的,可能是传统家长希望孩子学点真东西,比较虚的、比较时髦的东西他们感觉不踏实,现在这个问题更明显了,大家还是重视基础学科的学习。从学校的教育来讲,这十几年,教育部提倡淡化专业、拓宽基础,因此在高等校园里基础学科的教育凝聚了几百年的精华,在人才素质的塑造上起作用,相信这些人出去以后,社会变化非常之快,办培训班很好,要办教育是有问题的,所以说基础学科的作用越来越大。现在社会并不太理解这件事,尤其在咱们国家,在西方还好一点,数理化的用处比较大。现在人才交流招聘场所都是一对一的,比如要计算机的、信息的,就看你大学有没有学过这门科。人的素质还是第一位的,但是在用人层面还有一些缺失。 [↑↑↑
↑↑ ↑[叶沿林]:物理学转移人才的能力非常之强,我们做过一个统计,改革开放以后,80年代初期毕业的学生,在北大毕业的,60%左右都是转出去的,都干得非常好,基本上都认为自己学物理学对的,这个学科对人素质的凝聚、塑造到其它领域是适合的,但是在用人部门还有一些缺失。 [↑↑↑
↑↑ ↑[叶沿林]:第三,今天这个会议开得非常好,把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家组织到一块。物理学,我们更多是说它的科学功能、技术功能,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文化功能和精神功能不太体现出来,这可能要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继续发扬。 [↑↑↑
↑↑ ↑[叶沿林]:过去100年,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出来,这不仅仅是科学的冲击,相当程度上是精神的冲击。100多年前,科学就是牛顿所谓的科学大厦,所有的东西都设计好了,是真理的大厦,这种东西对当时19世纪末的哲学影响非常之大,客观真理,只要认识它、应用它问题都可以解决,一直到现在都在影响着我们。爱因斯坦量子力学出现以后,在科学界,在学者们的心目中的科学变了,因为量子力学、相对论有一些革命性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