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儿童铅中毒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7-31


分享到:0

儿童铅中毒严重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发育和体格生长,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环境中对儿童威胁最大的是铅。世界各国对儿童铅中毒的研究和预防都十分重视,有的还以法律的形式来加以保证。在我国,儿童铅中毒尚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专家指出,铅中毒正在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第一大慢性“杀手”。↑↑↑ ↑

儿童铅中毒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

铅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重金属元素,在自然界普遍存在,铅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自古以来就有记载。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铅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血铅水平越高,对机体的影响就越大,而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最为严重。↑↑↑ ↑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上海、沈阳等工业化的大城市铅中毒的现象都比较严重。在北京一个市区和两个郊区儿童的血铅测定中,浓度超标的分别占16↑↑.↑↑↑8%、80↑↑.↑↑↑4%和64↑↑.↑↑↑9%。研究表明,血铅高的一组儿童的总智商、操作智商、语言智商分别比低血铅的一组落后14分、14分和13分,而每升血液中铅的浓度上升100μg,儿童的身高则降低1↑↑.↑↑↑3cm。山西儿童医院“儿童铅中毒防治研究”课题组作出的调查研究表明:太原市40%的儿童处于亚临床类型铅中毒,近郊区和工业区儿童的血铅水平普遍高于普通市区的儿童。综合全国部分城市所做的儿童血铅水平测定也表明:几乎所有生活在工业区内的儿童都会受到铅中毒的危害,在汽车流量较大的公路主干道及立交桥附近居住生活的儿童的血铅水平较高。↑↑↑ ↑

由于儿童铅中毒的发生发展具有隐匿性,早期常无典型临床表现,因此其危害性极易被低估。但大量的研究表明,重金属铅是人体多系统、多亲和性毒物,特别是对胎盘和神经系统的亲和率高,对胎儿和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行为、智力发育会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

铅对儿童神经系统是一种极为敏感的毒物,其损害作用从胎儿期就开始了。而胎盘对铅几乎不起或只起微弱的屏障作用,因此铅很容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如果在其尚未发育成熟前就受到铅的毒害,从而导致各种严重的远期后果。这也说明,血铅在很低的水平即可对儿童的智能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

婴幼儿及儿童的神经系统对铅蓄积所引起的毒性较成年人更为敏感,可慢性导致中毒性脑病,此病发生缓慢,常无特征性,其症状常有兴奋和倦睡、肠胃不适症状、运动失调、头痛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脱离铅污染环境虽然可以使血铅的水平下降,但并不能使已经受损的神经系统恢复正常,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害作用是不可逆的。↑↑↑ ↑

此外,儿童长期接触低浓度铅可引起行为功能改变,常见的有空间综合能力下降、多动、哭闹、神经衰弱、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下降,产生学习障碍等。如果儿童期持续接触铅还可导致青年期的中枢神经功能低下、持久性学习困难。铅还能抑制血红素的生成而引起儿童贫血。↑↑↑ ↑

无所不在的铅污染↑↑↑ ↑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都市化进程的加快,铅污染已不再是职业性疾病,而已成为生活中常见的污染源和危险因素。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含铅用品、食品和尘土等都成为常见的含铅源。大气中的铅主要来自于工业和交通等方面的污染,如含铅汽油燃烧后,有85%的含铅汽车尾气被排入大气,这些废气在城市高温、无风的环境下不易扩散,常在1米以下的高度聚集,与儿童呼吸带高度一致,因此,儿童通过呼吸摄入体内的铅远远高于成人。儿童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的特点,也使儿童消化道对铅的吸收率高出成人数倍,但儿童铅的排泄率仅为成人的约三分之二,约有1/3的铅会滞留在儿童体内。而其中有25%通过血液向软组织中转移,对肌体危害更重↑↑(↑↑↑成人仅有5%体内铅存在血液中转移↑↑)↑↑↑。↑↑↑ ↑

铅的另一个来源是食品污染,用含铅的生铁炉膛制作的爆米花、制作过程中加入氧化铅的皮蛋、杀虫剂喷洒过的水果等食品都可能有较高浓度的铅,一旦被食入便会造成铅蓄积。由于铅的毒性持久,半衰期长达14年,因此人体中的铅浓度通常是环境中的5倍。地球上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铅尘,它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土壤是自然界中铅的最大储存库,这些铅会沉积到谷物和蔬菜当中,造成污染。当人们每日清晨第一次打开水龙头放出的水,也含有隔夜沉积在生铁水龙头中的铅。另外,油漆、陶瓷、化妆品等日常用品中也可能会含有铅,特别是在家装和家具涂料中。另有报告表明,部分儿童玩具和学习用品的铅含量普遍较高,儿童的生活习性决定了他们喜爱一些彩色玩具、铅笔、蜡笔等并有衔咬的习惯,这些学习用具表面油漆含有的铅化合物通过儿童手摸口啃即可直接摄入铅。↑↑↑ ↑

关键在预防↑↑↑ ↑

由于铅中毒所造成的神经系统损害的不可逆性,专家指出,儿童铅中毒的预防比治疗更具有意义。环境铅污染是儿童接触铅的最根本的原因,因此预防儿童铅接触的有效措施是加强环境干预,降低环境中铅的污染水平,通过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改进生产工艺等措施来降低环境中的铅浓度,达到降低儿童铅接触水平的目的,家长也要少带小孩子到车流量大的马路边玩耍或长期停留。↑↑↑ ↑

同时要教育和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一般洗手可消除90%~95%附着在手上的铅;为避免消化道摄入铅,要特别强调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不要用嘴去咬,或者吸吮铅笔文具,以免把颜料、油漆吸入体内;吃东西之前要认真洗手,尽量少食吃松花蛋、爆米花,多吃牛奶、鸡蛋、肉类、海产品,这类食品中钙、铁、锌含量多,有助拮抗铅的吸收。最新研究表明增加膳食钙的摄入量除了对儿童骨质发育有益外,还能降低胃肠道对铅的吸收和骨铅的蓄积,可有效减少儿童铅的吸收,降低铅的毒性。对于低浓度接触铅的儿童,膳食中增加钙的摄入量可有效地降低铅的吸收。有条件的家庭最好给孩子每天早晚各饮一袋牛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血铅水平高于10μg/dL,无论是否有无症状,都确定为铅中毒,都应该定期驱铅,争取达到血铅为零的水平。严重的铅中毒需要在医院接受正规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