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巨无霸”怎样扫除“绊脚石”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7-31


分享到:0

航母编队是当今海上首屈一指的作战兵力“集大成者”,因其强大的作战能力而被称为海上“巨无霸”。但“巨无霸”并非无懈可击,航母编队也有隐忧。反舰导弹、核潜艇和水雷就是它的三大克星,其中,水雷是航空母舰的“绊脚石”,可以以静制动,滞阻航母。↑↑↑ ↑

与庞大的航母相比,只有汽油桶大小,长度只有几米的水雷实在显得太微不足道了。如果说当今的航母编队对导弹、飞机和潜艇可以进行有效的防御,那么对于深藏在大洋中几百米深处的水雷来说,航母编队的强大防御系统就如同虚设。↑↑↑ ↑

一是由于海水的不透明性以及海底泥沙运动等因素,形成了对水雷的长期隐蔽而难以探测的自然环境条件,同时,由于水雷在壳体材料上的进步,外形上的多样变化技术的应用,造成了在电子和航天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即使应用先进侦察卫星、雷达以及声纳等先进设备,在侦察和识别水中、海底的类似水雷大小尺寸的小目标时,也是“海底捞针”,很难做到一个不漏。↑↑↑ ↑

二是航母这个庞然大物所固有的目标特性对水雷来说是绝对的攻击目标。几万吨级的航母所产生的水压场是相当大的,几百米长、几十米宽、二十几层楼房高的钢铁巨兽所固有的磁场也是很大的,而航母的几十万匹马力↑↑(↑↑↑1马力=735↑↑.↑↑↑5W↑↑)↑↑↑的推进动力所产生的宽带声场也是巨大的,这三个超强的目标特性会帮助水雷准确而有效地击中航母的要害部位。↑↑↑ ↑

水雷尽管价格低廉,结构简单,但它具有易布难扫、隐蔽性强、破坏威力大、威胁时间长等优点,特别是它可以等待目标数周,数月或数年之久。水雷的战斗有效期一般可达1~5年,可构成长期威胁,而炸弹或导弹如果丧失目标,在几秒钟之内即结束其寿命。因此水雷在目前和未来反航母的作战行动中仍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尤其是现代微电子技术、火箭技术和自动寻的技术在水雷中的应用使现代水雷对目标的探测、识别和精确打击能力大大提高,走上了智能化和水雷、鱼雷、导弹一体化的道路。它集现代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自动目标识别、优选攻击时间、优选打击部位、火箭快速上浮、自动跟踪目标等功能,具有空、潜、舰及民船等多种平台布放能力,布设深度大↑↑(↑↑↑可达水下2000m↑↑)↑↑↑,破坏威力大、隐身性能好。可以说现代水雷足以对航母构成严重威胁,尽管常规装药的现代水雷难以直接击毁整个航母,但足以对航母予以重创。↑↑↑ ↑

如果在航母经过的航线水下200m的深处有一枚火箭上浮定向攻击水雷,当装有多种高灵敏度传感器的水雷引信在探测并分析了航母的巨大目标特性后,水雷的智能控制系统会选择在最佳时间把火箭发动机点火,以每秒100m的速度,以最佳的攻击角度直接攻击航母的水下要害部位↑↑(↑↑↑如推进器↑↑)↑↑↑。如果该水雷是1000kg当量的装药,那么它在水下爆炸的成功相当于在空气中700tTNT的爆炸成功,是可以有效地摧毁航母的推进器,使其退出战斗序列。对于航母来说,在水雷的火箭发动机点火的瞬间,即使能探测到些什么,但在短短的2秒多的时间内,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有效的反应。↑↑↑ ↑

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于在反水雷发展中的决策失误进行了反思,加大了对反水雷的投入,特别是对航母编队的反水雷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在21世纪初,将形成由攻击型核潜艇为控制平台的远程遥控水下侦察系统,以导弹驱逐舰为控制平台的半潜式遥控猎雷系统和以舰载直升机为主力的快速反水雷系统组成的大范围、多层次的航母编队反水雷体系。↑↑↑ ↑

航母编队反水雷的第一道防线是以攻击型核潜艇为控制平台的远程遥控水雷侦察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侦察水雷、航道勘查和情报搜集,为航母的计划航线进行秘密侦察,以确保航道的安全或提供安全航道的信息。↑↑↑ ↑

美国海军目前正在投巨资优先开发的远程遥控水雷侦察系统是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下航行体。这种水下航行体外形为鱼雷状,设计成适合于各型攻击型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使用。无人驾驶水下航行体从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布放,完成任务后,通过潜艇上的拖缆和绞车回收到潜艇中。遥控水雷侦察系统的续航力为40~48h,侦察作业距离220km,可在水深达180m的深水环境作业。作业对象包括沉底雷、锚雷、漂雷和掩埋水雷。↑↑↑ ↑

航母编队反水雷体系的第二道防线是以导弹驱逐舰为控制平台的半潜式遥控探雷系统。该系统的主体是无人驾驶、无线电遥控的半潜式航行体,它有一条长长的通气管,可以在紧贴水面下航行。之所以采用半潜式的遥控平台,原因之一是难以被发现,而且可以在夜间工作,另一原因是半潜式航行体可在高达6级海况的恶劣天气下照常执行探雷作业。它的拖曳稳定性大大优于水面拖曳平台,可得到高质量的声纳图像。↑↑↑ ↑

该系统的控制母舰通常选用导弹驱逐舰,当半潜式遥控航行体独立地在距母舰8~10海里预定海区搜索时,可以将声纳数据传回母舰的工作站。控制母艇和半潜式遥控航行体均采用GPS定位系统,以保证航行和定位的安全、准确。↑↑↑ ↑

航母编队反水雷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以舰载直升机为主力的快速反水雷系统。它是最关键的防线。如果说前面两道防线以侦察航道和探测水雷为主要任务。那么,这最后一道防线将是以消灭水雷为主要任务,以确保航母编队的安全。↑↑↑↑舰载反水雷直升机可以执行快速的扫雷、探雷和灭雷任务。美国的AMNSYS机载一次性灭雷武器系统是一种快速消灭水雷的理想武器。它是一个直径仅0↑↑.↑↑1m、长1↑↑.↑↑5m的可由直升机发射的水下航行体,上面配有一个小型声纳和小型摄像机,可以识别目标;直升机上配有一个小型显控台,用于处理、比较探雷声纳提供的水雷目标信号。该武器被舰载直升机发射入水后,自动寻找水雷,并与之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