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重拳出击重金属

作者:摘自《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1-04-11


分享到:0

    ↑↑↑中国第一个“十二五”国家级别专项规划聚焦在一个相对较小但事关重大的领域——重金属污染防治。日前,国家环境保护部宣布,《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下称《重金属防治“十二五”规划》)已经国务院正式批复,这也是中国出台的第一个“十二五”国家规划。↑↑↑↑ ↑

    ↑↑↑“重金属污染防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的头等大事。”在日前举行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视频工作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对相关部委以及↑14↑个重点省份的负责人表示,各地应进一步加强对重金属污染企业,特别是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铅酸蓄电池、铅冶炼等企业的环境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

    ↑↑↑“要发现一个,解决一个,警示一片,把污染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出重拳、用重典,严厉惩治重金属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周生贤说。↑↑↑↑ ↑

    ↑↑↑根据《重金属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拳严惩重金属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到↑2015↑年,重点区域铅、汞、铬、镉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比↑2007↑年削减↑15%↑。今年将针对儿童血铅超标事件高发态势,着力打击铅蓄电池行业的违法企业和违法行为。↑↑↑↑ ↑

    ↑↑↑《重金属防治“十二五”规划》是我国“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就“重金属”污染防治编制专项规划,其基本思路是“源头防治、过程阻断、清洁生产、末端治理”,以重点防控区、重点防控行业、重点污染源防治为主要内容。↑↑↑↑ ↑

    ↑↑↑国家环保部的调查显示,我国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江河湖库底质的污染率高达↑80.1%↑↑↑↑ ↑

    ↑2003↑↑年,黄河、淮河、松花江、辽河等十大流域的流域片重金属超标断面的污染程度均为超↑V↑类;↑2004↑年太湖底泥中总铜、总铅、总镉含量均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城市河流↑35.11%↑的河段出现总汞超过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18.46%↑的河段面总镉超过Ⅲ类水体标准,↑25%↑的河段有总铅的超标样本出现。↑↑↑↑ ↑

    ↑↑↑调查显示,由长江、珠江、黄河等河流携带入海的重金属污染物总量约为↑3.4↑万吨,对海洋水体的污染危害巨大。全国近岸海域海水采样品中铅的超标率达↑62.9%↑,最大值超一类海水标准↑49.0↑倍。铜的超标率为↑25.9%↑,汞和镉的含量也有超标现象。↑ ↑↑↑↑ ↑

    ↑↑↑渤海湾是我国沿海接纳污染物最多的海域,占全国入海污染物总量的↑1/3↑。辽宁省的锦州湾是污染最严重的海域,年接纳污水↑1↑亿多吨,海湾底泥中汞和锌的含量超标↑100↑到↑2000↑多倍。由于渤海只有↑104↑公里的海峡与黄海进行水交换,致使大量有害有毒物质长期积累在内海里无法扩散。↑↑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支付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 友情链接